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失衡存潜在风险 产棉大省将大幅减“棉”
作为传统的产棉大省,湖北即将在全省范围展开一次棉花种植结构的大调整,适当压缩棉花种植面积,以应对当前因国内棉花供求失衡所带来的棉花种植风险。14日,记者从湖北省农业厅获悉,该厅日前已将《湖北省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全省,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根据《指导意见》,湖北今年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将在稳定、优化、增效的原则下调减棉花面积,发展粮食生产。调减的对象重点是单产水平低于80公斤的低产、分散棉区。而对于单产90公斤以上的集中优势主产棉区和亩产效益2000元以上高产、稳产和高效棉区则属于稳定对象。通过稳定优势主产棉区,优化棉田布局,发展现代植棉科技,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和效益。调减下来的棉花产区将改种粮食作物或蔬菜、瓜果、果树等高效作物。这也正是湖北省农业部门“调减、稳定、改种、提质”的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思路。 湖北省主动调整棉花种植结构,主要与当前国际国内棉花供求失衡有关。 从全球看,USDA等机构对2013/14年度的预测,仍是供大于求,全球库存达到几十年来高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连续几年大量收储,形成了一个占全球一半以上的巨大粮食棉花库存,而如何释放这个巨大库存将成为左右全球棉价走向的关键。 从国内供需看,据资料显示,2013/2014年结束,国家棉花库存达到1100万吨,占全球库存的60%,在国内形成一个“堰塞湖”。2014/2015年还要进口200万吨左右,预计每年棉花消费量在900万吨左右,因此,国内棉花产销矛盾十分突出,巨大的库存将长期压制棉价上行空间。2014年将是中国开启棉花去库存的一年,市场预期棉花价格下行。 此外,从湖北省情来说,近年来由于受农村劳力的日益短缺,物化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棉花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湖北省棉花产业在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棉花产业面临“投工多雇工难棉民种不起,投入多效益低棉花卖不起,国产棉价格高质量差企业用不起,收储棉占压资金大逆价抛销国家补不起”的“四不起”局面。 湖北省调整棉花产区种植结构也是适应国家棉花产业政策调整变化的需要。为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目标,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提高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明确发出了棉花生产调整信息,棉花不再执行临时收储政策,只在新疆棉区开展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湖北省作为长江流域最大棉区,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势在必行。 《指导意见》还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和服务指导,确保棉花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取得实效。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