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化纤行业运行形势分析及行业重点应对
2012年化纤行业的整体运行形势比较严峻,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低迷,产品价格下降时间较长,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等方面。1-8月份,化纤协会在联合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兄弟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紧紧围绕全年的工作重点,针对当前的行业形势开展了大量具体工作。 1、化纤生产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各子行业开工基本正常。 1-7月,化纤产量2170万吨,增长12.36%。其中,涤纶产量增长速度放缓至8.7%。化纤主要子行业开工基本正常,大部分行业开工率比去年底有所回升,部分行业已达到去年同期水平,行业内没有出现大面积减停产局面。 2、市场需求低迷,出口出现负增长,但降幅明显收窄。 1-6月,化纤进口42.25万吨,微降2.27%。化纤出口122.16万吨,下降7.85%,降幅比1-3月明显收窄11.74个百分点。 3、利润大幅减少,亏损迅速增加,企业盈利出现两极分化。 1-6月,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2.65亿元,下降52.27%,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2.63倍,行业亏损面高达32.07%,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其中利润下降幅度很大,大家都很关注。我们觉得,还需要重点分析一下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以便更加全面地看待化纤行业形势。 第一,前两年利润基数太高。2009年3月以来,化纤行业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行情一路走高,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前三季度,行业几乎处于暴利状态,2010年利润率最高达到7.16%。2001~2011年,化纤行业平均利润率3.03%,今年上半年行业利润率2.21%,低于平均水平0.82个百分点,这也是行业处于不景气周期的正常表现。 第二,今年库存原料和产品跌价损失巨大。合纤价格与原油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今年1-8月份,原油市场大幅波动,导致化纤市场不稳定。5-6月原油的快速下跌,导致合纤产品失去成本支撑,且下游需求不旺,双重因素拖累价格快速下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导致市场信心进一步减弱,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但1-8月化纤行业的运行也出现了一些亮点,主要表现在: 1、企业运行出现明显分化。在整体运行质量下降的大环境下,差别化生产为主的企业优势迅速体现,一批“专、小、特、精”企业受负面影响小,甚至不受影响;同时逼迫更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水平。 2、化纤行业积极推动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稳定,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涤纶短纤维运行情况相对平稳,虽然利润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上仍处于盈利状态。主要得益于近几年产能扩张不明显,也是前两年替代棉花的后续效应。 4、行业投资增速回归到合理水平。1-7月,化纤行业实际完成投资477.35亿元,同比增长28.16%,增速同比回落19.9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19.76个百分点。而且投资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优化,当前新增投资项目绝大部分都是生产差别化产品,聚酯瓶级、膜级切片、差别化锦纶项目也明显增加。 5、恒逸石化20万吨CPL项目顺利投产,打破了跨国公司垄断,突破了锦纶产业链发展瓶颈。 二、当前化纤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化纤下游需求不足,市场持续低迷 2、市场竞争加剧,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3、研发投入虽有增加但显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 4、行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但压力加大 5、市场品牌营销理念和手段落后,亟待改善 6、部分重要化纤原料资源短缺,发展制约明显 三、应对困难的主要措施和重点工作 涤纶长丝行业自律效果明显。6月25日,针对5-6月产品价格快速下跌的严峻形势,协会组织召开聚酯涤纶长丝重点企业市场分析会。与会的16家企业的主要领导都亲自到会,合计产能超过全国70%。会议达成适当限产、维护市场稳定等一致意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呼吁其他企业加入;也得到下游行业特别是针织行业的大力支持。26日,涤纶长丝价格就已企稳,月底开始反弹,同时企业的产品库存得到快速消化,为稳定化纤市场及下游市场发挥了良好作用。 同时,粘胶长丝、涤纶短纤、氨纶、粘胶短纤、锦纶长丝等行业都在开展行业自律。重点都放在适当降低开工率,恢复市场供需平衡,稳定产品及原料市场。 我们认为,越是在整个纺织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的市场环境下,化纤作为源头,就更应该加强行业自律,肩负起率先止跌、尽快稳定市场、逐步恢复市场秩序的关键作用。 2、创新开展各种科技服务 1)积极推动仿棉纤维开发,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易染聚酯纤维、亲水细旦聚酯纤维项目:由纺科院、仪征化纤、华茂集团、铜牛集团共同开发,已形成不同的服装系列,并进入后期市场推广阶段,易染聚酯纤维年底将实现万吨规模装置上生产。 