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10月10日,兵团棉花质量管理工作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市徕远宾馆举行。参会的有各植棉师分管棉花工作的师领导、农业局长、质监局分管纤维检测工作的领导以及棉麻公司主要领导,还有团场的相关负责人。
这次会议,无疑给植棉师、团场进一步提高棉花质量“敲了警钟、紧了螺丝”。
近些年,兵团棉花质量较以往有所下降,产销矛盾突出。
而提高棉花质量,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关键因素。
2014年,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棉花价格机制交由市场主导,纺织企业在购棉方面有了更多自由选择,对棉花质量的要求也格外严格。纺企给棉麻公司列出他们最关心的几项棉花指标: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和异性纤维。
截至目前,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已经试行1年多,今年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相关政策也已陆续出台。目前,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为时尚早,但谁也不能否认它对棉产业各个环节的积极影响。面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兵团棉产业如何发展壮大?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纺织材料学家和纺织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的开拓者姚穆。
不弄清规律,就像“瞎子摸象”
记者:请问您怎么看政策变化对棉产业,特别是对植棉职工的影响?
姚穆:2014年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是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棉花种植碰到的困难,相对比较严重。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与世界上的其他产棉大国曾碰到的问题高度相似。在这个背景下,怎么吸取产棉大国的经验和教训,克服困难至关重要。
棉花产业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不把这个规律弄清楚,有可能变成“瞎子摸象”。过去几十年,中国注重对棉花品种培育的补贴,没有直接补贴给植棉职工。直补政策实施以后,国家根据植棉职工的棉花产量或种植面积进行补贴,改变了植棉职工与市场、纺织企业与销售渠道等各方面的关系。
当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棉花价格、棉纱价格竞争都非常激烈,新疆兵团棉花出现价格下跌和卖难现象,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促进棉产业健康发展是关键。一方面,要提高棉花质量,适应市场需求,在初次分配中提高植棉职工的收益,提高植棉积极性。另一方面,棉花种植必须集约化,在新疆兵团以外的大多数地方,植棉户依然是单干,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种植,这非常不利于棉花品质的统一。相对而言,兵团集约化程度较地方和国内一些省市要高,不过与澳大利亚、美国等世界上的产棉大国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兵团在集约化方面潜力很大。兵团最好建立为植棉职工服务的农业公司,通过公司提供统一育种、代收、代加工、代测试、代存储、代销售、代配棉等服务,以现代管理和优质服务赢得企业和市场。另外,为鼓励植棉职工提高棉花质量,国家应当按棉花品质补贴,以质论价,不断提高棉花质量,既可以满足纺织企业需求,植棉职工也可以获得更多利益。
采棉机械化是不可回避的历史进程
记者:如何看待机采棉?
姚穆:采棉机械化是不可回避的历史进程,是劳动力逐渐紧张缺乏导致的必然结果。近些年,兵团推广机采棉的速度很快,在机采棉方面做了很多实验和探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兵团的棉花机采程度较高,尽管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发展机采棉是兵团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棉花产业化的必然趋势。要解决机采棉销售等困难,兵团首先要缓解机采棉质量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要通过统一管理,不断完善机采配套设施,提高机采棉的质量。
其次,要加大棉种培育力度,探索新的种植模式,让棉花的品种和株型适合机采。当然,也要改进地膜技术,不能因为成本问题就用超薄的地膜,否则容易产生新“三丝”。
第三,要控制采净率,能朵絮归仓更好,但是棉花的商品性才是最重要的,机采棉的采净率最好控制在87%至90%。
政府主导不可或缺,应正确发挥作用
记者:如何看待兵团特殊体制对推动棉产业发展的作用?
