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棉农喜丰收 棉企仍谨慎

        

  9月,棉花成熟,新疆各棉区开始采摘新棉。随着新疆棉花直补细则的出台,利好棉纺织行业的政策给新疆地区棉花采摘、收购加工工作增添了几许轻松自在的氛围。

  新疆业内人士表示,自9月17日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发布后,新疆各地棉花收购保持平静,并没有出现敞开大量收购和抬高价格收购的现象,相反,由于市场价格不太明朗,棉花加工厂在收购棉花时态度依然谨慎,且棉花收购价格相比去年,明显低了不少。

  棉农难掩丰收喜悦

  眼下,正是新疆棉花开始大量采摘的季节。因大风及持续低温天气的影响,今年新疆大部分地区的棉花成熟期推迟了半个月,与去年相比,棉花采摘普遍推迟了15~20天。9月上旬,棉农开始零星采摘,直至9月底,大规模采摘才会开始。兵团相关人士表示,大规模的机械化采摘要等到10月初,最近棉田开始喷洒脱叶剂,为机采做准备。

  今年,新疆呼图壁县大丰镇共种植棉花12万亩,棉花亩产在450公斤以上,各高产地块单产突破500公斤。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市场棉价波动较大,但棉农的采摘工作依然进行得火热,棉农难掩丰收喜悦。

  自9月份以来,新建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采摘工作稳定进行,棉农积极交售新棉。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士介绍,此前,棉花直补政策细则不明,但兵团的棉花是棉农交售到轧花厂,由加工企业统一销售,然后再把棉款交到棉农手中,所以棉农相对放心,并没有影响到棉农交售的热情。

  兵团第七师130团棉花加工厂计划收购籽棉6500万公斤,加工皮棉2.58万吨。目前,该厂已收购籽棉700余吨,加工优质“锦”牌皮棉124.8吨。该团职工庄祥今年种植了200余亩棉花,9月18日,他把近期拾回的6吨新棉及时地交售到了该团加工厂。他说,今年要把收获的全部籽棉交售到团加工厂,享受国家出台的棉花直补政策。

  五师89团的汪铁锁介绍,89团种植的10万余亩棉花棉株长势稳健,棉桃饱满,因为北疆的棉花成熟相对较晚,开始大规模机械化采摘要等到10月,但棉花丰产已成定局。他表示,为增加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降低棉花生产成本,89团在种植棉花过程中,大力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大精量播种、节水灌溉技术、棉花新品种及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经测产,89团10万亩棉花的单产和总产均较往年有明显提高。

  棉企依然谨慎“出手”

  在9月17日棉花直补政策细则公布以前,新疆各地区的棉花加工企业就开始零星收购新棉,但都以谨慎为主,成交量很少。直补细则公布后,因棉花市场没有开始大规模收购,多数棉企也由于市场价格不稳定选择谨慎“出手”。据博乐市棉农刘新成介绍,他将两吨棉花送到轧花厂时,轧花厂让他先将棉花寄存在轧花厂,等大面积收购时再定收购价。

  据了解,采取“寄存式”收购棉花的棉企并不在少数,即棉企只给棉农一个保底价格,例如白棉3级(衣分40%,水分10%)保底价格定在5.5元/公斤,若后期市场价格高于5.5元/公斤,会把差价再补给棉农。但棉农实际交售量很少。某棉企负责人员介绍,在直补细则出台前,收购的棉花基本都是寄存状态,企业给棉农开好收据,等细则出台后确定了收购价格,棉农再凭收据收款,但因为细则刚刚出台,市场价格并没有很明朗,企业选择“等等看”。

  据介绍,昌吉、阿克苏、库尔勒等地的轧花厂也推出了棉花寄存服务,各轧花厂相互观望,不愿将收购价格开得太高。且据棉农反映,目前新疆各地开出的棉花收购价格差别较大,阿克苏市籽棉最高卖到7.5元~7.7元/公斤,而在呼图壁县开出的最高收购价仅为6.2元~6.3元/公斤。据介绍,在阿克苏市收购价开到7.5元~7.7元/公斤的企业,主要是已与纺织企业签订了订单合同,而新疆今年试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国储棉停止抛售,一些有订单生产任务的纺织企业目前急等着用棉。

  市场稳定还需时日

  棉花直补细则落地,纺企无疑成为政策的受益者。但对于棉农、棉企来说,习惯了“定价”的收储模式,棉价市场化后,多少会有点“不习惯”。

  棉农辛苦种植棉花,期盼着在收获的季节卖个好价钱,纺企受国内高价棉困扰多年,急盼棉价市场化,而棉花加工企业,3年没有与纺企联系,棉价放开后,心里多少有点“没底”。有棉企负责人表示:“我们现在就像是和棉农、纺企、市场进行博弈,直补细则刚刚出台,市场还不太明朗,我们准备在新棉大量上市后再收购加工,肯定不会像往年一样敞开收购,毕竟风险太大。”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棉花收购价应该是个逐渐明朗的过程,特别是在细则公布的初期,是棉农和轧花厂价格博弈阶段。往年热闹非凡、热火朝天的收购场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不会出现,农民惜售、棉企慎买有可能成为今后棉市的一道风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