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1年度实行棉花收储政策以来,棉花市场结构逐步发生变化,政策性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棉市政策面上存在四个问题。
无限量收储导致内外价差过大
客观地说,将国内需求下滑完全归结于收储导致的内外价差过大是不合理的,造成需求不足的首要问题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2008年开始的次贷问题仍在影响着世界,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洲深陷债券危机自顾不暇,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过度宽松之后的隐患也在逐步显现,对经济前景的担忧降低了棉花的需求。
USDA预测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在2342.75万吨,虽较2011/2012年度上升3%,但比2007/2008年度下滑约12%。同时,预测2012/2013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仅为827.37万吨,较危机前下滑21.6%,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对比两个数据不难看出,中国棉花需求的下降幅度远超全球水平,这说明经济问题不是导致中国棉花消费量下降的唯一因素。
国内价格高企导致人造纤维的消费替代以及东南亚对中国纺织行业的产能替代,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2012年度国家仍实行无限量收储政策,考虑到下游需求不足,预计内外价差在本年度很难回归正常。不过,从发改委经贸司处长张显斌的发言中,似乎能感受到一丝“政策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意图。若纺织行业向提高附加值、树立品牌的方式转型,将改变国内棉花的消费结构。
收储执行力度、库容量问题
9月10日,2012年度棉花收储工作正式开始。截至19日,累计成交27110吨,其中新疆成交21590吨,内地成交5520吨,进度远快于去年同期。收储的正常执行,使得前几个月关于限量收购、下调收购价的谣言不攻自破。不过,市场仍对国储库容抱有怀疑。本次会议上,中储棉领导表示,今年储备库容准备充分,内地储备库容有360万吨,新疆北疆库容有100万吨,南疆库容虽暂时不足,但随着陈棉的外运,紧张程度将逐步缓解。这样算来,不低于460万吨的可用库容应该能够满足今年的棉花收储需要。
另外,收储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备受关注。对比近两年的收储政策细节发现,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对保证金、棉花品质、包装、捆扎等各方面要求均比2011年度有所收紧,尤其是对崩包炸包的严格控制。10%棉花小样的随机抽检,也增加了今年的交储难度。
轮出政策结束时间问题
发改委张显斌处长明确表示,投放储备棉的目的是在青黄不接时满足纺织企业需求。10月份新棉大量上市后,投放储备已无必要,因此投放截止日期确定为9月29日。按照每天4.5万吨投放量、40%成交率计算,最终成交量不足50万吨。这对新棉的压力较小,但利好程度远没有郑棉盘面表现得那么大,期货价格反应过于激烈了。
运输物流问题
中国每年铁路运输棉花量为300多万吨,其中新疆棉占98%,疆棉外运一直是中国棉花市场的一大难题。铁道部杨嘉欢认为,2012年度运输情况依旧不乐观,如果经济有所反弹,运输能力会趋于紧张,加上新疆大风天气对运力的影响逐步增强,棉花运输压力可能会增加。另外,近几年由于新疆棉运输补贴提高,铁路和公路运输价差较大,企业更愿意通过铁路进行运输,这进一步加剧了运输压力。
今年收储进度较去年提前一个月,市场对收储效果有更多期待。总的来说,今年收储要求较高,收储能否彻底吸收过剩供应量尚不能确定,棉价上涨仍将有所反复,幅度也不宜过于乐观。2010年那样因为流动性过剩而产生的棉花牛市,今年不可能重现。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