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化纤信息> 化纤动态>正文

聚酯在与PTA博弈中让步

        

  6月9日、10日,福建以及江苏聚酯联合会分别发表声明,对于当前PTA供应商拟单方面撕毁与客户已签订的年度合约,试图强制改变长期以市场定价的机制而以成本定价表示强烈抗议。经历了抵死挣扎后,处于绝对劣势的聚酯企业未能在与PTA企业的尖峰对决中坚持到底。从近期的进展情况来看,部分聚酯企业签订新合约、有意入股PTA厂家的让步举动,似乎已宣告这场博弈的赢家非PTA厂家莫属,而这个结果实际上也在市场预料之中。
  自5月中上旬以来,国内PTA市场呈现出一波较为强势的反弹行情。PTA现货价格从5月9日的6000元/吨一路涨至7000元附近,涨幅高达15%以上,创近4个月以来的新高。此前,PTA市场低位运行,厂家赢利空间丧失,无奈减产保价。PTA装置开工率迅速从82.5%一路滑落至目前的60%左右,减产力度超过3月下旬。而挺价效果立竿见影,下游的刚性需求消化了PTA前期积累的社会库存,价格也迅速上扬。
  为转嫁风险,5月底,国内PTA龙头生产企业逸盛联合翔鹭、恒力计划改变与下游客户合约结算模式,结算价从原先现货均价+折扣+运费+承兑贴息改为PX成本+720元,推行成本定价机制。在此背景下,PTA期现货市场呈现出联动性上涨,截至6月17日,PTA现货价格较5月低点5950元/吨上涨1370元/吨,涨幅达到23%,期货主力合约较前期低点最高涨幅达到19.86%,近期小幅回落。
  不少受访市场人士纷纷表示,这次由PTA厂家挑起的行业纷争随着聚酯工厂的妥协可能很快会尘埃落定,而PTA价格的疯狂也将因此告一段落。
  而当前整个PTA现货市场供应偏紧“一货难求”的格局与前期相比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据东吴期货分析师王广前介绍,自5月下旬集中检修开始,PTA工厂开工率一路下行,目前已降至62%左右,始终在低负荷运行。由于现货市场九成以上是合同货,PTA工厂调低负荷,导致现货供应尤为紧张。另一方面,虽然恒力石化的220万吨装置已经重启,但逸盛石化的300万吨装置即将接替检修。此外,宁波台化120万吨以及桐昆石化150万吨装置在6月底7月初仍有检修计划。由此可以推断,PTA供应偏紧格局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伴随着PTA价格的节节攀升,下游聚酯企业可谓压力重重。“目前,原材料成本已上升了1000多元/吨,这让聚酯企业不堪重负。”江苏长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贸易二部经理吴文海感叹道,很多聚酯企业已在前期低价的时候把库存出掉了,在涨价的时候成品库存所剩无几。“尽管当前我们企业还算是勉强保本,但从全月平均的情况来看,仍不容乐观。”吴文海坦言,看不清、看不明,当前整个市场上涨的局势让他无所适从。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PTA巨头这种卖方单方面限产保价的联盟行为被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有垄断嫌疑。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三条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包含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的垄断协议。
  对此,中银律师事务所上海所律师郝大海解释说,具体判断是否违法,还要看是否有豁免行为。“反垄断法第十五条还规定,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等七种情况所达成的协议不属于反垄断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垄断协议。”郝大海说,如果联盟所签订的协议主要为了获得垄断利润,就触犯了反垄断法。
  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PTA厂家与聚酯企业的博弈大战,在持续了近一个月后,已渐渐有了眉目。市场人士表示,双方的谈判几乎是每天都在进行着,但此前均无果而终。不过,近几日江苏地区有少部分聚酯工厂已经签订了协议,甚至有些聚酯企业有意向入股PTA工厂,实现产业融合。而三大供应商减产执行仍较为坚决。但由于目前聚酯库存是2012年来的最低水平,聚酯工厂减产停车,出让市场份额的决心明显不足。
  “对于PTA工厂强推的成本定价模式,尽管初期聚酯企业并不买账,但随着PTA现货供应的紧张,部分聚酯企业处在了‘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眼见现货市场上的PTA货源一天天减少,自身涤丝库存也被下游织造企业搬空,聚酯企业在这场博弈中逐渐占了下风,部分聚酯厂家开始与上游PTA工厂签订新协议来重新获得PTA合约货供应。
  实际上,当前PTA产业链的这种变化也在市场的预料之中。“胳膊扭不过大腿,聚酯企业妥协是迟早的事情。”不少业内人士都有着同样的感慨,毕竟PTA工厂与聚酯工厂的此次博弈力量悬殊。近期聚酯工厂和PTA工厂的整合力度在逐渐加大,交叉持股对小的聚酯工厂或者产业链不健全的企业损害较大,而对于大的聚酯工厂而言,产业整合则会增加其竞争优势。
  随着这场对决大戏高潮的远去,市场人士都开始观望在PTA工厂生产已有赢利的情况下,其开工率会不会有明显的提升。
  有业内人士表示,聚酯企业与PTA工厂达成新的合约货定价协议后,PTA市场供需会保持一个平衡,整个产业链也会进入正常的运转格局。然而,按照现在产业低库存、低开工率的状态来看,当前的PTA现货市场依然将保持强势。但从市场心态来看,谨慎观望为当前主流。以目前的生产成本计算,当PTA价格达到7000元/吨时,多数PTA企业已经完成成本修复,部分加工费低于市场的企业甚至出现微利。
  据了解,目前PTA工厂6月合约预收款为7500元/吨~7550元/吨的水平,对应现货为7150元/吨~7200元/吨的水平。一些企业的结算价正逐步出台,下游对约7400元/吨的现货购买意向正逐步降低。
  随着PTA生产厂家利润的“转正”,其限产保价的目的初步达到,这场对决大戏或许也该渐渐落幕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