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纺织业经济运行分析和2015年展望
行业经济运行呈现新常态 在过去的2014年,我国纺织工业坚持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适应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运行质效稳中趋好,但是增速比2013年普遍回落。全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达2984亿美元,同比增长5.1%,增速下降6.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66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下降9.7个百分点。目前,纺织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仍较为复杂,棉价走势不确定性增强、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突出,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较大的压力。 保持平稳增长需要新动力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经济贸易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新常态下纺织行业要保持平稳增长,保持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创新驱动是新的动力。 首先,纺织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更加着力于加强自身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苦练内功,显然是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同时,在技术创新的潮流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另外,在传统纺织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进程中,信息化建设相关的产业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 智能制造呈现新亮点 纺织装备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上的集中体现,2014年在这一领域亮点纷呈。 印染行业是纺织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山东康平纳公司研制了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了染色生产全流程的中央自动化控制系统,创建了筒子纱数字化自动高效染色生产线,建立起数字化染色车间,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极大推动了印染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棉纺行业中纺纱是重要的工序。陕西华燕公司研制出新型涡流纺纱机,配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具有实时采集、统计分析、远程监控、质量在线监测等功能,可以在线控制纱线张力,自动接头,自动落纱,自动清洁。该产品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涡流纺技术的垄断,提高了国产化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针织行业中电脑经编装备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速度一直低于机械装备。江南大学开发了具有高动态响应的经编集成控制系统,突破了控制系统的技术瓶颈,实现了梳节高速横移、电子送经、大容量动态花型数据的高速传输,并具有质量在线监测功能。 服装信息化取得新进展 服装行业企业数最多,直接面向消费市场。近年来适应市场的变化,扭转了“服装制造技术含量低”的误解,信息化取得一系列新进展。 红领集团的MTM运营支撑平台应用于男西装个性化定制,已经运行多年,取得喜人的效果。平台运用工业化手段制造个性化产品,将传统服装企业的效益提高2倍以上,经过升级改造,2014年8月正式上线运营,并开拓了大量国际业务。而在其后台,则有功能强大的信息化制造系统支撑。 上海嘉纳公司开发了服装三维测体试穿系统,包括三维测量及人体数据处理、三维服装设计系统、三维虚拟试衣平台和虚拟服装走秀系统,可以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并已作为产品应用到多家服装企业和相关院校。 电子商务激发新活力 2014年纺织品服装电子商务异常活跃,成为最具活力的商业渠道,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不可低估。上半年服装家纺网络零售总额为2770亿元,占全国各类商品网络零售总额的25%;同比增长39.2%,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远远高于传统渠道10.4%的增速。 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服装个性化定制业务也逐步走向实际应用。无锡吉姆兄弟公司建立了衬衫定制的移动网络平台,客户通过智能手机选择衬衫款式、面料、颜色等,并上传本人正面和侧面的两张照片,便可在两天内收到适合自己尺寸的衬衫。 管理信息化提升新水平 管理信息化系统经过多年的应用,逐步向综合集成方向发展,更多地延伸到设计、工艺和生产环节,更加具有行业特点。 湖南忘不了公司开发了包括服装设计、工艺数据库、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了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还包括了数字化工艺培训系统,较为全面地覆盖了企业设计、生产和经营业务,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山东岱银集团针对其主要产品竹节纱研制了专用CAD/CAM系统、竹节纱参数检测仪器和工艺参数管理软件,建立了工艺参数在线监测平台,实现了竹节纱的设计、生产与质量检测的自动化,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015年展望 持续健康发展面临新挑战 2015年,纺织行业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体的复苏仍然脆弱,国内服装消费需求有待逐步释放,行业提高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任务艰巨,企业创新能力需要加紧培育,新旧增长点的衔接尚需时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分工调整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实现纺织强国的机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装备现代化水平,深入推动信息化建设,将为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十三五”规划谋划新愿景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三五”规划即将发布,纺织工业的相关规划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其基本思路就是在新常态新形势下,利用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在关键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实现建设纺织强国的愿景。纺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是重点任务之一,包括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等主要领域,涉及技术研发项目、技术推广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等方面。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由局部业务应用到企业全面应用,由单项应用到综合集成应用,由单一企业应用到产业链协同应用,全方位提升整体信息化水平。 关键技术期待新突破 在2015年及未来几年中,大数据、智能制造、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简称“大智云物移”)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纺织信息化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大数据概念尽管最近才流行,但是已经涉足纺织行业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莫过于服装的精准营销广告。纺织企业多年来对业务数据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多种来源的数据信息,产生了即时分析海量信息并产生价值的迫切需求。未来几年,纺织骨干企业要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比如电子商务的精准营销、服装的大规模定制,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智能制造是今后纺织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未来几年开发以人机智能交互为特征、面向各道纺织工序的智能制造技术,一方面努力提高单机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形成网络化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推进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生产制造设备联网和在线监测,形成智能化生产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完善相应的知识库和专家系统。 云计算是数据处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云服务的资源可以无限扩展,随时获取,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费。在技术日益成熟,应用日益广泛的情况下,开发商利用云服务平台为广大客户提供资源优化共享、使用安全可靠的服务,提高信息化服务的水平。云计算模式可以成为软件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物联网是智能制造和大数据的基础,已经逐步渗透到纺织服装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纺织生产在线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时提供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对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准确跟踪、仓储和物流系统的及时监测、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追溯等等。RFID也应用于多种智能设备,如粗细联输送系统、服装吊挂系统,以及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移动互联加上社交网络可以积累海量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同时又可以灵活机动的方式随时随地使用数据,优化利用信息资源,使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用户终端多元化、便携化,效果最为立竿见影,已经催生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应用。例如扩充了ERP的应用场景,借助于移动化特性实现传统管理软件难以实现的创新应用。手机定位功能在物流、销售中可以发挥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充分挖掘。 在以上这几项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取得重点突破,将有利于开发出适合行业特点、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系统和软件,有力促进纺织行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形成覆盖更广泛,资源更丰富,响应更迅速,功能更强大,应用更深入的一体化系统,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改造提升。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