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秋后算账”
;
为让囤棉大户“吐出”棉花,团领导多次召集他们开会,也曾亲自查访劝说。但是截至10月20日,该团私人农场主共上交棉花不足200吨,按照面积和亩产估算,他们应上交棉花1000吨以上。 11月初从兵团中心拉往私人农场的电线杆被拔起3根,3个私人农场因此断电。团领导正式表态:什么时候交棉花,什么时候恢复通电。 该团小学里的50多个孩子被老师告知,他们的父母都是“囤棉大户”,团里下命令,如果父母再不交棉花,下周起就要停他们的课。 棉农王振祥则接到兵团社保办的电话,让他去领自己的社保材料。社保办人员说,他违背合同不上交棉花,团里从此就不再管他的社保。 11月9日该团召开全团职工大会。团领导透露,兵团棉花将以10元/公斤的价格在年底兑现,请棉农们积极交棉。当时市场上棉花均价12元/公斤。 显然这个价格让棉农们较满意。截至11月15日该团加工厂共收棉4000吨,完成预定任务的一半,在15天前该团加工厂共收棉不足2000吨。 谁承想,11月16日从别的兵团传来消息,拟兑现价格7.8元/公斤。棉农们立刻炸锅,他们深知,年底的兑现价格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各兵团没有权利定价,看来10元/公斤的承诺只是兵团领导为让棉农交棉而使出的缓兵之计。 棉农李富坤算1笔账:2010年由于棉价疯长,农资销售商和采棉工都借机“分1杯羹”,哄抬成本价,算下来,每亩地已经花1200元左右。但是由于2010年天气不好,棉花亩产还不到140公斤,如果按照7.8元/公斤的价格兑现,每亩地他的收入是1092元。 “我干1年,1亩地亏100多块钱,我图什么呀?”李富坤急得直跳脚。“在兵团里,成本都按市场价算,高得离谱,售价都按国家定价,一直不涨,我们咋办?” 自从7.8元/公斤的兑现价传开以后,该团机关大楼门口就经常有打听消息的棉农拉着领导就问:“到底多少钱?” 该团1位领导透露说,他们也不知道兑现价是多少,因为国家没有公布,谁都说不准,“估计不会低到7.8元,但是10元的可能性也很小。”那给棉农的承诺怎么办?该领导长长地叹1口气:“我们这么做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要不然棉花收不上来,都去倒卖不就乱套?” 兵团的“无奈三招” 11月19日某兵团机关办公楼会议室里烟雾弥漫,窗外是鹅毛大雪。 参会的都是该团各连队的“一把手”,每个人身后还坐着主管农业生产的副连长。团长站在投影仪前,把投影布敲得啪啪作响。眼看已经进入秋收的最后阶段,该团加工厂的收棉量还不足任务的2/3。 团长拿着各连队交棉总量的清单,开始挨个儿问情况。其实情况都大同小异,不少棉农把棉花“倒卖”出去,上交总量凑不够,而且“倒卖”出去的棉花多是一、二、三级的优质棉,而交到兵团加工厂的多是四、五、六级棉,品质较差。 截至11月22日该团交棉总量不足6500吨,2010年交棉任务是1万吨。全团囤棉的棉农在“查棉组”的督促下已经交出手中绝大多数的棉花,但是4500吨的缺口如何堵上? 最终经该团领导研究决定,用3个办法解决困境。 第一步,抬高本地棉花的品级。 据该团棉花加工厂厂长王长喜透露,目前本团棉农交的棉花80%以上都被评为最高的一级,兑现价格也是最高价,但是实际上,能够达到一级标准的棉花不到总量的20%。 王长喜介绍说,按照规定,高品质的“霜前花”和低品质的“霜后花”的比例应该是4:1,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为完成优质棉的比例任务,也为安抚当地的兵团棉农,加工厂在兵团领导的授意下“广评一级棉花”。 第二步,收购地方上的低品级囤棉。 据了解,兵团与地方的“私下交易”已经存在多年,每当兵团完不成上交任务时就会到地方上收购棉花。因为地方上实行的是较为自由的市场体制收购,一般品级较高的棉花都会以高价被收购商买走,很多低品级棉因为卖不出好价钱就被地方棉农囤在家里。 团长叫来财务科科长,告诉连长们,打个借条就可以拿钱到地方上收购棉花,以完成各连没有达到的上交任务,这笔欠款将在年底兑现时一起结算。 十二连连长张小武拿到50万元,该连的上交任务是300吨,至今还差85吨。他赶紧开始联系地方棉农,商量收购价格;很快他以6元/公斤的价格拿下30吨地方低品级棉。他说,这些棉花差不多也就值这个价,地方棉农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