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的化纤行业如何良性发展?
化纤行业是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重要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化纤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纤生产国。2010年以来,在国内市场稳步增长、国际市场逐渐好转的拉动下,我国化纤行业运行保持良好态势:产销稳定增长,出口逐步恢复,利润逐渐增加,运行质量继续好转。 当前我国正处于纺织工业和化纤行业的产业转型期,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淘汰化纤行业落后产能、转变发展方式、鼓励发展高附加值高差别化率纤维。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化纤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差别化纤维和绿色环保纤维等新型纤维,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粘胶短纤新产品开发和应用开发力度。《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充分利用农产品、农作物废弃物和竹、速生林等资源,实现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及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化,要求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提升传统化纤工艺、装备及生产控制水平,实现粘胶、聚酯、涤纶等产品一条龙的应用开发。 当前,化纤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高技术、功能性纤维和复合材料开发滞后,高性能纺织机械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涤纶产量在我国化纤总产量中约占80%,主要原材料PTA,来源于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引起涤纶价格波动,PTA价格上涨,PTA行业的盈利能力会提升,涤纶行业的生产成本则会提高,行业盈利能力会下降。PTA与涤纶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往往不是同步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性。粘胶纤维主要原材料是棉浆粕与木浆粕,随着技术水平提高,棉浆粕与木浆粕替代性大幅提高。我国棉浆粕原料为棉短绒,每年产量相对有限;国内木浆粕产量极少,主要依赖于进口。粘胶短纤产量在我国粘胶纤维总量中占比近90%。 涤纶、粘胶纤维下游均为纺织行业。涤纶是世界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品种,目前涤纶占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的60%以上;粘胶长丝多用于丝绸等高档纺织品中部分替代蚕丝,市场容量有限;粘胶短纤是棉纤维的理想替代品,用途广泛、市场容量大,主要是在中高端产品中部分替代棉纤维。 预计未来1-2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虽然我国化纤行业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常规品种产能过剩、产品差别化功能化水平低等问题,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出口增速受到抑制等不利因素增大了行业的运营风险,但我国化纤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发展方式,技术水平提升以及内需增长等因素将有效地缓解行业的外部压力。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1.国际经济复苏、内需扩大促进产业规模继续增大。我国化纤产量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预计未来,随着国际经济逐渐复苏及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化纤工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2.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术设备水平提升加速。未来,合成纤维将逐渐改造升级传统生产工艺、装备及生产控制水平,化纤差别化率进一步提高;粘胶纤维产量在化纤中占比将逐渐上升,尤其是粘胶短纤作为棉纤维的理想替代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产能产量将迅速增长。 3.原料对外依存度较大。PTA是涤纶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国内PTA的产量无法满足下游聚酯需要,2007年以前国内PTA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进口依存度在50%以上,PTA行业高额的利润使国内企业纷纷投资建厂扩大产能,近年来国内PTA产能大幅增长。2011年国内PTA总产能为1766万吨/年,同比增长19%,PTA的进口依存度由2010年的32.92%下降到2011年的17.65%,但仍存在部分供给缺口。 4.产业集中度有望增加,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我国粘胶纤维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存在一定的进入障碍,市场集中度较高。目前我国化纤行业的扩张普遍集中于常规产品,而纺织行业所需的高端化纤产品仍然供不应求,主要依靠进口解决,整个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的上涨以及棉花等原材料供应不足,传统化纤产品利润空间受到压缩,部门落后产能逐渐淘汰。而那些具有雄厚资本实力、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推出高端新产品、控制原料资源完善产业链、提高生产设备机械化程度降低成本,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未来,化纤行业产能将逐渐向大型优势企业集中,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