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1月24日河北省共有191家棉花企业送检494808包皮棉,重量112059吨,企业共竞拍合同96930吨,占送检数量的86.5%,棉花企业生产经营的皮棉多数交储,但河北交储数量仅占全国交储数量的3.9%,交储进度仅为去年同期的10%左右。
据分析棉花企业今年交储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为:
一是随着物价水平及人工劳力的快速上涨的影响,农民种植棉花积极性连年下降,棉花种植面积呈萎缩态势。当前农村主要劳力外出务工成为主流方向,主要劳力外出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更有的付出劳力的务工人员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部分剩余的老人妇女继续种植棉花,但随着河北农村经济发展增速,村办企业越来越多,妇女在家门口即可工作挣钱,在不耽误照顾家的同时,月收入能够保持在2000元左右。
受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土地种植方式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部分传统植棉老区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幅度较低,如衡水、邢台,但部分植棉区正在快速萎缩,如保定地区,行走在保定田间地头发现:多数农民已放弃部分地块的种植,改粮棉为树木种植,种植树木真正的是省事省力,棉农的植棉积极性逐年下降。
棉花种植面积的下降造成籽棉总产量下降,而400型棉企总数量并未减少,今年国家继续固定价格收储,400型棉企纷纷争抢有限的籽棉资源,“僧多粥少”,企业收购数量较去年大幅下降,从而造成企业交储进度缓慢。
二是新国标实施第1年,棉企谨慎收购。由于第1年实施颜色级检验,棉花企业在加大籽棉收购力度的同时,仍是严把质量关,谨慎收购。基层棉花检验人员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摸索着前进,边收购边总结经验,目前检验结果降级率高的企业达到30%左右。因此棉企对于籽棉较弱及颜色较深的籽棉拒收,棉企收购数量减少。
今年棉企收购争抢现象严重,加之棉农对籽棉收购价期望值较高,惜售心理浓,棉企收购难度大,籽棉收购价始终保持高位水平,但企业交储利润空间有限,大多数在400-600元/吨,稍有不慎就造成亏损局面,企业更是不敢放量进行收购,精挑细选进行收购。
新国标实施第1年,交储规则随之改变,要求1家棉企组成一整个合同(最低120吨)进行交储,企业资金周转难度增加,据了解截止目前河北省内还有部分棉企未完成合同交储工作。
三是公证检验较严格,造成皮棉退储较多。今年入库公证检验工作比较严格,纤维检验部门全方位对入库皮棉进行检验,因棉包重量超轻或超重、异性纤维超标、现场回潮率超标、颜色级不一致等各种原因造成退储的企业比较多,而且退储的棉花不能够再流入国储棉市场,从而影响交储进度的进行。
各方均揣测今年是国家最后1年收储工作,因此对于近几年来依赖国家收储进行经营的棉花企业来说,如何进行后期经营话题提上日程。据当地1家颇有实力的棉企负责人介绍说:国家停止收储以后,皮棉价格肯定要大幅回落,国内棉农植棉积极性受挫,国内棉企经营难度增加,提前尽早考虑后期经营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今年他们开始接触纺企,了解纺企生产需求,做到对市场有数;其次开始接触大型的棉商,大型棉商往往会进行期货市场仓单棉的经营,明年没有国储棉政策,期货市场开始走向市场化,参与仓单棉经营肯定是必要的;最后企业表示继续扩展思路,传统现货销售模式与电子业务互相结合,以期在完全市场化的经营中获胜。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