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2015年湖北省有近50家棉花企业在新疆开拓经营,为了解这些企业的运行状况和经营环境,近期湖北省棉花协会对我省在疆开展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与其坐等“饿肚子”,不如赴疆闯市场
相关部门对我省今年棉田面积进行了持续性地调查和预测,减幅一再下调,资源锐减使得我省棉花企业特别是400型企业紧迫感巨增、提早谋划,与其留在省内与140多家大厂和为数众多的小厂扎堆“饿肚子”,不如去新疆闯市场,也许能拼出一条“突围之路”。相继有不少企业到新疆考察、洽谈,其中有的企业在疆经营多年,也有今年才去的,他们主要采取委托加工和包厂经营的方式与新疆本地棉花企业签订协议,包厂经营是与当地企业签订总的租赁合同,当地企业只管收租金,不插手经营;委托加工一般确定两个指标即保底量和加工费,保底量是最低收购数量,加工费是吨平租金,如果收购量达不到约定保底量,租赁企业就要给予补偿。
二、进疆棉企逐年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进疆的外地棉花企业逐年增多,据了解浙江籍企业第一,其次是湖北企业。今年我省有40-50家棉花企业在新疆设收购点80多个,约90%分布在南疆,少数分布在北疆;400型企业居多,也有少数200型企业和一些其他行业的私营老板,沙洋某400型企业老板在新疆租赁了6家收购加工厂,收购皮棉约3万吨,主要销往内地纺织企业;银丰集团今年在新疆布点51个,其中自有7个;合作企业44个。预计我省棉花企业在疆收购加工量将占新疆总收购量的8%,贸易量可能达到12%以上,在新疆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
有企业反映,今年新疆棉花减产、品质差,随着进疆企业数量增多,加剧了新疆市场竞争强度。
三、异地经营困难显现,企业效益普遍不佳
相比新疆本地棉花企业,我省企业的经营困难日益凸显。
一是资金短缺。我省农发行信贷资金难以直接进入新疆市场,因资金受限,实力比不上浙江籍和当地企业,没能很好地抓住收购最佳时机和高品质资源。
二是租赁成本大。今年新疆包厂条件优于上年,去年保底量皮棉5000-6000吨,今年是皮棉4000-5000吨;租赁费也由1050元/吨下降到950元/吨,即使这样,包厂企业经营压力仍然很大,主要是收购量上不去,增大了保底量的补偿和吨平费用。
三是生态环境恶劣。南疆民族矛盾集中由来已久,员工人身和企业财产安全不容马虎;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基础较差。
四是管理难度大。进疆企业绝大部分聘用的是原有单位员工,这些员工企业忠诚很高,但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思乡情绪提高了企业管理难度,也增大了人员管理费用。仙桃某企业负责人介绍,他带了10-20个员工8月份就入驻新疆,预计临近春节才能回,近半年时间离家在外。
以上问题归根到底都加大了经营成本,某企业负责人给算了个帐,按籽棉均价5.5-5.6元/吨,折皮棉直接成本11200元/吨,外地企业加上近千元的租赁费成本就是12300元/吨,再加上运输、人员、资金费用,基本持平略有盈余,如果后期行情走弱,收购量和质量把握不好,极有可能亏损。
四、欲抱团联合求发展,增强行业评语权
调研中不少企业负责人建议,湖北企业在新疆建立一个共同的行业社团组织,结成联盟、共谋发展。以此为平台进行市场调研、通报信息、协调行业关系、统筹出疆棉物流调度等;还可就企业经营中的共性问题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增强行业话语权,争取公平的市场资源配置权;同时将湖北企业在新疆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诉求及时反馈给省棉花厅际联席会。
湖北省棉花协会拟建立湖北省棉花预警系统新疆工作站,实现信息先行,当好我省棉花行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前沿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