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纤维上下游行业动态:⑴根据舒卡股份公告,由于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氨纶下游主要客户纺织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下滑情况严重,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鼓励和优惠的宏观调控措施,但基于氨纶行业在2008年整体下滑的现状及未来市场复苏时间的不确定性,四川舒卡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停建5000吨“经编专用氨纶项目”。另外,年产10000吨“高技术功能性差别氨纶项目”已完成大部分设备的采购,土建部份已全部结束,目前在在进行设备与管网的安装工作。此项目计划生产细旦、有光、耐高温、抗菌、耐氯、高伸长率、高强度、均匀型差别化氨纶。5000吨经编氨纶项目停建后,将会在10000吨“高技术功能性差别氨纶项目”新增2000吨经编用氨纶产能。⑵据悉,五环氨纶重组工作已经有了新进展,浙江百岁堂控股有限公司已完成对五环氨纶的重组工作,近期准备开车。浙江百岁堂控股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夏履镇中墅村(工业园区),下辖有多个分公司,主要经营网架、钢结构及其它金属结构件、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制作。针织品面料,食品饮料生产,生产加工:电子产品,对外实业投资。⑶最近,国内首条年产1500吨熔纺氨纶切片生产线在南通华盛高聚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产试车成功。该条生产线采用先进的串联原料输送系统和先进的PCS自控系统、MES质量控制系统,实现了我国熔纺氨纶切片首次高质量、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生产。熔纺氨纶切片是熔纺氨纶纺丝的上游原料,氨纶国际上称为“莱卡”,是一种具有高弹性的高档化纤原料。目前我国熔纺氨纶丝生产企业已发展到30多家,产能达到2万t/a以上。但所有熔纺氨纶丝生产企业所用切片均被德国BASF和美国诺誉所垄断,产品价格昂贵、货源紧缺。我国制造熔纺氨纶切片产业化技术一直未被突破,熔纺氨纶切片技术成为影响我国氨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2006年,南通华盛高聚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看准熔纺氨纶切片的巨大市场前景,开始与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纺投资公司研发中心等高校院所合作,深入研究熔纺氨纶切片配方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掌握了切片放大工艺条件,为产业化生产高性能、高质量切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局面,从而提高国内熔纺氨纶丝生产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熔纺氨纶产业与轻纺工业的发展。据悉,南通华盛高聚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在2-3年时间内建成10条生产线,年生产规模将达到12000吨,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0000万元,利润14829万元,税收4943万元。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氨纶纤维产量为14390吨,较上月减少1389吨,环比减少8.8%,较去年同期增长27.10%。前10月度我国累计生产氨纶纤维153993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96%。⑸来自德国的消息,拜耳材料科技为了升级其德国聚氨酯原料TDI和MDI生产装置,将斥资3亿欧元至2013年完成相关工程。而位于Dormagen/Uerdingen的TDI生产装置产能将从现有的6万吨提升到30万吨,并采用拜耳新气相光气法工艺生产。而位于Brunsbüttel的12.5万吨的TDI装置将关闭,其原有的基础设施和16万吨的MDI生产装置将被一座新的40万吨的MDI生产装置代替。
后市预测:目前,尽管国内地区氨纶原料PTMEG与MDI厂家采取了减产或者停产行为,但是原料的供应还是显得比较充足,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下游需求实在太少的缘故,由于国内外下游纺织行业的行情都是呈现出了低迷现象导致了氨纶以及上游原料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牵连,随着下游纺织企业的持续减产以及停产,氨纶行情依然在风险之中,毕竟部分下游企业已经停产了,还有些规模型的下游纺织企业也已经在此时计划春节假期的安排工作了,大概在12月底前部分企业已经彻底停产,因此后市国内部分氨纶厂家将出现明显亏本现象,只有限产工作做的好的企业能够保住成本,现在只有再次渴望氨纶生产厂家能够真正通过大幅度限产来实现行情稳定的梦想,希望此时已经是黎明前的黑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