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国储困扰 直补难纾

        ——把脉德州“失棉” 探寻中国“冷暖”

  在H&M、ZARA及优衣库等服装快消品牌店里,越南、印尼等产地标识已频现,“MADEINCHINA”的市场份额正被逐渐侵蚀。棉花作为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也正被小麦、玉米、蔬菜“争抢地盘”,山东德州是中国传统产棉大市,如今却面临“失棉”的尴尬境地。11月中旬,新棉收获收尾,记者走访当地棉纺企业、棉农、棉花协会及研究机构,以探寻内地棉纺产业发展之现状、问题、趋势。
  棉花“半壁江山”被吞噬
  被称为山东北大门、京津南大门的德州,是中国重要产棉基地之一。记者在德州市下辖武城县、夏津县调研时,见到的不是一望无际的棉田,而是片片浅绿麦田与棉田间隔铺开,麦田似有包围之势。
  麦田边,棉农张全贵指着远处还未收获的两亩棉田说,今年1亩棉田产量只有420斤左右,按照收购价4.2元一斤,家里5亩地收成近8000元,夫妻俩1年都围着棉花转,特别是采摘,从8月下旬要摘到11月中旬,费时费事。
  “采摘从9月初开始,早的8月底就开始,陆陆续续开始采摘,采摘到现在,因棉花是从下边往上陆陆续续开放(吐絮),到9月底中间开放,到10月中旬上面又开放了,现在还有部分棉田没采完。”张全贵说。
  年近50岁的张全贵打算采完棉花就去山东潍坊务工,家里的地让妻子种,但只种小麦和玉米,一则从德州去潍坊交通方便,家中有事可及时照应;二则小麦、玉米种植机械化程度高,用工少,挣得多。“工地上1天挣150元没问题,算下来1年可以挣好几万(元)。”在当地,这笔账其实很多像张全贵一样的“棉农”都算得清。整个德州耕地面积近800万亩,农业人口近400万,1人2亩地,按照1家3口6亩地计算,如果种植棉花,扣除种子、棉花等直接成本,大概1亩纯收入在1300元左右,6亩地还不到8000元。
  说起种棉花,其复杂程度是小麦、玉米不可比的。据棉农介绍,播种可以实现机械化,但出了苗就要用工,打药、采摘均需用工。站在农民角度,种棉花不如小麦、玉米。张全贵说,小麦和玉米已完全实现机械化种植,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操作,收完小麦抢种玉米,扣除直接成本每亩能挣1600元左右,而且用工少。“如果男的出去务工,妇女在家中务农,全家收入起码在4万元以上。”张全贵说。
  德州市棉花协会副会长马俊凯给记者算了1笔细账,2013年德州市植棉物化成本(不包括人工)达538元/亩,包括肥料270元、机耕40元、种子50元、农药80元、耙地15元、机播15元、地膜23元、灌溉30元、拔棉柴15元。若是植棉面积大、雇人拾棉花,拾花费平均0.8元/斤,亩均360元以上。
  若按亩产籽棉450斤、平均售价4.25元/斤计算,亩产值1912元,若按农民种自己的土地、自己拾棉花计算,不包括人工费,扣除直接种植成本538元/亩,亩收益1374元。若按租地、雇人拾棉花计算,亩成本已达1288元左右,亩收益仅有624元。也就是说租种10亩棉花年收益6240元,租种20亩年收益才12000元。
  按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小麦平均亩产1060斤、玉米平均亩产1100斤,小麦平均售价1.20元/斤、玉米1.10元/斤计算,种粮食亩产值2482元。小麦直接种植成本540元/亩、玉米种植成本520元/亩。亩产值扣除直接种植成本(不包括人工费)再加上每亩125元的种粮补贴,种粮食亩收入1547元。种棉花与种粮食比较,在不计算人工费用的情况下,种棉花每亩少收入173元。
  在粮棉收入可比情况下,农民显然种粮食积极性高。就德州而言,鼎盛时期棉花种植面积达490万亩,产量占全省的1/3,但近年来植棉面积逐年下降,2008年289万亩,2010年150万亩,2012年130万亩,2013年仅有110万亩,5年时间下降62%。
  据马俊凯调研统计,今年德州地区棉花产量在9万吨左右,较去年下降25%,“这几年产量也不高,和天气有关系,前些年一般1亩地可以产520斤棉花,近4年连续在8、9月份出现连阴雨,棉花最怕连阴雨,今年单产只能达到420斤左右。”
  棉花国储成了“大包袱”
  为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国家已连续3年实行棉花收储政策,且皮棉收购价一直维持在每吨20400元,按此倒推籽棉收购价在每斤4.2元至4.3元。
  德州市有80多家400型棉纺加工企业,加工能力50万吨以上,而今年当地实际总产量仅有9万吨左右。粥少僧多,不少企业为争抢资源,抬高收购价,有的企业36%衣分收到4.40-4.50元/斤。据棉企反映,按目前36%的衣分率,籽棉收购价盈亏平衡点在4.35元/斤左右,扣除收购加工费用和利息,多数企业基本微利或持平。
  很显然,这个价格要比外棉高不少。马俊凯介绍说,目前棉厂收购价还略高于收储价,因整个德州地区有85家400型企业,加工能力50万吨以上,利用率不到20%,加工能力严重过剩,收购加工企业经常发生抢购现象,有些高于4.35元每斤收购,再加工就赚不了钱了。
  “棉农也惜售,不愿意卖,棉农认为今年减产了,价格应该更高。”马俊凯说,但国际市场上存放大量棉花,国内国库也存放大量棉花,价格不可能再涨。据了解,国家收储一般从9月1日到次年3月底,放储则根据市场情况不定时实施。
  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国储库内棉花库存已将近1000万吨。“从前年国家收储开始,基本上95%产棉都交给国储了。”马俊凯说,这完全背离市场经济,是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行为,内外棉价1吨将近5000元。
  实际上,国家收储初衷是好的,为保护农民利益,提高棉农种植积极性。按照马俊凯的意思,如此大的内外价差,等于国家拿钱来补贴农民,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补贴到农民身上,还有一部分在收购加工企业、纺织企业身上,农民得到70%,还有一块是收储仓储企业得了。