姚穆:兵团成立60多年来,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兵团农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政府的主导贡献突出且是不可或缺的。兵团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问题,没有兵团层面的主导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兵团特殊体制对于推动棉产业发展的作用很大。
当今,因为有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的产业政策支持,在新疆的纺织服装企业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兵团而言,要吸取40多年来全球产棉大国的经验和教训,借助特殊体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统筹协调区域内的棉花资源,协调各方利益,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过去几年间,中央始终在思考中国企业如何转型升级。经李克强总理签批,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3个10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其根本是“政产学研用”的结合——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下,产学研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最终产品的设计研制开发围绕最终市场的应用。如果产品不能实现最终价值,意味着前端的所有工作白费。兵团制造业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一部分,因此,在棉产业的“政产学研用”结合过程中,兵团要发挥主导作用,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指导,以最终市场需求为依据,协调各环节形成产业链,推动棉产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纺企要向“高、新、特、精、优”发展
记者:当前,兵团棉纺企业面临国内外市场挤压,他们应如何走出黑暗迎接黎明?
姚穆:当前,中国棉纺产业正面临国际市场两方面的挤压,一方面是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加工成本的优势(劳动力成本约为中国的八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不断向中国出口中低品质棉纱。2012年8月以来,印度生产的20支纯棉纱出口到中国加进口关税每吨1.78万元,比中国国储棉收购价每吨2.04万元低2600元,导致中国除特殊专用品种棉纱外,纯棉中低支纱线全面停产。
另一方面,经济发达的原纺织大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2013年至2014年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方针,恢复棉纺织加工生产。调查显示,2014年美国新增棉纺喷气涡流纺纱机87万锭。棉纺喷气涡流纺纱机单位时间的产量比目前中国纺织企业大量使用的环锭纺纱机高6倍至8倍。2014年6月中旬开始,美国16支纯棉纱出口到中国加进口关税每吨1.72万元,比中国国储棉收购价每吨低3200元。在上述两方面挤压下,中国生产纯棉中低支纱线的环境已完全丧失。中国棉纺产业只能生产纯棉髙支、超髙支棉纱,化学纤维新功能纱线和低比例含棉的混纺纱线。
近些年,随着中央及对口援疆省市的支援,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大量内地纺织企业转移到发展机遇更多的新疆兵团,也带动了当地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新疆兵团要尽快打通纤维原料、纺纱、织造、染色、整理、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的完整产业链,同时要密切结合最终产品和最终市场,研发和生产“高、新、特、精、优”产品。
“高”就是高性能,如产品要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烧蚀、低温不脆、防割、防刺、抗化学腐蚀、导光、导热、导磁、耐强辐射、防核辐射等性能。“新”就是新功能,如产品要具有防水、防油、防污、导湿(导汗)、快干、高吸水、保温、凉爽、恒温、抑菌、防臭、防蚊、驱螨、防紫外线辐射、释放香味、防静电、导电、电绝缘、防磁、隔离病菌、隔离病毒、隔离毒气、透气、遮蔽性、变色等功能。“特”就是特殊用途,如产品要具有形状记忆、测血压、测血糖、测脉搏、测心电图等性能和功能,适应特别对象和专用人群。
“精”就是精细、精密、精致、精美、精湛,结合时尚、艺术、文化、绿色、健康、环保、品牌等把产品做精。
“优”就是优异品质,如产品要具有指标全面、性能优异、离散度小、耐用周期长、安全可靠等品质。
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南疆地区的纺织企业承担了较重的促就业责任。这些企业要将更多少数民族群众转化为产业工人,就必须帮助他们克服语言等方面的困难,加大纺织服装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在纺织品研发上要重视产品的多种功能需求和品质,采取多种纤维混纺,发扬各种纤维的长处,回避其短处,使最终产品做精、做专、做特、做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快交货”的市场趋势,逐渐回避大批量、规模大而不强的传统缺陷。
纺织企业要学习家电产业售后保修的服务理念,开展服务业,例如为大型宾馆、旅店提供家用纺织品(床单、被褥、枕巾、毛巾、浴巾、窗帘、椅垫等)的专门设计、生产、供应、售后洗涤等服务。推动棉产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