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百亿浙商资金进入新疆炒棉花致棉价上涨

                     

  “拎着现金也收不到棉花。”2月26日已经回浙江老家过年的王利(化名)在电话里说,1月王利在巴州尉犁县揣着现金转悠1圈,一点收获也没有,不但轧花厂的棉花难以低价收购,就连农户尾桃掰出来的棉花,每公斤都卖到4元左右,而往年的价格不过2元。

  在王利看来,此次无功而返是因为有人提前“下手”。

  尉犁县农户李建军就有王利留下的名片,当时李建军不愿将棉花卖给王利,是因为家里隔三岔五就有棉花贩子前来收购,棉价越来越高,当然是谁出价高就卖给谁。在棉花贩子里,操着浙江口音的人居多,他们大多将棉花运到纺织业发达的江浙地区进行销售。

  来自新疆浙江商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疆的浙商有25万人,固定资产达1万亿元,随着新疆棉价一路上涨,至少有100亿元浙江民资撤离山西煤矿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转战于新疆棉市。部分游资已经落地开花,有的游资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博弈,还有的游资则在等待入场机会。

  浙商蔡方杰算是早早进场的精明人。

  2005年跟朋友做房地产生意的蔡方杰在兵团农二师30团承包1.5万亩荒地,承包期30年。从平地、压碱到锄草、施肥,样样农活堆到一直做生意的蔡方杰眼前,最终蔡方杰没有退却。

  “我跑过内地很多地方,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拥有土地就有依靠,土地是最踏实的。”蔡方杰这样评价自己从经商到种地的转变。

  和精力投入比起来,资金投入更多——2150万元,这笔资金不是个小数目,其中有2/3是蔡方杰在商海里打拼多年积累下来的。这些荒地能否变成良田、最终兑现成盈利资金,当时蔡方杰心里没底,好在选择农作物上蔡方杰又表现出浙商的精明强干。

  2008年年底棉价大跌,幸亏国储局开秤收棉抬升棉价,但是到2009年春暖花开之际,许多棉农因为担心棉价低迷不敢种棉,蔡方杰却在自己希望的田野上全部撒下棉花种子。

  去年秋收之后,棉价一路攀升,蔡方杰喜上心头。蔡方杰的棉花亩产300公斤,除去每亩成本1200元,每亩能够赚500元左右,全部土地能够赚到700多万元,虽然离收回投资还有距离,但是“今后地里能够长出东西就都是赚的”,蔡方杰对未来充满希望。

  立足于棉田的蔡方杰没有彻底脱离经商,不光有3家公司,现在的蔡方杰还盘算着再投资熟悉的房地产领域。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控制房价,但是蔡方杰认为库尔勒市的房地产远远没有饱和,仍然有赚钱机会。

  比蔡方杰更“出格”的是在阿克苏掌控10万亩熟地的浙商李长春。10万亩这个面积相当于新疆的10个行政村,兵团的1个团,是温州永嘉的耕地之和,这在浙江是不可想象的。

  “不是承包,是公司和农户的订单农业。”李长春再三强调,自己的公司是把棉农的棉花收购上来,然后再卖给轧花厂,如果这么多土地属于个人承包,“那太夸张”。

  事实上李长春的弟弟李长亮4年前就在阿克苏投资1700万元成立新疆阿克苏金诚棉业公司,主要进行轧花交易。

  分工不同,但是两兄弟都涉足棉花业,现在2人都已经回浙江老家过年,公司里只留下财务人员看守。

  “棉花基本卖完,只是铁路运力紧张皮棉还没有全部出疆。”新疆阿克苏金诚棉业公司工作人员倪敏说,公司年加工能力1.2万吨,去年由于棉花减产,公司只加工不到7000吨棉花,机器远远没有吃饱。

  据了解到,目前新疆棉花加工已经结束,总产皮棉250万吨,减产已经成为定局。1月底皮棉现货价迅速反弹至15000元/吨左右,但是金诚棉业已经将棉花卖出,最高成交价只有14700元/吨,没赶上价格高峰。因为看好皮棉后市价格,部分轧花厂眼下持惜售态度。

  据了解到,现在活跃在新疆的棉花二道贩子、三道贩子多是浙江人。

  比如王利,原来在山西大同开煤矿,去年国家整合煤炭资源,王利的煤矿不达标,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补救,最终王利卖掉煤矿,带着数千万资金赴疆收棉,想赚点差价。

  像王利这样的棉花贩子,由于他们来自纺织业发达的家乡,熟悉棉花现货和期货的交易流程,且拥有大量流动资金,在现货采购环节,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销售网络,要做的就是入疆收棉赚取差价。

  新疆浙江商会办公室主任王艳红说,从山西煤矿出来转战新疆棉田的浙商不少,她手里就有一些“新手”的名单。

  而浙商资金多是参与棉花现货交易,“比较直接,也容易运作,是最常用的交易方式。”王艳红说,铁路运输成本最低,从阿克苏运到杭州的实际货运成本约310元/吨;货物在杭州入库,仓储费用45.87元//吨;还有50元/吨的其他隐性成本,去除棉花收购和运输等综合成本,只要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