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己过,天气渐寒。11月江苏省以苏北大部为主的棉花产区的棉花产销工作较之往年有所不同,具体特征表现为:
一、面积产量。全省2010年实植面积350万亩以内,因为直接影性灾害不为突出,实收面积在95%以上(个别地方因为龙卷风袭击或低洼地水淹死苗除外)。预计全省亩均籽棉产量225-250公斤,但是因为衣份偏低,估计均衣仅有35-36%,折合皮棉亩产77-78公斤,如此计算全省生产皮棉530余万担,因为衣分因素对全省棉花影响年初始料不及,故年末实收棉花少于预期,资源总量仍然属减少年份,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二、生产临底。到11月底,苏北北部地区棉花自然性生长已经基本停止,沿江及苏中地区棉花尽管残存枝叶,但是生长亦近止,所结晚铃多靠风干晒裂或被农民采摘回家人工晒剥。从量上分析,成熟棉花离田率己经近90%,因为腾茬需要,一些棉秸被农民抽拨离田,农民主要是采拾己经吐絮籽棉,采摘未开棉铃,整个棉花生产临近尾声。盐城、南通等棉区2010年棉花生产形势好于过去的2年,主要是未遭遇旱涝、台风、重大病虫害影响,除早春育苗移栽稍延农时外,中后期生长发育尚算顺利。
三、质量欠佳。目前苏北上市棉花主要以灰黄棉为主,等级328及其以下,衣份较低,均份难以突破36%,为历年中最低,原因一是农户多选择籽棉产量高而色泽纤强较低的双抗棉;二是2010年棉花晚发,籽粒发育健硕,早中期棉少于晚期棉;三是农民以及农民经纪人质量意识淡薄,交售混等混级棉现象和超水棉普遍,也人为降低棉花品质。
四、价格下行,市场走势迷惘。2010年苏北棉区棉花购销价格可谓跌宕起伏。收购价由9月中下旬的4.80元左右渐次上扬到10月底、11月上旬的6.60-6.80元,到11月的7、8、9日,一些地方的籽棉收购价甚至炒到7.40-7.50元,创下”史上之最”。而在外棉报价下跌,尤其是11月12日郑棉交易市场大盘两度跌停的情况下,市场上籽棉收购价,皮棉采购报价迅速大幅下跌。目前籽棉收购价已经由高峰时的7元以上下跌至5元左右,比峰期下降近30%。皮棉报价也从高峰时的3.3-3.5万元/吨下跌11月底2.6-2.7万元/吨,吨均跌幅5000元以上。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受国际棉价影响外,国家力控物价上涨,民间游资热钱峰期抽离等等,也是促成因素之一。
目前苏北棉农、棉企都很迷惘,农民埋怨市场无常,卖高者喜卖低者悔,眼下有一些农户亦将棉花束之高阁,待价而沽。棉花收购企业也是忧心忡忡,担心收进的棉花不能顺价销售而致空前亏损。纺企是既不敢大量购进原料又不敢接长单,处于尴尬两难境地。从数量上而言,社会尚存一定数量棉花,约有80%资源进收购厂站,但是由于价格下跌快,市场变化多,购销走势难以揣测,持棉者心理压力,风险难以摆脱。时近年底岁根、还贷、清账、结付工资、安排劳保福利、缴纳年度各项规费等,棉企纺企均无法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