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国际棉花会议】圆桌论坛:棉花生产科技化 提高棉花种植补贴

                     

  [主持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芳:]

  各位代表大家好,接下来的环节,我们进入本届会议最后一个圆桌对话环节。今天我们对话的嘉宾大家可以看出来,可能生活背景不同,行业经历不一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轻。我们这个环节叫“制造与创造”。青年的使命,大家可能看到这是我们历届棉花会议首次有这样一个环节,过去我们看到的都是老的面孔,我们的老总都是很资深的年纪,创业经历非常精彩。但是我们想,特别是制造与创造这个话题,的确有老一代的成绩,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的创造。
  说到制造与创造这个话题,实际说了很多年了,但每当说起中国制作到中国创造过渡时,很多人都会讲那是一个遥远的过程,中国创造不是三篇文章两篇诗,开几个会能够实现的。但我们总有一个起点,无论是生产环节制造与创造,还是营销模式的制造与创造,我们都有很多可探讨话题,而且他们今天所代表的农工商三个环节,我觉得每个环节,都有一个创造的过程。所以我想听一听,分享一下他们的观点。
  比如说我们的生产环节,大家可能还记得在去年的成都会议上,我们的棉农代表和纺织代表差一点吵起来,当时他们说的话题是收储政策,纺织代表在纺织环节说国家的收储政策保护了落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对农业创新是不利的。这个说法可能稍微激烈了一点,但是我们深层思考一下,在我们的农业环节,棉花生产环节也确实有一个需要创新的过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怎么能够提升中国棉花竞争力,我觉得也是值得思考的。我们是不是先从农业环节开始,听听王定伟先生有什么想法。
 

  [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秘书长 王定伟:]

  今天坐在主席台上感觉诚惶诚恐,发现来的棉农很少,这两天来棉农的声音也很少,从昨天几位嘉宾的发言得出一个结论,似乎对今年国家这个收储政策意见比较大。我今天观点可能跟那个稍微有一点偏差,我说出来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想上来揍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生产环节上来讲,国家出台一些保护棉农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棉农生产来看我觉得现在棉农生产进入冰河期,不是那么乐观了,尽管有这种政策支持,大家看到我们的面积还是在进一步的下滑,如果说没有这个收储政策,那么面积大幅度下滑将不可避免。
  所以从我心里来讲仍然希望或者期望我们收储政策能够延续下去。至于收储的价格大家都可以探讨,也可以说我们收棉花上来以后怎么去放储也可以探讨。问题都是在收上棉花怎么对待的问题上,在这里出现偏差,积压了这么多棉花,我建议国家可以下大力气,花大的血本,可以顺价销售。我们之所以把代价放在巨额仓储成本上,为什么不把它放在顺价销售补贴上呢,我觉得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另外我想从生产角度来讲,国家也要支持,可以从棉农直补上来考虑。粮食补贴现在已经做的很好了,而且幅度也比种棉花这个直补力度要大,面对这种情况下,国家应当至少可以对棉花的补贴跟粮食补贴同等,甚至要超过它的两倍,三倍,我想也不足以支持棉农的种棉积极性。如果补贴力度不大的话,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内地棉花将会大幅度下滑,包括新疆在内,也不可能保持稳定的面积。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在新疆也有自己直接种植的棉花,去年成本包括土地本身的成本一亩地达到2200元,这是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们现在还做种子,一旦不做棉花以后这个育种,培育那么大科研力量,育种加上繁种将会断掉,停止下来,恢复这些东西将会很难,所以说在这方面我想大家都要给予谅解。今天大会主题是共赢,我们也期望在我们整个的环节当中,产业链当中能够达到真正的共赢,谁也不要太难过,只有这样我想才能够保持我们整个链条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话题。
  第二个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创造,种棉花的未来我想有以下几点。第一点规模化,这是未来一个必然的方向。因为只有规模化才有可能把我们整个环节标准化,简单化,才有可能把成本降下来,才可能有利于我们整个科技的推广或者说产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政府要做出一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优惠政策出来,加快土地流转,让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种植。长期以来我们公司进行规模化种植,相对普通农户种植来讲我们的产量是比较高的。技术是比较好的,而且成本相对比较低一些。这是实践已经证明的,所以我们农场规模化种植接近二十年的时间,到现在一直延续,我们自己十万亩地还在种植,我觉得规模化种植将来必然是一个方向。
  第二个是棉农应当职业化,为什么职业化?因为只有职业化了,这个棉农才可能掌握必要的技术。没有职业化,像现在农村种植的棉农,大家都很清楚,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四十岁种棉花的人现在都很少了,在我们乡下种棉花的都是老幼病残,他们掌握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非常低。我曾经下乡服务过几年,在天津我曾经看到一个老农民在打药,他面前放着八瓶农药,他防治蚜虫,这八瓶农药分别有防治各种虫子的作用,他不懂,一个喷雾器放前面把八种农药都要加一点,其实很多农药加进去无效,而防治蚜虫需要的农药加量太少,所以防治效果很差,因为他不懂。很多棉农甚至氮、磷、钾三个肥料都分不清楚,怎么能够种出高产棉花来。所以说棉农的职业化非常有必要,但前提必须给他足够发展空间,就是职业化。只有职业化了,棉农土地规模化了,职业化棉农才可能有选择的空间。
  第三个农业装备上一定要精良化。我们现在新生代的棉农不可能像过去棉农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那种汗流浃背的场面不可能再出现了。这就需要田间装备一定要精良化,就是现代科技装备,包括我们的耕作,简单来讲就是拖拉机可能也不是那种过去的拖拉机的,我们的拖拉机犁地时拖拉机装着空调,有电子化的设备,灌溉设施有控制中心,可以知道施肥多少,有高科技的监测手段,不去地里面都可以监测到地的发展状况,到那里开关一拧可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就是装备精良化,也是我们将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棉花方面来说它的技术要求性非常强,更需要这样做,这也许是将来需要政府引导的或者说加强支持力度的一个方面。
  另外投入要精准化,大家知道现在成本很高,跟我们的投入不算计有很大关联。像我刚才说的那位棉农一样,他们投入很多东西,成本加大。包括我们现在很多的大型农场或者包括我们新疆自己的农场,在投入方面虽然算的比较准,但跟我们要求的差距也很大。全国这么大面积来讲,投入方面乱投入,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人工等等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所以说我上面提的这几化,我想将是我们新一代棉农肩负的重要责任,我想只有把上面几条做到了,我们棉花生产才有可能有希望。才可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我希望这个艰难时刻,这种国际经济形势下,希望各个产业链条都能够励精图治,咬咬牙挺过去,我真诚的跟大家说一句,棉农也很不容易。
  我见天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