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化纤品牌应顺势而为
多年来,我国化纤行业的发展主要是围绕产业链制造环节提升“硬实力”来满足下游需求,而在品牌、服务等“软实力”的建设上是较弱的一环。化纤行业也缺乏类似“莱卡”、“莫代尔”这样有国际影响力的纤维知名品牌。在打造化纤行业升级版,培育竞争新优势的任务中,要加强品牌建设工作,逐步促进化纤从依靠量的扩张转变到质的提升上,从过去追求产业链制造环节的完整转变到追求价值链的完善上。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奠定品牌基础 作为非终端消费品的上游原料,纤维的价值主要通过其技术性、差别化、功能性来体现,而实现纤维的功能化、差别化要靠技术创新,因此创新在化纤品牌价值体系中也具有核心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第一项重要任务的关键所在。 从全行业来看,一是科技投入占比,化纤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行业科研投入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1.5%,重点企业达到3%以上;相比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在投入比例上还存在不小差距。二是技术中心建设,目前行业内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建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的化纤企业从2010年的20家增加到40家。三是产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目前化纤行业加快了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产业联盟平台建设,加强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学研用联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除科技投入等方面的因素外,要重视融合的问题。从国际科技发展态势来看,科技创新转化的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显现多点突破、交叉汇集的态势;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信息网络等科技前沿都正在酝酿新的突破,顺势而为,把握住了就是机遇,把握不住就会在国际市场中造成被动的局面。要把握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整合、跨界融合等发展趋势,实现发展方式和理念的提升。一是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环节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二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及跨学科、跨行业的融合业态的发展,跨界合作也成为发展品牌、满足消费多样性与复合性的有效途径。 提高市场营销能力丰富品牌内涵 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发展品牌的硬指标之一,要通过不断完善传统营销渠道,重视品牌宣传与推广,推进多层次商业渠道建设,通过渠道创新,实现“生产—销售—服务”的一体化。 当前,销售模式的多元化,互联电商,催生品牌营销日新月异。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新应用技术的不断出现,促成了网购电商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电商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天猫为平台的电商模式,主要提供营销平台,收“房租”;第二种是自营电商,主要有亚马逊、京东等,采取“先采购后销售”模式;第三种是品牌电商模式,例如凡客、小米等发展自主品牌的电商。互联网电商对传统的商务活动、消费方式、企业的生产组织、库存的周转、物流配送以及大数据共享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约17%~18%,而日本只占5%。品牌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在线生产、采购、销售和配送的全过程,以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互联网电商成为众多品牌企业的营销新渠道,并出现成倍增长势头。 面对产业营销模式的新趋势,上游化纤企业更需要与下游紧密结合,推进多层次服务。比如,针对下游产业需求提供销售的“定制化”服务,不仅仅向下游卖产品,还要站在用户的需求角度引导下游如何开发后道产品,真正做到生产—销售—服务的一体化。 提高管理能力强化品牌底蕴 品牌不仅仅是反映不同企业及其产品之间差别的标识,它还体现着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建立品牌,实际上是将一种企业文化充分展示的过程。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来实现。企业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理念和社会责任上。 企业的品牌效果也体现在管理理念上,管理模式创新可提升企业整体品牌形象。例如,一些企业通过精确市场定位、精准管理体系、精细供应链管理改变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精细化管理,一步一步打通从生产制造、技术创新、物流保障以及到客户服务的整条市场价值链,强化了企业的整体品牌效果。 而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从内部看是企业文化建设、构筑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获得员工的认同感,从外部来看,就是行业和企业的社会形象。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可再生等观念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社会责任是行业发展的道德准则,意味着对社会和消费者重大问题的关切,面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趋势和价值取向,企业也要在品牌的塑造中充分体现环境友好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可通过加强生态环保工艺的一切,确保产品生态品质加强、提供环保、可再生理念的产品等手段实现绿色生态的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品牌的社会责任效应。 提升市场影响力扩大品牌影响 虽然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化纤新产品开发出来,如何扩大下游应用,扩大市场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应积极探索纤维的推广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更紧密的结合。 “纤维流行趋势”的发布实际上是对化纤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的一种有益探索。纤维到底有没有流行趋势,业界存在不同看法。我们认为纤维本身也有符合流行趋势特质的东西。从化纤产品发展的历程来看,在历史上,化纤也曾经创造过一个又一个流行。例如最早的军用尼龙转为民用材料生产的尼龙袜,在当时的欧洲风靡一时;上世纪60年代,以涤纶织物为材料的“的确良”服装在全国风行;一种叫做“安睡宝”的高科技中空化纤填充类产品以其优异性能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羽绒被和丝棉被。以上这些事例说明纤维也有流行趋势。纤维不仅仅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能,也包含丰富的时尚元素。近年来,化纤技术进步明显加快,新品种越来越多,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构建类似于“流行趋势”的纤维品牌推广平台。 (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 王伟;根据王伟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全国化纤行业品牌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言整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