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棉的目的:
a、为了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稳定。
优质低耗地进行生产,就要要求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保持相对稳定。保持原棉性质的相对稳定是生产和质量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采用单一唛头纺纱,当一批原棉用完后,必须调换另一批原棉来接替使用称接批,这样次数频繁的大幅度地调换原料,势必造成生产和成纱质量的波动;如果采用多种原料搭配使用,只要搭配得当,就能保持混合棉性质的相对稳定,从而使生产过程及成纱质量也保持相对稳定。
合理使用原棉,尽量满足纱线的质量和纱线支数的要求,因为纱线质量和特性要求不尽相同,加之纺纱工艺各有特点,因此,各种纱线对使用原棉的质量要求也不一样。另外,棉纺厂储存的原棉数量有多有少,质量有高有低,如果采用一种原棉或一个批号的原棉纺制一种纱线,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满足要求。故应采用混合棉纺纱,以充分利用各种原棉的特性,取长补短,满足纱线质量的要求。
b、为了节约用棉,降低成本
原棉是按质论价的,不同纤维长度,不同等级的原棉价格差别很大,原棉投资在棉纱成本中占50%--85%(视品种而异),如果选用的原棉等级较高,虽然成纱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但是生产成本增加,意味着吨纱利润的降低,因此,配棉要从经济效益出发,控制配棉单价,和吨纱用棉量,力求节约原棉成本,例如:在纤维长度较短的配棉中,适当混用一定比例的长度较长的低级别原棉,不仅不会降低成纱质量,相反可以提高成纱强力,对于原棉下脚、回花、精梳落棉、再用棉等成分,可按一定比例回用到配棉中,也可以起到降低用棉成本,节约用棉的效果。
2、配棉的原则
配棉的原则讲究质量第一,全面安排,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瞻前顾后,细水长流,吃透两头,合理调配。
质量第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就是要处理好质量与节约用棉的关系,在生产品种多的基础上,根据质量要求不同,既能保证重点品种的用棉,又能统筹安排。
瞻前顾后就是充分考虑库存原棉,车间半成品,原棉采购的各方面情况,保证供应。
细水长流就是要尽量延长每批原棉的使用期,力求做到多唛头生产,至少为6—8个唛头。
吃透两头,合理调配就是要及时摸清用棉趋势和原棉质量,随时掌握产品质量反馈信息,机动灵活,精打细算的调配原棉。
3、配棉要求
棉纺厂是多品种生产,有支数不同的纱线,有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不同的纱线,有用途不同的纱线,比如:
a.纱线的支数
高支纱一般指50支以上的纱线,一般用于高档产品,要求纱线强力高,外观疵点少,条干均匀,高支纱线的线直径较小,截面内包含的纤维根数较少,疵点容易暴露,且截面内纤维根数分布不均匀,对棉纱条干水平影响较大,因此,配棉时应根据不同支数选择不同等级不同品质的原棉。
b.精梳纱和普梳纱
精梳纱一般为高档产品,要求外观好,条干均匀,棉结杂质少。精梳工序能大量排除短纤维和部分杂质性疵点,对排除棉结比较困难,所以精梳用棉要求原棉短绒和棉结尽量含量要低,成熟度过差,含税率过高也会容易产生棉结,尽量少用。精梳产品因为用以制作高档面料使用,对布面染色效果要求较高,因此原棉选用色泽好,整齐度好的原棉,有时还需要长绒棉。
c.单纱和股线
一般单纱采用反手捻向,股线采用顺向捻向,股线中的纤维与股线轴的夹角较小,因此纤维利用率较高,强力也大大增强,条干获得改善,一般条干水平能提高2—3%,毛羽和疵点由于多数被包卷在线内,从而减少了暴露在纱线外的机会,因此毛羽和疵点数量也大为改善。股线的用途一般多用与经纱,因此配棉等级和品质可以有所降低。
d.经纱和纬纱
经纱在使用中所承受的张力和摩擦机会较多,所以经纱强力要求较高,配棉时应选用纤维细长,单纤维强力高,成熟度适中,整齐度较好的原棉,由于在准备及织造工序纱线上的棉结和杂质去除的机会较多,并且还要经过上浆工序,所以对原棉的色泽和含杂要求较低,纬纱不上浆,准备工序简单,去除杂质机会少,并且纬纱多暴露在织物表面,因此纬纱对织物的色泽,外观,手感等因素影响较大,但是纬纱对强力要求不高,因此可以选用色泽好,含杂少,较粗短,张力稍差的原棉。
e.针织用纱
针织品是用单根或几根纱线经针织机编织而成的,对纱线断头,疵点,强力,染色效果要求较高,针织纱线一般制作内衣使用,要求柔软舒适,因此纱线捻度较小,针织纱线对条干均匀度要求很高,粗细不匀的纱线在面料上特别明显,因此配棉时对成纱强力,条干,疵点,断头数量,各方面都要照顾到,所以应选用纤维细长,整齐度好,成熟度正常,短绒率低,疵点少的原棉,起绒织物的针织用纱,应选择成熟度好,弹性好,长度较短的原棉。
f.染色用纱
一般棉制面料都要进行后整理染色加工,织物的吸色能力和纤维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