  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2014/2015棉季将不再实行棉花收储政策。光大期货分析师许爱霞表示,明年取消收储是基本已确定的事情,经过3年收储后,棉花市场由于缺乏流动性已失去本身的市场功能,并且收储价抬高了价格,使得内外价差加大,同时高价国内棉业增加企业的成本,取消收储后会造成棉价的阶段性下跌,导致种植面积下降,但对纺织市场来说,可能降低企业成本,使得价格有效传导,行业向良性方向循环。
  郑州一位棉纺人士分析称,鉴于目前市场流通的高等级棉数量少,企业用棉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国储库存高企,抛储势在必行,在最后1个收储年度进行抛储,加上目前内外价差偏大,抛储对棉价的打压作用还是较强的,抛储预期下将直接导致棉价大幅下跌。
  德州市夏津县1位棉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收购进度慢,收购量要比往年少,因本身本地资源少,1天能收到三四万斤,比往年下降一半左右。“就算1天收购5万斤,但我的棉厂1天可以加工20万斤,要收四五天才能开工1次,摊上人工、电费等成本,目前棉纺企业基本处于微利,或者无利可图。”据了解,今年德州市85家棉厂已有近10家几近停产,未进行棉花收购。
  棉纺企业经营形势不容乐观。据当地棉纺企业介绍,自2000-2004年,德州市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一度达到800家左右,而后淘汰落后产能,加工企业控制在88家左右。“确实有很多企业闲置产能,去年真正加工的有70家,因很多企业都缺资金,收购棉花需要较多流动资金,都是现金结算,有些收购量大的企业,流动资金需要两三千万元,否则转不起来。”马俊凯说。上述棉纺企业负责人表示,流动资金大部分是社会集资,少部分是地方银行贷款,但利息稍高。
  “棉花直补”难纾困
  不该出手乱出手,好心办了坏事。棉花收储政策导致市场棉花供应紧缺,既没提升棉农种植积极性,又伤害纺织企业的经营诉求。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实施棉花直补政策,明年确定在新疆先行试点,另外滨州、东营、射阳等地大规模成片种植地区,未来也有可能进行直补,但补贴具体方案目前未定。
  业内人士指出,新疆作为棉花直补试点,如果效果不错可能会扩大到全国范围,进口棉是否大规模进入需要看内外价差,如果国内棉价和国际接轨,进口规模放大是市场行为,直补和进口都有利于国内棉花市场自上至下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南华期货研究员傅小燕表示,直补初期,棉花产量下调的概率很大,国内纺织企业目前处于低库存周期,后市只有加大进口,才能满足企业需求,而国内价格在国家实行直补之后有望和国际接轨,从而有利于内外棉花价差的修复。
  不过,在马俊凯看来,棉花直补,也就在新疆及东营、滨州成片种植地区可行,因没有形成规模的棉农,一亩地补贴200元,种棉花还是不划算,假如在新疆、东营等地,机械化种植,成规模后就有比较可观的收入,松散种植效益就不行,另外站在国家宏观角度,新疆便于操作,适合种植棉花,内地放开,棉农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以保粮食为主。
  “今年夏津县供销社、农机局在宋楼镇建立棉花全程机械化种植基地70余亩,从棉花播种、喷药、化控到采摘全部实现机械化。”马俊凯说。我国棉花生产规模小,平均户均植棉面积为4.7亩,规模小生产分散造成棉花标准化程度低,“三丝”现象突出,棉花质量受到影响。优质低价的外棉对我国棉花造成一定的竞争和冲击。
  业内人士称,按照新疆先行试点,新疆棉花产量将基本稳定在400万吨左右,内地棉花种植面积还将进一步萎缩,产量将逐渐由300万吨下降到100万吨左右,缺口只能依靠扩大进口,新疆将拓展整个棉花产业,从纺织、印染到服装,运出来的就是成品而不是初级产品。
  以夏津为例,目前该县纺织企业130家,规模从3000纱锭到5000纱锭不等。马俊凯表示,未来80%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留下来的是高精尖、高附加值的产品,现在全国纺织产能是1.2亿纱锭,以后会逐年下降,按测算要到7000万纱锭,现在的产能太大了,利用率很低。
  中国棉花协会数据显示,巴基斯坦等国纱价下滑,我国进口纱数量增加,挤占国产纱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销售量环比下滑。今年1-10月纱累计销售量同比增长0.6%,环比减少8.7%。
  据了解,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欧洲、美国及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都进口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其所占比重也较大,不过近几年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如越南、印尼的崛起,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开始受到威胁,竞争程度不断加大。
  业内人士指出,棉花实现直补之后,最终还是要提高棉花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目前的小农经济式的棉花种植产业必须向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方向发展,使我国的棉花产业具有竞争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