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国际棉花会议】刘小南:完善棉花市场调控 建立棉业长效机制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司副司长 刘小南)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刚才骆琳主任,周声涛会长还有柯炳生校长,就棉花产业的发展、政策、市场等等都做了非常简短但很精彩的阐述,我单刀直入。因为大家最关心的是咱们现在政府对棉花市场的调控,以及未来政策的走向问题。毫无疑问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消费国、最大进口国和纺织品出口国,各个方面对政策和市场都非常关注。产业链各个方面特别关注,而且国际同行也有很多。我刚看到这次会议上编辑了一些专家分析,关注的焦点就在这个地方。
  对于我们现在整个市场的分析不多讲了,大家掌握的数据我们现在都是公开的,有关的情况都是很清楚的。基本判断,本年度我们的整个棉花需求,我个人感觉基本上是稳定的。因为有一些宏观的政策和措施对国内需求促进是有利的。生产情况来看,由于比较效益的问题,我们今年面积肯定是减少的,棉花行业协会预计减少6%左右。
  另外纺织发展现在面临的困难比较多,虽然从产值的增幅和我们出口的情况来看,特别是出口比上年同期增幅要高的多。但是我们整个的环境,外需和内部成本的压力,以及我们现在跟周边一些国家竞争的态势,使我们现在纺织的效益还是比较差。当然我也知道这是结构性的,我们很多大宗纺织企业效益还是不错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停产情况比较多。国际市场棉花产需走势各个机构都有预测,我们感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还是取决于后期的气侯。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再加上国内自己本身现在政策体系来看,我认为国内保持棉花市场平稳运行还是有条件的。一个是新的棉花年度国家已经公布了收储预案,这对市场有一个很好的支撑。另外从政府来讲,目前政府的储备库存足够调控市场。另外一方面我们中国这些年来棉花市场大起大落,产业链各个环节,特别是我们的流通企业和纺织企业,经历了这样一些波动以后,现在我们的经营,我们的战略,我们的很多方面都更加理性了。这都是有利于市场稳定的因素。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目前来看,我们政府相关部门认为应该保持现在棉花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包括储备棉投放和进口政策都应该继续保持稳定。特别是储备棉投放,因为现在我们要把主要的目标用于满足我们纺织企业的用棉需要,所以会继续优化储备棉投放。而且我们相关环节要加强和改善服务,为我们企业能够采购到合适的储备棉,尽可能的提供便利和条件。
  两点考虑,一点是储备棉投放还是要持续到7月底,考虑新的棉花年度如果收购开始的话,为了防止棉花市场混乱和出现转圈棉的情况,初步考虑投放到7月底。请纺织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用棉的需求提前做好采购储备棉的安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第二点提醒大家新的棉花年度实行新的棉花标准,收储也会有新标准,大家要有预期,新的差价、计价办法也会尽快公布,这是关于当前的棉花市场调控跟大家做的一点交流。
  第二个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未来中国棉花政策的走向,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目前实行的这一个政策体系,特别是棉花的临时收储政策,来龙去脉,政策目标我都不在这里多说了。我也知道各个方面都对这个政策有很多的讨论和议论。我想对于一个政策我们一定要历史的和全面的去看,我去过印度和美国,我也知道美国的农业政策也是在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过程当中。印度的棉花储备政策和出口政策,也是有很多的议论。所以我们认为政策演变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但是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从我们的评价来看,应该说主要的目标,通过这个政策体系已经达到了。
  不可否认任何政策都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我们现在临时收储政策,大家认为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储压力,管理上的压力,还有我们现在对市场机制,市场调节的作用弱化了。国际国内棉花市场价格的衔接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一点我觉得也是很客观的。怎么办?对于这些问题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很多的意见,不管是我们的行业协会还是我们的纺织企业,还有经营企业都提出很多意见。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对这些意见非常重视。前不久我们已经和有关部门开会研究这个事情,主题就是我们如何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调控机制,能够探索建立促进中国棉花产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大家也都知道现在中国棉花面临的挑战很多,从生产角度如何在成本上升,在比较效益难以很好的跟其他作物相比情况下,怎么稳定棉农的种植积极性。从纺织来讲,在内外需,特别是外需现在不旺,我们也是成本上升,周边竞争加剧,包括金融环境,包括人民币升值等等因素环境下如何转型升级,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这都是挑战。当然,最终挑战可能就把矛盾都体现在政府怎么调控市场,怎么制定政策上。
  我们不可能回避这些事情,所要做的就是要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对待这些事情。我刚才说到了,任何政策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棉花目前的政策体系确确实实有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国务院有关部门也是在积极探索这些事情。下一步,我们期望不管是在今天这个会议上还是在以后的各种场所,都能够听到各个方面给我们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种讨论我希望是开放式的,建设性的,同时也是务实的。这里头最核心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怎么处理好政府的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棉花产业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在我看来它的最大特点是产业链特别长,内外关系更为紧密。在这样的特点下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既适合中国现在农业发展特点,又适合棉花产业本身的特性,以及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新特征的道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期望下一步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听到各位的真知灼见,远见卓识,不是泛泛的、一般的意见。因为作为政府决策,政府做这些工作都是要具有操作性的。相信这次咱们在青岛开的会议,能够为我们下一步完善棉花的调控政策提出更好的建议。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