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中国棉价再创历史极值 可能进入高棉价时代

                     

  《瞭望》文章:疯狂的棉花

  进口量难以填补供需缺口将持续存在,中国可能因此进入“高棉价时代”

  2010棉市注定波澜不断。早在2010年5月,国内棉价就开始节节看涨。新棉开秤之后,棉价更是以惊人的速度飚升,几乎每天每吨都上涨百元左右。受到灾害天气影响,2010年内地棉花品质大大下降,很难产出三级以上棉花,纺企用棉对新疆高等级棉花的需求更大。

  而且由于存在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确定因素,逐渐回暖的纺织业发展形势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逆转。此番景象,让人不禁联想起6年前的情境,棉价在经历暴涨之后,随即落入谷底。那么,2010年再次疯狂的棉市是否又会重演大起大落的一幕。

  因此,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和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既应预防抢购、囤积棉花和棉农惜售。此外,还需对高价位之下的市场风险有足够的准备,防止棉价“高开低走”再次造成农民“卖棉难”。

  棉价再创历史极值

  自9月20日以来,我国棉花的市场价格和期货价格双双创下历史新纪录,其中期货价格经过多次涨停,目前徘徊在每吨24000元左右。《瞭望》新闻周刊近日在新疆南部产棉区了解到,尽管棉花收购尚未大规模展开,但是“价格战”的“烽火”却越烧越烈。目前,阿克苏市收购价已经达到每公斤12元,突破2003年秋每公斤10元的历史极值。

  由于民营棉花经营企业高度集中,在过去几年中,阿克苏市已经成为新疆南部棉花交售的集散地,当地形成的价格成为新疆棉花收购价的风向标。随着棉价不断攀升,新疆南部各主要棉区的棉花加工企业和棉花贩子纷纷展开价格战,竞相抬价抢收棉花。

  据新疆阿克苏天山棉业总经理方红岩为本刊记者测算,按目前的收购价,每吨棉花的收购加工成本已经超过25000元,而目前新疆棉花当地交货价每吨24000元。方红岩说,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现在不收,后期收不到棉花,损失就更大了。”

  价格战不仅增加了当地棉花经营企业收购的风险,也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据一些棉花经营企业反映,往年3000万元资金,一次可以收购近2800吨棉花,而2010年只能收到1400多吨。目前,新疆南部各收购企业都不同程度面临资金紧缺的困扰。

  阿克苏地区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时文告诉本刊记者,眼下,当地企业的收购主要靠自有资金和客户的订金,一旦棉花收购进入高峰期,几千万元的资金肯定不够用,企业只能靠加快销售进度来缩短资金周转时间。但考虑到新疆铁路外运能力有限,棉花外运困难不可避免,资金很难及时回笼,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在众多棉商因棉价高涨暗暗叫苦的同时,高得吓人的价格更让当地金融部门忧虑不已。由于近年国内棉价波动频繁,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或退出棉花收购领域,或紧缩信贷资金的规模,目前支持棉花企业收购的金融单位只剩下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受到资金规模的制约,企业能从农村信用社贷出的资金偏少,难以满足实际收购的需求,每年提供近300亿元贷款总额的农发行事实上已成为新疆棉花收购资金的最主要来源。

  目前,从农发行贷款的新疆棉花收购企业七成以上是原棉麻系统的轧花厂,由于这些企业设备老、负担重,抗市场风险能力要比民营企业弱得多。即便面临如此高的资金风险,对这些“主渠道”收购企业,农发行却不得不全力支持。

  此外,由于每个从农发行贷款的棉花收购企业固定资产都不超过2000万元,但往往要贷出上亿元收购资金才能满足运营,在2010年棉价高得离谱的情形下,农发行2010年要发放的贷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隐患。

  面对越来越高的风险,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决定停止发放棉花收购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客户二处处长丁新贵对本刊记者说,“一旦放款,必将加剧目前的价格战;而如果推迟,又担心出现企业因资金不足给棉农打‘白条’的情况。”

  调控“弹药”几近告罄

  为稳定国内棉价,解决纺企原料短缺的难题,2010年8月初,中储棉开始抛售国家储备棉,计划在两个月中,抛储60万吨棉花。但抛售并没能遏制棉价继续上涨的势头,到9月中下旬,国储棉的竞拍成交价格甚至超过每吨21000元。随后不久,为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和遏止棉价持续上涨,中储棉再度抛售了40万吨国家储备棉。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