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6大原因致2011年德州植棉面积难增长

                     

  据信息员反馈,山东省德州市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常年植棉面积200-300万亩,但是2010年当地棉田面积仅有155万亩,比上年减少32%,是近11年来面积最少的1年。
  虽然2010年棉价较高,种棉收入也多于种粮,但是2011年农民植棉积极性并不高。其主要原因:
  一是种棉机械化作业率低,费工费时。种粮从种到收基本实现机械化,用工少。棉花整个生长期,除播种可以实现机械化外,其他如生产管理、打药、摘拾等都需要人工完成,用工比较多。
  二是种棉大户雇人拾棉,成本增加。1个劳力最多可以管理5、6亩棉花,种多只能够雇人摘拾,人工费每天60元以上,大大增加种棉成本。2010年棉价这么高,武城县多个种30亩以上棉花的大户,雇人拾棉,按籽棉售价6元/斤计算基本不赚钱。
  三是种棉实际收益并不高,虽然2010年种棉收益高于种粮食,但是却低于种辣椒、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
  四是种棉政府补贴少。种粮有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每亩共计补贴百元左右;种棉仅有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没有种棉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
  五是种棉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目前农村近80%的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月收入最低1000、2000元,高的达到3000-5000元,远比种棉挣钱多。
  六是稳粮扩菜,压缩棉田面积。德州市提出今后几年农业发展思路是:稳粮、扩菜、促棉,总耕地面积是一定的,要稳粮、扩菜,只能够压缩棉花面积。当地正常年份棉花单产达到90公斤,今后提高单产潜力十分有限。
  据调查,即使2010年棉价创历史新高,德州市2011年植棉面积很难增加,将与上年持平或微降。有关专家认为,针对近些年农民种棉积极性下降,国家应出台一些政策来提高棉农的收益。一是加大种棉补贴力度,参照种粮补贴办法,出台种棉补贴,增加种棉农资综合补贴,提高棉花良种补贴数额;二是从中储棉总公司盈利中拿出部分资金,在主产棉区建立优质棉基地县,并扶持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