高亲水聚酯仿棉纤维项目:由金辉化纤与东华大学开发生产,已得到国内运动休闲品牌的高度认可,今年将完成2000吨仿棉纤维产品生产,明年将完成万吨级规模运行生产。 仿棉/棉--65/35系列服装产品项目:由三枪集团开发,已经生产,并计划明年春夏季推向市场。依照目前项目进展情况,预计本项目完成时将实现仿棉产品的大规模应用。 2)加强前瞻性问题研究,组织制定‘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30年发展路线图’,并在6月底的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正式发布。 3)重点高新技术纤维发展取得明显突破。 中复神鹰建成年产1000吨T700级碳纤维生产线,开始小批量生产;泰先新材、江苏航科已经取得T800级碳纤维的技术突破,产品基本达标,正在试用,并开始建设100吨级生产线;泰和新材、江苏兆达的1000吨级对位芳纶生产线都已稳定生产;长春高崎300吨级聚酰亚胺纤维生产线已稳定运行,在建1000吨线;仪征化纤1000吨干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已稳定生产。 4)加快协会标准的出台,现已经完成第一批化纤4项协会标准制定工作,1项已发布,3项待发布。 5)推动全球技术合作。3月份协会与日本帝人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涵盖了从技术引进、人才引进,到产品市场推广、项目合作、技术对接等,探索一种国际合作的“帝人模式”。目前已启动了废旧衣物化学法回收利用项目。 3、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年活动 1)召开首次"全国化纤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年和“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计划。 2)启动“再生和循环经济产业创新联盟”。该联盟是在2010年建立的“化纤循环经济联盟”的基础上扩建而成,7月份成功召开了筹备会,现正在申请列入国家科技部产业创新联盟。 3)协助工信部组织实施《粘胶纤维行业市场准入》,推动产业升级。 4)继续推动碳足迹认证。上半年又有2家化纤企业通过认证,正在浙江萧山、桐乡等地区推动认证工作。同时,组织化纤企业碳足迹认证业务专项培训。 5)推动重点节能减排技术。例如聚酯聚合装置的乙醛回收技术、绿色制浆技术、空压机节能优化技术等等。 4、创新开展化纤产品市场品牌推广活动 1)开展上下游产业合作对接交流 3月28日,与针织协会共同组织2012新型纤维与针织产品开发对接会,上下游企业达成了许多合作意向。5月29日,与棉纺协会合作举办了非棉纤维应用技术与市场论坛,推动非棉纤维的应用,缓解行业困难。 2)推动化纤新产品吊牌。已经完成“再生聚酯纤维”吊牌的相关工作和程序,正式吊牌工作已经启动。 该活动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东华大学、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联合发布,目的就是将目前国内最新、最前沿、差异化程度最高,国际领先的化纤新产品推荐给下游企业,介绍给终端消费者,推进行业和企业品牌建设;同时,重点整合产业链各种资源,共同推动生态、环保、时尚、功能、科技纺织制品的发展,实现化纤纺织产业链的共赢。2012年3月29日在北京举办2012/13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广大化纤企业及下游企业的一致好评。 5、推动行业内优势企业走出去,上半年有三家重点企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2012年2月,浙江富丽达集团对加拿大Neucel公司完成了全面收购。该公司现有溶解木浆年产能16万吨,经改造可超过20万吨。 2012年4月20日,浙江恒逸集团投资文莱大摩拉岛的PMB石化项目在文莱正式签约。该项目以原油、凝析油为原料,生产对二甲苯(PX)和乙二醇(MEG)以及其他石油化工产品。 2012年6月,浙江桐昆集团洽谈投资控股加拿大油田公司项目。项目主要产品涉及到油砂、轻质油以及重油等。现已进入签约阶段。 6、开展化纤产品反倾销工作 重点做好开展氨纶反倾销日落复审,协助企业进行化纤产品反倾销应诉,开展贸易救济专业培训等。 四、下半年协会主要工作安排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化纤行业就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阶段,我们预计在9-12月份在下游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行业整体运行仍会保持比较低迷状态,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化纤协会按照全年工作思路,围绕“一条主线”,通过“两种手段”,实现“三个突破”,完成“四项落实”。主要重点工作如下: 1、全力做好民政部的协会评级工作,确保4A级,冲击5A级。 2、组织召开好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继续提升会议影响力。 3、加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研究,引导下游应用和终端消费。 4、加强行业运行跟踪分析,强化行业自律,应对困难挑战。重点配合工信部,做好粘胶行业市场准入工作。 5、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做好再生和循环经济产业创新联盟工作。 6、继续做好化纤行业创新联盟相关工作。重点全力推动超仿棉项目进展,取得一批突破性技术成果。 7、推动高新技术纤维发展,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及下游应用开发。 8、继续突破“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重点推动废旧衣物化学法回收利用项目。重点关注和支持恒逸集团、桐昆集团等的重大走出去项目。 9、继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上下游协同合作,多方位、多层次开展技术、产品、市场等对接交流等;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作,重点加强协会标准的相关工作。 10、继续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和市场推广模式,支持新产品开发。 11、继续加强协会服务平台创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