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代工服装企业的“十字路口”

        

  中国服装企业必须由主要人力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创新意识,做大做强自主品牌,从生产优势转向品牌优势转变。只有这样,中国服装行业才有希望。
  曾几何时,服装行业曾是中国制造强大的标志,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外汇收入。然而,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在走过一段前所未有的腾飞之路后,危机日渐显现。中国的服装企业持续地处于全球服装产业链的低端,仅仅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成为中国服装企业永远说不过去的痛。近年来东南亚地区服装加工业远胜中国的低成本优势,更加剧了中国的服装加工企业的危机。中国服装企业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
  代工之痛
  “这件售价15,888元的世界品牌西装,是我们生产的。我们自己进面料、制成品之后,卖给这家世界上最出名的服装公司的价格,连888元的零头都不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加工厂老板苦笑了一下,对记者说。
  对此,山东如意集团下属的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也
  有同感。尽管中国的消费者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都以为,像阿玛尼、杰尼亚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的面料都来自艺术之都的意大利,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面料来自包括这家纺织公司在内的中国纺织企业。更有甚者,不少国内服装公司推崇阿玛尼等品牌,花高价从海外进口同款面料,却不知道这些面料就是企业中国出口过去的。这种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出口转内销,只是无谓地提高了面料的价格,让海外企业不费丝毫之力赚了差价,增加了国内企业的负担。
  “公司生产的面料,从每米从数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其中阿玛尼所采购的面料单价是每米800元。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公司最好的面料”。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有些国际品牌会选择采购价格更低的面料,甚至低于一些国内服装品牌企业。”
  除了面料产自中国,世界奢侈品牌服装的辅料也大都来自中国。为了打上“made in Italia”这几个单词,“一些奢侈品牌的一整套衣服中,很可能只有几枚纽扣是意大利本地产的,其他的辅料统统是中国制造。”一位业内人士称“这些全部辅料的价格,大概有二三十块钱的样子”。
  而衣服的的加工,则更是毫无疑问地在中国完成。东莞这些地方有着无数的服装加工厂。一家外贸西装加工公司的李老板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他们每加工一件品牌西装,收取的加工费是一件80元。他的同行们的价格也差不多这个样子,绝少有超过100块的。几百块的面料,不到100块的加工费,再加上二三十块的辅料,这就是一件阿玛尼西装的成本价。阿玛尼为中国的制造、加工企业支付了不到1000块钱,拿到了成品在中国销售,售价却是在10,000块左右。
  看着记者惊诧的表情,李老板神秘地说:“给你透露一条我们服装行业业内公开的秘密吧。你知道红豆集团也给阿玛尼做代工吗?LV的不少产品,是和凡客诚品从一个车间出来的。”
  可是,为什么同一条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价格之差有如云泥之别呢?对此,《山东服饰》执行主编段嘉润很是遗憾,“以山东为例,山东的服装企业不可谓不多,但是能够拿出来、叫得响的品牌却是寥寥无几。当前仅山东一个省,年销售额过2000万元的服装企业就有1400余家,但拥有自主品牌的服装企业仅有200多个,至于能被消费者记住、不被当成是地摊货的服装品牌,也就舒朗、新郎这几个了。”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的纺织行业规模巨大,配套完善,设施先进,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品牌服装消费国,完全有能力打造一流品牌的服装企业。但是中国的一些企业观念相对保守,满足于为世界品牌代工、赚取加工费,对自己打造品牌的欲望不足。记者就日前沸沸扬扬的“如意集团为阿玛尼代工损失八成利润”一事,向山东如意集团进行证实。对此,如意集团表示,企业将继续当前为其他品牌做代工的工作,并没有打造自己服装品牌的计划。
  不过,靠着为其他国际品牌代工就可以赚大钱的日子,似乎不会很久了。
  优势不再
  就像一个幽灵,除了长久地徘徊的产业链的低端之外,更大的危机也在日益威胁着中国的服装企业。零售巨头UNY计划在2014年完成在华服装生产比例从74%降至65%的工作,而将在泰国生产比例从9%提高至13%;日本三阳商会在缅甸新设的工厂也已在去年开始投产,三菱商事更是计划在2016年之前,在印度尼西亚投入60亿日元新建7家合资工厂,以向日本和欧美服装企业提供贴牌生产。
  “在东南亚、孟加拉国这些国家开设工厂的成本比在中国要低,而且低了不少。”三阳商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三阳商会计划,三年后三阳的生产比例要发生明显的改变,中国所占份额将由当前的55%降至45%,减少的10%转移到缅甸。三阳商会开始在缅甸生产一种女装品牌羽绒服,这种在日本的销售价格接近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00元)的羽绒服,在缅甸生产,比在中国生产相比可以降低5千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400元)的成本。三阳商会还计划将男裤等其他产品的生产也转移到缅甸去。
