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11月25日,记者就中国纺织印染近期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专访了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本次专访主要有以下几个议题:
近期频传的停产限产是否会常态化;
工信部《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是否会强制实施;
纺织印染企业向东南亚的外迁;
中国印染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Question1: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有印染企业被限产或者可能停产的消息传出,比如今年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16+1会晤期间已经有企业被停产,明年G20峰会可能会限产的消息也传的沸沸扬扬,您是如何看待这些新闻的?
陈会长:地方政府对印染企业进行限产,多是因为环保考虑,这也是近十年常发生的事情,不过,目前这些政策都是些临时性措施,时间都不是很长。未来也不会经常性发生,对印染企业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印染企业应积极应对,及时安排好订单生产计划,避免交货问题影响业务。
Question2:前段时间工信部公示了第四批《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企业名单,请问这份名单的作用是什么?
陈会长:这个准入政策是由国家工信部主导的,每年都进行申报、评审和公示。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一直在配合工信部进行本项工作,很多企业也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就像本次公示,有家印染厂前面通过了初审,但是公示名单里面没有他们,原因就是某次环保检查出现了小问题,他们还专门过来解释过为什么这样?以及以后会如何改善。
这个准入条件是允许多次参与的,不是你这次不过,下次就不准再申报的;现在已通过了三批名单,第四批名单也正在公示。我们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可能申报,这有助于企业内部整顿和树立企业形象。这四年来,印染企业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目前通过准入条件的企业经有327家。
Question3:从2010年《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发布至今,这项政策已持续了5年,未来随着准入企业增多,是否会强制性要求印染企业进入准入名单?
陈会长:实施这一准入体系由工信部主导的,但也会充分征求环保部门意见。目前还是采取鼓励的方式,来争取推动印染企业往好的方向发展,不仅大型企业和优势企业重视这一准入体系,很多小型的印染企业也对此非常重视;通过企业的自身努力均在节约用水、废水排放指标,技术管理和改进等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印染行业准入条件》的通过,对印染企业提升整体水平,树立企业形象均很有意义。未来《印染行业准入条件》是否成为必须犹未可知。
Question4:目前传说很多纺织企业在往外迁移,比如去东南亚发展,您觉得这对中国市场会有冲击吗?
陈会长:纺织行业的产业转移的确有发生,不只是往东南亚,往美国、非洲、东南亚都有。目前,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在世界上是最大的了,国际化是一个趋势,是需要走出去的,产品百分之百在国内生产也不是必须的。不只是国内生产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国际化对我们也是有利的。中国具备国际资本运作能力的企业,势必在全球生产销售,进行合理布局,目前多数转移出去的企业也是为了国际化的需要。
但是,印染行业都转出去或50%转出去都是不可能的,其他国家的承接能力是有限的,东南亚和其他国家也只能承接一小部分。国内印染市场也不会空心化。
只要印染企业注意自身提升,不会存在企业国内运营不下去而转到国外的问题;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可能会简单些,印染行业转出去会较难,它属于技术密集型集产业,需要的配套设施也比较多。印染产业不只是有资金投入即可运转,涉及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产业配套、化学品供应、上下产业链的衔接、水、电气、废水处理、环境容量是否能承载排放问题,印染涉及的相关生产比较多,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没有办法生产。
Question5:是的,中国这方面是有优势的,为何还有些染厂在东南亚设厂呢?
陈会长:许多公司在东南亚开设染厂是为了配套它的其他产业,因为东南亚本身的印染产能也不足,许多企业只有自己配齐全部产业链,包括纺纱、织布、服装、染整工艺都要具备。目前,单独去东南亚开设印染厂的很少。
还有一点需要继续观察的因素就是TPP对中国的影响。因为TPP的原产地认证很有可能会从纱线开始,之前从中国进口面料到越南加工成服装再出口美国,是可以享受原产地免税的;如果未来实行从纱开始追溯的原产地制度,可能会影响到部分企业。
Question6:您认为中国印染行业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趋势是什么?
陈会长:未来最大的趋势就是从过去的以数量、规模制胜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主的转变。目前日本、德国、美国都开始重视制造业。“加工业”不是“制造业“,真正的“制造业”是要有更高要求的。
第一,纺织印染业实际是“时尚“产业,设计和研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从“来样生产“转变为自主研发;这要求提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能力。纺织品种是在不断更新的,许多印染企业每年生产成百上千个花色品种,目前许多企业“来样生产“的模式必然要改变才能生存下去;当然不是纯加工的企业不会存在,某些有核心加工技术的企业还是会有的,这绝不会是大多数。
第二,企业生产运营也要提升,品牌的建设要加强;过去的行业通过“来样定做”收取加工费,只要达到客户标准,生产成本低、质量高似乎就是一流企业了。今后这种模式需要转变,印染企业需要扭转70%-80%是来样加工的局面,创立自己的品牌,当然这需要与前面设计研发的配合。今后企业要做到能研发,有品牌,会营销。
第三,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中国的印染企业一直在进步,企业对于节能、减排提升产品质量都投入很多,今后仍然需要努力,要积极采用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各种在线监控系统、电脑配色系统、数码印花系统等。
第四,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要提高;包括精细化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印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优秀的印染企业无一不是在管理上投入了巨大精力的。
做好这些不只是现在,对未来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只有我们技术、人员、装备一直保持发展,才可以利于不败之地;如果我们自己不进步,即使搬迁到国外也不会成功;只要中国印染业在不断提高,就不必担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