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棉花收储对棉价的影响

                     

  08/09年度,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居民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众多企业倒闭、压缩成本导致欧美市场对纺织品与服装的需求大幅下降,作为棉花最大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与纺织品服装最大出口国,整个产业链在08年下半年遭受重挫,而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适逢中国新棉上市,棉价的大幅快速下跌严重影响我国棉农的收益,再此情况下,政府主动积极收储托市试图保护棉农利益,其力度在所有农产品的收储中最大,但实际收储对棉价到底有多大影响?效果如何呢?
  一、收储支撑棉价缓慢上涨
  1、2008年收储情况
  (1)2007/08年度棉花收储。今年8月份政府为解决新疆棉库存过大问题,原计划收储30万吨新疆棉(2007/08年度棉花),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年度末期市场剩余新体制棉花资源及少,导致最终只完成部分收储计划,平均13520元/吨的价格收储8.13万吨陈棉,价格与当时市场价格接近,但高于当时期货价格。
  (2)新棉收储。随后政府为稳定棉价保护棉农利益,以高于市场价的12600元/吨连续两次收储新棉122万吨,截止12月22日已累计收储新棉120.985万吨,其中新疆棉88.64万吨,占新棉总收储量的73.27%,而地产棉32.345万吨,占新棉总收储量的26.73%。而第三轮收储150万吨的政策也即将出台,政府托市立场坚决。
  2、收储与价格走势
  本次收储始于08年8月,目前仍在进行中,但从收储进度与价格走势来看,收储并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效果。8月公布收储计划旨在解决新疆棉库存过大,发行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问题,因此在完成8.13万吨收储后,由于新体制棉花资源不足,导致收储暂停。大量陈棉充斥市场及还贷压力,导致国内棉价持续下跌。
  随后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在10月快速蔓延,下游消费市场定单大幅萎缩,棉花与纺织经营环境快速恶化,此时恰逢新花大量上市。为保护棉农利益,政府于10月16日公布收储新疆棉22万吨的公告,试图稳定持续走低的棉价,但在收储首日,政府制定的12600元/吨的最高收储价格被大幅竞低至12170元/吨,且30000吨的计划储备量迅速成交,显示市场销售压力及重,企业竞相交储使收储价格大幅下跌,脱离政府意愿,同时也显示了市场面临的情况极度严重,导致当日郑棉期货大幅下跌225元至12160元/吨,CCI328指数大幅下跌142元12188元/吨。随后政府调整收储政策,12600元/吨定价收储新棉,才使恐慌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棉价有止跌迹象。
  但随后的市场出乎意料,市场很早就传言增加收储数量的言论,在10月29日政府公布了第二批100万吨新棉收储公告,大致确定新疆70万吨内地30万吨的收储目标,但要求必须是新体制的大包棉。原本利好的政策确未能对棉价构成任何支撑,随后至11月3日开始国内棉价大幅下跌,郑棉截止11月12日跌至10370元/吨,较10月30日的12270元/吨下跌1900元,日均下跌211元。而CCI328指数最低下跌至11月20日的10395元/吨,较10月30日的1773元/吨下跌1378元,此段时间是棉价加速下跌阶段。
  分析看,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棉价反而大幅下跌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棉花与下游纺织市场因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恶化,内地30万吨的收储对市场来说杯水车薪,虽然新疆累计新花收储将达到92万吨,但新疆棉因收购成本偏高已基本失去竞争力,市场新疆棉贸易量及少,此时大量收储新疆棉并不会改变时市场供应与贸易格局。因此30万吨的内地棉收储无法对市场构成任何影响力;
  第二、收储要求必须是新体制的大包棉花,而内地大多企业并没有参与技改,许多企业先天条件就决定无法享受收储政策,这样在籽棉收购市场同样趋于谨慎,轧花厂不会主动提高收购价格,也不接受较高的籽棉收购价格,导致棉价延续跌势;
  第三、虽然收储有利于新体制企业,但由于新花上市期集中,收储数量相对已经收购加工量是后续跟进的,导致企业不敢囤积籽棉,大多是保证一定库存满足交储计划,消极的收购策略使收储利好无法传导至籽棉收购市场,棉农难以从收储中获得实际的好处。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