  之所以向孟加拉国、缅甸转移,首要原因便是中国的人力成本持续增长,而孟加拉国、缅甸等国的人力成本稳定且远低于中国。甚至不少中国企业也将国内的服装厂转移到了东南亚。南通新高是最早到孟加拉国开设服装厂的国内公司之一,该公司董事长唐群这样介绍孟加拉国的人力成本之低:“孟加拉国的人力成本非常低,月薪只有70到1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30元至614元),几乎是国内服装工人的五分之一。在孟加拉国生产的衬衫,可以做到18美元一打(12件)还赚钱,如果再国内生产那肯定是要赔钱的。”由于这些国家的人力成本低,即使加上物流、关税等费用,进口到国内再销售,整体成本也要比国内生产低15%以上。“不要小瞧了这15%的利润,这对于国内服装加工企业可是极大的诱惑。因为服装加工本来毛利率就很低,有的甚至还不到3%。”一位行业专家介绍。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孟加拉国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针织品出口国。这简直就是1980-1990年代中国服装加工业迅速兴起的再现。
  除此之外,东南亚欠发达国家还有着远比中国优惠的地租,以及更稳定的工人来源。“尽管现在服装工人的月薪已经上涨到2000-3000元,企业还有四险一金和食宿等方面的投入,但就是这样,很多企业依然招不到工人。”一位中国服装厂老板这样抱怨道。
  如何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昕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劳动成本大幅上升,比东南亚的缅甸、孟加拉国、越南、印尼高出了很多。因此,低附加值的制衣业,把工厂迁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是必然的趋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纺织服装产业就是一开始从欧美转移到日本,再转移到东南亚四小龙,再在20年前转移到中国。随着中国各种成本的上升,未来大部分产能肯定要被东南亚甚至非洲等相对落后的地区承接的。国内的相关企业须加快转型,否则将面临严重危机。”
  前有国际品牌的压力,后有东南亚地区的成本优势,中国的服装企业正处于不上不下、又不得不向上前进的尴尬时期。当前中国经济的大势和服装企业的状况,要求中国服装企业必须由主要人力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创新意识,做大做强自主品牌,升级运营模式,从生产优势转向品牌优势转变。只有这样,中国服装行业才有希望。
  业内专家指出,即使是中国国内的服装市场,也已经进入了“比创意”、“拼品牌”的时代。中国的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认同与需求与日俱增。这对服装行业来讲,既是巨大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际遇。闯过去,就会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当然,一个品牌从诞生到家喻户晓,需要时间的培育。陈昕认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欧美持续疲软的经济状况,将给中国企业以机会。中国的服装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参股等形式,与国际品牌企业进行合作,进而借助品牌的的经验,提升自主品牌的档次,使自主品牌实现飞跃。浙江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钱珏美表示,富丽达集团收购加拿大纽西尔公司,就对富丽达的品牌提升起了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深耕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总量第二的中国国内市场,也是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乘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东风,积极在第三方平台上设立旗舰店,甚至深度融入移动互联,打造O2O闭环,也成为中国服装企业转型的出路之一。
  由于便于快递运输,毛利率远较3C品类高,服装品类可谓是最适合电商时代的商品。2013年中国的服装网购规模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占了全部网购的四分之一以上,高居网购榜首。2013年11月11日,淘宝和天猫商城共实现销售额350亿元。服装类目仅用41分钟便突破10亿元,堪称惊艳。在天猫双11单店销售榜前十位中,有5个是服装品牌。据业内专家估算,2016年中国服装网购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这将为中国服装企业的电商化转型提供巨大的空间。
  在电子商务浩荡潮流的带动下,国内的服装品牌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专业电商运营团队。李宁、真维斯、美特斯邦威、报喜鸟、贵人鸟等企业将电子商务升格为事业部,并由集团董事长或副总裁直接分管。这些品牌服装企业加速了电子商务的步伐,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传统品牌企业电商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以凡客、梦芭莎为代表的服装企业,更是建立起自己的垂直型B2C平台。电商市场依旧处于高速发展期,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保持高速增长。把握好这段红利期,将是服装企业实现升级转型的重要机遇。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