基于以上三点原因导致在第二轮收储开始国内期现棉价破位大幅下跌,棉价向10000元/吨整数强支撑挺进,市场陷入极度恐慌情绪中,部分人士甚至认为棉价将跌至9000元/吨以下。
针对持续下跌的棉价和恐慌情绪,政府在贯彻即定收储政策的同时,三翻两次通过中国棉花信息网与中国棉花网表明态度:收储新体制棉花的政策不会动摇,并明确建议棉农不要低于成本价售棉,政府将增加收储数量,在此情况下,国内期现棉价才逐渐摆脱11月上旬的跌势而逐渐好转。截止12月19日CCI328指数至最低点以上涨496元至10891元/吨,涨幅达到4.77%,而郑棉也上涨1030元至11400元/吨,涨幅达到9.93%,收储利好由此正式显现并使棉价稳步上涨。
而在收储过程中,12月2日-5日集中收储新疆在库棉花19.12万吨,同时市场传言收储可能暂停,从而导致12月4日郑棉大幅下跌400元跌停报收于10870元/吨,可见收储已成国内棉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与支撑。虽然在收储之外还存在上调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政策扶持轻纺等九大行业保就业、利率持续大幅下调、人民币由升值转贬值、政府投资数万亿人民币刺激内需等利好,但在出口萎缩、内销未起,整个经营环境看淡的情况下,上述宏观层面利好均无法对短期市场构成支持,目前收储是棉价稳定上涨的绝对主要因素,此也使市场高度关注第三轮收储的具体情况。
但目前收储远未达到预期目的,实际棉价依旧远远低于12600元/吨的收储价格。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短期难以好转,出口市场继续低迷,纺织企业对原料的需求不足,严格控制成本,以销定产,导致市场对新体制棉花的需求几乎为零;
第二、收储进度未跟上加工进度,同时收储无法覆盖新体制以外的棉花导致整个市场依旧面临销售压力,小包棉为销售减少屯棉风险降低价格,纺织企业为降低成本更愿意采购小包棉,形成一一对应格局,从而导致新体制棉花只有交储一条出路;
第三、新体制企业囤棉风险大,大包棉除了交储基本没有市场,企业不愿意屯棉,造成整个籽棉收购价格难以与收储价格挂钩,从而无法到达政府预期的目的。
二、收储短期减少供过于求压力
1、优质棉花供应减少
08/09年度中国三次分22万吨、100万吨、150万吨三次收储新花,累计收储量达到272万吨。而USDA12月月报预测08/09年度中国棉花总产794.7万吨。这样收储量达到总产的34.23%。新花剩余资源只有522.7万吨。而优质棉花资源将大幅减少,最终优质棉主产地新疆的收储比例将达到50%左右,且收储多为高等级棉花,这样收储将大幅减少未来优质棉花供应,此将对高等级棉价构成支撑。
2、08/09年度供需情况
按USDA预测07/08年度中国结转库存为424.7万吨,08/09年度产量797.7万吨。08年9-11月累计进口30万吨棉花,考虑12月配额有集中使用的情况,9-12月累计进口量估计在37万吨左右。而09年按目前棉花市场状况,如果棉价不上涨,政府最多发放协议内的89.4万吨配额,即08/09年度中国最多进口126.4万吨棉花。本年度前国储棉大致在150万吨左右,加上本年度最终完成272万吨的储备计划,国储棉有望达到422万吨。这样计算08/09年度中国棉花供应最大值为926.8万吨。
消费方面,考虑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市场的冲击,同时纺织企业关停、减产幅度较大,08/09年度棉花消费将大幅下降。USDA统计预测07/08年度中国棉花消费1132.2万吨。
按目前可以统计的供应量,只有08/09年度中国消费量较07/08年度减少20%以上,市场才会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因此收储解决了严重供应过剩的情况,对长期市场构成支撑。
总体来看,今年的收储颇具规模,但也并非是全盘覆盖,致使收储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但短期确实已成为棉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与支撑。而在长期范围之内,34%的优质高等级新花被收归国储,大大减少了未来市场供应压力与优质棉花的供应,有利于在收储结束后使棉价依旧保持稳定格局。收储对棉价的影响是缓慢的和长期的,棉价能否最终上涨仍需由消费市场决定,收储仅为起到稳定棉价的作用,无法起到推动棉价上涨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