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毛羽的分布及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1 纱线毛羽的研究状况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体表面的纤维 ,主要是由于纺纱时没有很好地控制纤维运动 ,使伸出纱体表面的部分纤维头端呈圆弧形或其他形状露出纱体表面。纱线毛羽影响织物外观和生产加工两个方面。 (1)如果纱线上的毛羽过多且分布不均匀 ,易造成部分织物产生条影、 云斑及纬档等 , 另外由于伸出纱体外的毛羽比纱体内的纤维更易染色 ,染色后会出现色差 ,形成疵点 ,同样也影响了织物的外观。 (2)随着无梭织机的广为采用 ,因其小梭口、 大张力、 高速度的工艺特点 ,纱线之间相互作用的频率激增 ,毛羽的存在易使经纱纠缠 ,对织造的影响十分突出。在喷气织机上引起经纱断头和纬纱阻断 ,在剑杆和片梭织机上引起经纱阻挡断头 ,从而影响织造效率。
据资料 反映 ,喷气织机上的经停或纬停比例分别为30 %和 70 % ,而 70 %的纬停原因绝大多数与经纱有关 ,主要是毛羽的存在导致梭口不清 ,使纬纱不能顺利通过。国外研究也表明:织机的停台 30 %的原因与细纱毛羽有关。
由于纱线毛羽的诸多危害 ,所以非常有必要研究纱线毛羽。国外在上世纪 50 年代时纱线毛羽就已成为测量纱线性能的一个指标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Barella 按照毛羽的形态将纱线毛羽分为:端毛羽 (头向尾向) 、 圈毛羽和浮游毛羽 3 种 ;Wang 指出 82 % ~87 %的毛羽是端毛羽 ,9 % ~12 %是圈毛羽 ,4 % ~6 %是浮游毛羽 ;Barea 指出一般的纱线毛羽仪测量出来的纱线毛羽数与毛羽长度呈负指数关系;Wang 在研究纱线毛羽测量方面做了大量实验 ,指出测试速度对纱线毛羽的检测结果是有影响的 ,从他的研究中可以得出随着速度的增加 ,毛羽测量值越小。通常认为纱线毛羽产生于纺纱工序 ,增长于络筒工序 ,减少于浆纱工序。在纺纱工序 ,Pillay 指出纤维长度越长、 细度和扭转刚度越小 ,有利于减少纱线毛羽 纱线捻度提高 毛羽数减少。国内 的研究与他的观点一致。 在研究涤粘混纺纱毛羽与纤维性质的文章中指出 纤维细度是影响纱线毛羽指数主要的因素。在毛羽产生机理研究方面 指出了在纺纱区形成纱线毛羽的 个条件 ,他通过高速摄影的方法 ,论证各种毛羽产生的过程。在络筒工序 和 通过试验比较出纱线络筒前后毛羽增加的比率 同时指出在络筒工序纤维会发生转移 络筒张力越大、 速度越高 纤维转移率和毛羽数越大。N. Tarafder 研究了纱线再卷绕工序(络筒、 卷纬)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在他的文章中指出 经过再卷绕后毛羽增加率随管纱位置的不同而变化 管纱底部的纱线毛羽增加率高于管纱上部。
在控制纱线毛羽方面 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研究通常认为提高纱线捻度 降低纺纱速度 适当提高细纱后区牵伸倍数 降低络筒速度和络筒张力 采用金属槽筒有利于降低纱线毛羽。 认为空气温湿度对纱线毛羽有影响 在他的文章中指出保持 ℃相对湿度为 有利于控制纱线毛羽。 通过在细纱机上的加捻三角区添加一空气涡流管来控制纱线毛羽 ,他认为空气压力的合理选择对纱线毛羽有显著影响 ,选择低压或高压纱线毛羽都会增加 ,仅当空气压力为 0. 5 ×10 Pa 时纱线毛羽数较少。Jeon 也采用类似的方法控制纱线毛羽 ,探讨了空气涡流管的主喷嘴的直径、 喷嘴长度、 喷嘴数量和形状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他认为小直径的主喷嘴有利于减少毛羽 ,喷嘴长度、 喷嘴数量与毛羽数无关。Wang 在络筒机上添加村田公司喷气纺纱机上的喷嘴来控制纱线毛羽 ,在他的文章中指出纱线毛羽的增加与气流方向有关 ,气流旋转方向与纱线捻向一致有利于减少毛羽。近来 ,日本村田公司已开发出了能控制纱线毛羽增加的络筒机 ,这种络筒机通过添加气流式纱线毛羽减少装置来控制络筒工序纱线毛羽的增加。
2 纱线毛羽分布
纱线毛羽分布是评价纱线毛羽指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Barea 利用 G565型毛羽检测仪通过对棉纱、 短纤纱和普梳纱、 精梳纱的研究 ,指出毛羽长度的分布呈负指数分布。Lappage和 Onions 指出伸出设定长度的毛羽数服从γ- 分布。我国在测量纱线毛羽方面 ,主要采用YG171、 YG172系列的纱线毛羽仪 ,其原理与 Barea使用的仪器类似 ,都是采用光电原理来测量纱线毛羽。本文通 过几种纱线毛羽的测量 ,利用回归的方法寻求单位长度(10m)内 ,不同长度毛羽和其数量之间的关系。
|
<< 立体印花工艺内容及特点半精纺工艺路线及车间设计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