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是“数九寒天”的最后一天,预示着春季的进一步临近。在江苏盐城棉花主产区,一度处于“越冬”期的棉粕、棉壳等棉副产品将走出库房,被销往市场,投入使用。棉粕主要用于各类牲畜饲料的重要添加原料,还可用于肥田。近年来则用于棉酚等物质的深加工提炼物,被一些医药化工企业采购加工。棉壳因为是食用菌生产重要材料,一直有不错的市场需求。随着气温升高后鱼虾贝、猪羊鸡鸭等的投放与春繁春养,以及食用菌正季生产的大量启始,棉粕、棉壳使用需求量将明显增加,其价格也将有所提高。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2011年内地棉花多数是减产少的,棉副产品资源总供应量减少,实际需求量在加大。由于棉副产品和棉花不同,缺口可以通过外贸进出口来平衡,棉副类进口其实不是很多,因而供需上如果出现差异,价格上也会形成波动。同时,由于受产销区域的影响,今年棉副产品的流动面会进一步增宽,贸易繁荣。据了解,江苏北部沿海养殖区种养大户使用的棉粕棉壳多数出自外省市,新疆粕也有,而问及来路,多数是本地商家、经纪人自外地辗转购进后加价出手。而当地的一些棉副资料则远销其它省份。大丰市某生物化工企业使用棉籽粗加工的副产品搞中高档日用(甚至国防科技工程)品主要原辅材料生产,满负荷运转状态下每天需要消耗棉籽300吨,而因当地产量不多,企业一直无法实现“满负荷”生产,节后,该公司加大生产原料组织力度,由于采购量不足,仍难保证正常生产。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