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外贸基本形势与我国纺织品贸易问题

                     

  一、中国外贸发展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中国整个对外贸易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1-4月,全国进出口达1.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6958.7亿美元,增长17.4%,进口6348.8亿美元,增长10.6%,其中纺织服装出口801.6亿美元,增长16.5%。当前,中国外贸运行中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一是中国外贸出口增速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1-4月除香港出口增长14.0%以外,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增速普遍较低甚至负增长。美国、韩国、台湾出口分别增长0.8%、0.4%和1.5%(1-3月),欧盟增长5.7%(1-3月),日本下降13.2%,印度增长0.9%,巴西、俄罗斯、南非分别下降4.3%、38.7%和9.5%,远低于中国同期17.4%的出口增速。

  二是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出现分化。一方面,对欧盟和日本两大主要出口市场份额均在下降。今年一季度,我占欧盟进口市场份额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0.8%,其中纺织服装所占市场份额下降了1个百分点,日本进口市场里面我们份额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1.2%,其中纺织服装所占市场份额下降了2.2%,与此同时我们对东盟、俄罗斯、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4月,我国纺织服装对东盟增速达到了61.2%,俄罗斯出口达到45.7%,远远高于出口总体增速。

  三是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加快,据不完全统计,中资企业在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印尼、老挝等国设立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总金额已超过10亿美元。由于国内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棉花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仍然严重等因素,外资企业向境外转移也日益明显,订单随之向外转移。2012年,我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品、服装、家具、玩具、箱包、鞋帽和塑料制品)在欧盟市场所占份额跟2011年相比下降0.7个百分点,美国市场下降0.5个百分点,日本市场份额下降2.1个百分点。

  二、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尽管今年前四个月的外贸运行情况好于预期,但全年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充满变数。

  一是主要出口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世界经济仍然深受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和主权债务危机困扰。外需不足现象没有根本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近期也都将2013年全球经济和全球贸易量增长预期下调了。

  二是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正面竞争,与发展中国家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包括纺织服装企业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营销网络和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仍然较弱。

  三是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弱化。当前,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特别是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原因削弱了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不少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积累,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也处在生存发展与竞争调整之间的两难境地。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四是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2012年我国共遭遇21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发起的贸易纠纷调查77起,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369%。其中,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今年一季度,又有12个国家和地区向我发起贸易纠纷调查22起,数量上又同比增长22%。

  三、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传统优势行业,也是涉及众多就业的民生行业,推动纺织服装出口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凭借产业链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和加工成本优势,为世界各国和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如果没有价格公道,质量可靠的中国制造的纺织服装,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生活都将受到影响。人们的衣橱有可能空了一大半,起居室,办公室的面貌可能也会与现在截然不同。

  为推动包括纺织服装行业在内的外贸加快发展方式转变,2013年商务部外贸司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外贸转方式、调结构工作力度。推动“五个优化”。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巩固欧盟日港传统市场的同时,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国外贸中的比重。优化国内区域布局,在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外贸规模的同时,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外贸中的比重。优化外贸经营主体。在坚持外贸多种所有制主体共同发展的同时,逐步提高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优化商品结构,在稳定传统产业产品出口的同时,提高高附加值和出口品牌等产品在全国外贸中的比重。优化贸易方式。不断创新贸易方式,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方式。

  二是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衔接,逐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将开展“三项建设”工作。第一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为基地内的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质量检测、展示交易、贸易促进、信息服务、培训以及农产品可追溯等公共服务。提高基地在全国外贸中的比重。2011年和2012年商务部核准了国家级的转型升级示范基地117家,其中纺织服装占到了24个,超过总数的20%以上。第二个就是加快贸易平台建设,推动内外贸结合的商品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在2012年商务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浙江义乌小商品城,江苏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和浙江海宁皮革城作为内外贸的试点。同时在英美和非洲举办中国外贸品牌展。把优秀的中国品牌包括纺织服装品牌推向相关市场。依托广交会平台举办“设计促进贸易”系列活动,举办产品设计创新大赛,组织国内企业与外国知名设计师对接活动等。第三个是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推动企业在海外设立贸易展示中心、批发市场和专卖店等各类营销网络建设,建设自主渠道,提高企业外贸发展和服务能力。以上三项重点工作是推进外贸国内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推进外贸国内区域协调发展。依托每年东部地区举办的贸易博览会,举办东中西部外贸订单对接活动,将部分东部企业难以消化的订单,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引导外贸相关制造业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转移,推动订单资源在国内优化配置。

  四是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继续稳定外贸各项增长政策,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为业界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和贸易环境。努力为企业做好服务,切实保障纺织服装及相关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进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自贸区建设工作,完善我们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为我们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