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羊绒的产量居世界首位,质量也很好。70年代,我国的羊绒工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到了8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我国对羊绒加工技术的深入掌握,新上了一批羊绒分梳厂和粗纺厂。由于粗纺羊绒纱纱支较粗,其产品处于中、低档水平。90年代初期,世界羊绒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宁夏、天津、内蒙、山西等省市开始利用棉纺设备研究纺羊绒精纺纱,一般称为半精梳羊绒纱。这种称谓不太确切,半精梳纺纱是毛纺设备纺毛纱的概念,指纺纱原料经梳毛后,再经三至四道针梳机即进入细纱机的介于精梳毛纺与粗梳毛纺之间的毛纺纺纱系统。因此,利用棉纺设备纺羊绒纱的比较确切的概念,应称为"普梳羊绒精纺纱。"
利用羊绒纱织成羊绒衫易掉绒起球。普梳羊绒精纺纱比粗纺羊绒纱更为严重。虽然粗纺羊绒衫也有少量掉绒起球现象,但已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因此普梳羊绒衫较严重的掉绒起球现象已成为该纺纱系统能否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1.粗纺羊绒纱纺纱系统的特点
粗纺系统纺纱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大,要求羊绒纤维的平均长度在34mm以上,最高纺纱支数为26Nm/2,纱线只能用于加工羊绒衫和羊绒大衣呢或羊绒毯。
粗纺羊绒纱虽然只能加工成粗厚产品,但是,由于纺纱只经过两道工序,梳毛机对羊绒纤维损伤较小,做成无捻须条后直接上细纱机(环锭或走锭),而且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在2倍以下,羊绒纤维未经伸直而呈卷曲状态成纱,因此,成纱后的羊绒纤维在纱中承受的摩擦阻力较大,不易滑出纱的表面,掉绒起球现象不甚严重。但是粗纺系统的设备是为加工羊毛而设计的,羊绒纤维的长度比起羊毛纤维来要短很多,产生少量的掉绒起球现象是难免的。
2.粗梳羊绒纺纱系统的特点
粗梳羊绒纺纱的特点是利用棉纺普梳系统设备,工艺流程较长,一般需要经过6~7道工序,而且使用的羊绒纤维平均长度一般为28mm~32mm,纺纱支数较高,(纯羊绒纱最高支数可达80Nm/2,混纺纱最高可达120Nm/2),加之棉纺设备价格较便宜,因此,普梳羊绒纱的纺纱成本较低,产品档次高,能加工粗纺系统所不能生产的产品。产品可分成薄、中、厚三大类,年四季皆可穿用,特别是加工成面料后,由于织物交织点多,掉绒起球现象就不复存在,产品的附加值高,是当今羊绒工业的发展方向。
3.普梳羊绒纱掉绒起球原因的分析
造成普梳羊绒纱掉绒起球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使用的原料偏短;
(2)工艺流程长,总牵伸倍数较大(各道工序牵伸倍数均在6倍以上),当然在并条机上有并合作用,经过各道工序的连续牵伸,在细纱中的羊绒纤维基本上呈伸直状态,因此,当羊绒纱与外界物体摩擦时,羊绒纱中的纤维容易滑脱外露,形成掉绒起球;
(3)由于羊绒条在加工过程中定量较轻,牵伸机构加压的较重,加之罗拉带有沟槽,沟槽带有棱角,形成刀口状,羊绒条在通过牵伸罗拉时,比较细而脆弱的羊绒纤维容易被切断或是纤维表面产生伤痕,在下一道工序又经过牵伸拉伸时,这些带有伤痕的羊绒纤维极易被拉断;
(4)由于加入的和毛油的质量、多少、纤维的回潮率大小以及车间温湿度大小等控制不良也会造成羊绒纤维断裂成短绒。我们曾经进行过试验,无毛绒的平均长度为32.2mm,绒卷中羊绒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2.53mm,(在清花做绒卷的过程中,尘笼吸走了部分短线,所以平均长度略有提高),梳棉绒条中羊绒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3.62mm(梳棉机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虽然仍产生少量的短绒,但排除的短绒远大于产生的短绒,所以通过梳棉机后,平均长度略有提高);头道并条的条干纤维平均长度为32.96mm;二道并条为30.1lmm;三道并条为29.45mm。在并条过程中,虽然也能排除部分短绒,但产生的短绒数较多,所以,每通过一道并条机后,纤维平均长度降低较多。粗纱中的纤维平均长度为28.94mm;细纱中的纤维平均长度为28.16mm。由此可以看出,沟槽罗拉牵伸机构是使纤维平均长度降低的根本原因。
4.解决普梳羊绒纱掉绒起球的措施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