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棉纺织企业如何在市场化改革中赢得先机

        

“变、快、精”是准则

  随着我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棉花直补政策试点方案细则的出台,面对新政策,我国的棉纺织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变革。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央“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企业发展要按市场规律,即政府不再干预企业,我国纺织行业的“深度市场化”时代已经来临。棉纺织企业该好好思考应如何在变革中赢得先机,把自身做强做大。

  在改革面前,企业真正需要担忧的是自身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变革中最大的阻碍是来自人们头脑中无形的固有思维,内耗、刚愎自用、我行我素等都可能使企业错失市场给予的良机。试想一家纺织企业有着长期做常规产品的惰性,缺乏创新动力,不能随市场应变,怎么能生存下去?又有多少企业能够静下心来好好面对市场,弄清企业竞争的目的、目标、方法是什么?竞争对象究竟是谁?与他们差距在哪儿?

  棉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要破除旧思想禁锢,就必须实现自身革命,在观念、理念、行动上彻底转变,只有真正拥有核心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物流,加上快速反应,通过市场要素整合资源,才能求得利益的最大化。

  大力拓展海外发展空间

  近两年,在内外棉价差高企,用工、税费、土地等生产成本高涨的“逼迫”下,我国的棉纺织企业已经加快走出去步伐,去国际大市场施展才能。

  据了解,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都成为国内棉纺织企业海外战略的目标。天虹纺织是我国较早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棉纺企业,在越南投资建厂,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投资土耳其的主要目的是要打开贸易壁垒——原本中国出口到土耳其的纺织品关税只有8%,2011年土耳其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部分出口到该国的关税税率提高到28%,而只要到当地设厂直接销售产品,就能规避高关税等贸易壁垒所带来的损失。

  除东南亚、非洲、澳洲等地外,美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也同样吸引着国内棉纺织企业。浙江航民科尔纺织有限公司就因在美国建纺纱厂而受业界的普遍关注。科尔公司负责人表示,在美国建厂除了棉花价格低外,电价、融资成本、土地成本等都低于国内,特别是土地成本,公司在美国一共买了880亩地,每亩成本不到1万美金,且地段较好。

  运用资本市场提升产业水平

  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可以走出国门,去原料价格低廉、劳动力成本低、税费低、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国家建厂,去海外寻求更好的发展,而国内那些规模小的棉纺织企业,并没有雄厚的资金可以支持去海外建厂,只能从自身方面下功夫。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民营棉纺织企业普遍缺乏现代资本经营的理念及技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对资本经营知之甚少,更别提主动、有目的地应用资本经营手段来经营企业了。有的民营企业从事资本经营时没有与企业的发展定位相结合,而是为资本经营而经营,乱筹资、乱兼并、乱收购,最后导致企业经营失败。企业要做好资本经营,必须走出传统的思维模式,真正按照资本经营的规律进行运作。

  浙江华孚纺织就是一家由普通棉纺企业华丽变身为“绿金产业”领头羊的好案例。2008年正值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华孚纺织从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凭借准确的市场判断力,抓住纺织行业变革的先机,敏锐地意识到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并购扩张的机遇,通过收购“飞亚股份”之控股股东飞亚集团,并将华孚控股旗下的色纺纱业务置入飞亚股份,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一举实现了我国A股市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色纺纱上市公司。成功借壳后的华孚色纺又响应国家产业西移政策,迅速在新疆进行资源整合。仅用了短短2年时间,华孚色纺公司在阿克苏、奎屯、石河子、五家渠迅速形成了近50万锭的产能规模,基本完成新疆区域的战略布局。在品牌运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下,华孚色纺在悄无声息中重塑产业格局,从而使自己的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在行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以快制快”调整产品结构

  在企业的改革中,“快、变”就意味着先人一步,这恰恰是多数棉纺织企业做不到的,但这在浙江春江轻纺集团体现得淋漓尽致。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拥有20万纱锭,连续9年荣获全国棉纺织行业50强排头兵企业。研发新品纱线满足市场做到先人一步,做差别化,有特色产品,其中重点研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高吸湿芯鞘型特种纱线、高强维纶混纺纱、抗静电纱、含碳纤维纱等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产品产销率,附加值成为同行业佼佼者。

  对于春江轻纺集团来说,“快”就是集中力量,快速将纯棉纱线向化纤、混纺纱产品进行调整,近来棉价波动较大,公司将纯棉纱迅速调整到占比总产量的12%,有效降低了棉价波动带来风险;“快”是及时调整原材料采购策略,努力降低棉花原料库存量,春江轻纺的棉花用量从80%以上减少至30%以下,且客户特殊要求的产品要在2~3天内开发完成,紧急品种只要24小时。做到这些,需要公司决策者对市场形势的准确把握,并具有重大产品结构调整的精心组织和执行能力。

  做同类中的精品

  目前,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只要做纯棉产品就一定是亏损。但江苏华西纺织厂规模仅8万纱锭,全部为纯棉产品,从2008年金融风暴至今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利润丰厚。

  据了解,江苏华西纺织厂常年以J32支、J40支纯棉纱为主,且以国产设备为主,今年才引进一条进口流水线,但吨纱利润却始终比平均价格高3000元左右,可以说是高附加值产品。说来经验毫无神秘之处,6~7年前,在其他棉纺织企业拼命扩锭时,华西公司却宁可少上一条生产线,把钱用在引进人才上,原本是并不起眼的乡镇小厂,却立足高起点,不惜重金从一家知名企业引进数名不同层次的人才,从而一直以来生产的产品品质都能称得上是同类中的精品。而那些在设备上舍得大把投资,花在人才上的人力资源投资却显得极为吝啬,并且是算小账,算眼前账,而不算未来回报人才培育的账,只能错失良机。

  运用“无形市场”销售

  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传统的销售渠道不再是唯一,网络营销迅速崛起。现代营销模式不再是比拼有多少销售人员,有多少家分店,而是通过网络,把距离缩短于咫尺,高效率的网络营销将成为新宠儿。

  我国棉纺织加工企业的老板,在传统营销领域经验丰富,肩上扛着各地的渠道经销商,但是对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却不太了解。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颠覆性的营销模式,企业在改革中的最大障碍就在与“思维”,只有把市场做足、做精、做全面,从细分市场中找机遇,从个性化消费群捕捉信息,企业才有宽广的生存空间和用武之地。

  企业与市场贴得越近,了解得越透,钻研得越深,算账越精明,落实得越到位,企业的市场风险越小,市场给予企业的回馈越丰厚。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使命,企业需要把握时机,靠智慧、科技,顺势而为,才能不惧纺织业的寒冬,跟上市场改革的发展步伐。

  (苏州纺织工程学会 缪定蜀)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