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涤纶长丝行业的竞争将更激烈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地区一些行业相关人士非常关心2013年第二季度涤纶纤维生产现状以及市场行情走势,也密切关注着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的涤纶纤维开车情况,并对该公司原有的10万吨涤纶长丝生产线将陆续改造成涤纶短纤生产线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化纤与纺织行业专家顾超英女士,以下是她的个人观点供行业相关人士作为参考。 目前,涤纶长丝产业已经是在沼泽地中挣扎了,回顾前些年涤纶长丝产业确实风光无限好,那时候涤纶短纤产业由于受到国内外再生短纤以及棉花、粘胶短纤等产品的替代下,下游企业需求出现震荡行情,而当时涤纶长丝行业赢利水平还是不错的,正因为如此也让国内地区涤纶长丝行业产能“井喷式”爆发,企业新增项目数量多,并且产能也很大,从而也导致老旧设备市场竞争力削弱,特别是切片纺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如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这些年因涤纶长丝品种生产效益不理想导致的亏损数额还是比较大的,现在不得不将这些设备改造成涤纶短纤维设备来获得新的效益增长点,今后,该公司的涤纶短纤有效产能将出现大幅度增加,涤纶长丝的有效产能将出现大幅度缩小。据悉,目前仪征化纤公司长丝生产中心部分改造的生产线用来加工生产涤纶短纤品种的已经试车完毕,在3月29日那天全体工作人员(包括设备、工艺等人员)齐心合力努力配合下试车成功,由于考虑到现在的市场行情以及其他因素,该设备还没有真正产业化生产,正在待命随时听候命令正常开车。 众所周知,全国涤纶纤维总产量已经从2010年2425.80万吨改变至2012年3057.03万吨,增加26.02%,特别是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广东省、山东省、安徽省等地增加幅度最大,上海市增加幅度非常小,天津市确是减少15.48%,全国的主要省市涤纶纤维产量近几年发展状况确实比较好。正是由于产能和产量的同时递增,也导致涤纶企业的利润受到影响,虽然企业平均规模、平均产值、平均主营收入等项增加了一定的幅度,但是企业平均利润减少40%以上;还有涤纶企业人均产值从2010-2012年增加17.38%,行业人均资产增加18.86%,行业人均主营收入增加13.81%,但是涤纶行业人均利润从9.24万元改变至5.05万元,减少45.41%,全行业亏损面也从9.43%上升至25.92%。还有涤纶行业产销率在2010-2012年之间也发生了降低趋势,2013年虽然国内地区涤纶纤维行业生产情况显得比较正常,但是2013年1-3月份很多厂家库存也是相当大的,达到了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 对于今后,2013-2014年至少仍有近400万吨新的涤纶长丝项目将逐步投产,毕竟现在新上项目的厂家还是不少的,每个新上项目的厂家都以“产能庞大”为荣耀,一个比一个胆子大,原来获悉谁家上20万吨涤纶长丝项目都感觉到希奇和惊羡,如今却有部分厂家新上项目40万吨也不奇怪了,一旦这些“庞然大物”充斥着国内的涤纶长丝市场后,真无法想象2015年后的涤纶长丝甚至是连带着涤纶短纤行业日子将怎么过?假设产能快速增长不能与下游实际需求并驾齐驱,那么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将很快到来,同行之间将会大打“价格战术”并导致两败俱伤的现象将会频繁发生。 如今,如何来解决不断凸现的供需矛盾呢?我认为:要么在上新设备的同时加大淘汰老旧落后设备的力度,要么您生女儿之前就找到了婆家?因为每个行业人士又不是不清楚,近几年我国的纺织业受亚洲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同行的冲击,订单明显减少,下游纺织行业开工率降低也令人担忧,特别是下游纺织企业招工难问题一直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为了稳定住员工不得不采用“不断加薪”的最直接方式来应对现状,企业人力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都得到了提升,从而导致下游纺织行业的生产利润被挤压的少的可怜,而上游原料涤纶纤维的生产成本和利润获得又想依靠下游企业恩赐?如果下游终端行业不景气又何谈帮你消化掉这些原料呢?未来,涤纶纤维部分企业真的要通过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血拼”才能够赢得属于自己的利润吗?笔者还是渴望涤纶行业永远都能够在良性循环着,我们的涤纶长丝企业一定要通过融入“差别化、高附加值、低碳、环保、智能”等关键词来开发生产出更优质的下游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争创企业品牌等手段加大产品出口力度,诱导国内需求增长,力争在每个不放过的机遇面前获得属于自身的利润才是上策,只有涤纶纤维的生产量和实际需求持久地平衡发展,才能够让这个行业经久不衰。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