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未来依赖于内在修炼
中国入世后,特别是多纤维协定(MFA)消亡之后,中国的纺织比较优势得到释放,短短几年时间,纺织出口贸易量便呈现雪崩式增长。中国纺织服装贸易几近世界半壁江山,使得业界有一些飘飘然,自以为中国纺织“独霸天下”。这两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国际市场萧条和国内原料与劳动力成本激增的影响,大批企业陷入困境,主要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业界又出现一片悲观的论调。这两种观点源自对产业情绪化的直觉,这种非理性的误判极易造成决策失误。 毫无疑问,纺织业是人类的永恒产业,“夕阳产业论”早已被事实所否定。即使在美国,纺织与服装及相关产业仍是美国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部门之一。2005年配额取消、MFA终止,国际上有一些人称中国的纺织将“独霸”世界,中国是“唯一赢家”。这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是为制造矛盾、打压中国找借口。事实上,中国入世以来十几年,纺织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全球纺织及经济增长。即使欧美国家在纺织服装贸易上占比下降,但其总量也在增长。 “独霸说”不符事实,中国纺织界若戴上这顶帽子,就中了圈套,并自毁形象。而且纺织服装的价值链是买家驱动的,掌握全球价值链的是欧美发达国家。虽然中国纺织产品出口量值很大,但算上品牌授权、服务贸易、流通环节和设计研发的价值,价值主体并不属于中国纺织企业,中国远不能主导全球纺织服装市场。 中国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大部分时间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4。这个轨迹是与丝绸之路的辙印重叠的。2000多年里中国从未通过丝绸之路侵略、殖民、掠夺他国。 今天中国重新崛起,新丝绸之路再次开启,中国纺织功不可没。中国纺织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及产品系列、丰富的技术劳动力、国际国内市场两轮驱动,使中国纺织的生产和贸易世界第一。这不是工业化初期西方帝国霸权的结果。中国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称霸世界。恰恰相反,中国的纺织增长更来自于和平、自由的国际贸易环境,也来自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未来纺织增长仍可持续。 用习近平形象的比喻,中国是一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不是象征性的装扮,而是实质的体现。中国纺织未来依赖于内在的修炼:不以大压小,不恃强凌弱,不以破坏环境,不靠损害、压迫、剥削他人获取利益,不靠恶性竞争。而靠包容性的增长、和谐发展和合作竞争。在新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纺织有巨大发展空间,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助推全球经济。在世界市场和内需两大引擎拉动下,中国纺织至少会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仍将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毋庸讳言,中国纺织处于转型期,面对金融危机、环境压力、中等收入困境等多方挑战,挫折困难不可避免,短期的波动也会发生。这就要求中国纺织改变陈旧思路,突破传统生存方式,改革创新,让一切资本、劳动、知识活力迸发,让一切财富的源泉涌流。新丝绸之路一如既往,将是和平之路、文明之路、文化与经济交流之路;更是改革开放之路,科学创新之路,富民强国之路,共同发展之路。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纺织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顾庆良/文)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