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聚酯产业:新一轮洗牌将至?

        

  聚酯及涤纶短纤/涤纶长丝/非纤用聚酯专业委员会年会和2013中国(盛泽)聚酯产业链深度调整转型发展论坛于11月21日~22日在江苏盛泽召开。在此次年会上,多家企业的皱眉让人不禁起了上个行情低谷时的情形。有企业表示,明年将会是新的洗牌之年,也将是困难之年。

  企业忧心忡忡的表情正是行情寒冬里的自然流露,紧随其后的深度调整让人忍不住猜想:谁会在这轮激烈竞争中胜出,而谁又将淘汰出局呢?虽然周期性的波峰波谷让企业惯性联想到冬天之后的春天,但是春天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每个企业的复苏。而且,化纤行业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扩张,依靠规模取胜已经难以为继,新的发展模式与竞争力培育需要探索和积累,这是否会给后来者带来机遇呢?

  然而,行业规模在多次升级后已经达到了更高水平,技术也更为先进,行业门槛更高。企业都在向着专业化转变。行业的洗牌更可能是资源的集中与融合,而非打散与重建。

  寒冬为转型孕育了更多的内生动力。借助此次“洗牌”机遇,企业首先要有清楚的自我认识与发展目标,然后再根据市场形势顺势而动,再不能非理性地投入与重复建设。一位企业代表说的很有道理:当前的困境主要是内因,自己的选择最为重要。而未来,不要忘记上轮选择带来的教训,也不要忘记在新一轮起点时曾暗下的决心。

  问题有哪些?

  多重压力难以向下传递

  在谈到当前形势时,多数企业认为,供需关系失衡导致产业波动,行业进入了下行周期。

  涤纶行业周期性较大,上一轮涤纶周期起于2009年3月,在2011年三季度见顶,随后涤纶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目前行业仍在低位运行。

  多家企业表达了对于当前形势的看法。企业认为,目前聚酯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能集中释放及下游发展速度过快,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增速减缓,化纤产品的需求增长减弱,国内需求领域待拓展。二是多数产品以量为主,差别化产品种的技术含量较低,真正意义上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涤纶差别化产品产量仍偏少,功能性差别化产品比重仍比较低,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占比偏小。三是信贷政策趋紧、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社会责任支出增加等多重因素集中作用,使行业发展压力明显加大。四是国际贸易壁垒,产品反倾销,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行业自律机制的缺失等成为聚酯产业提升的制约性因素。

  造成当前的困境,不能简单归罪于企业的冲动投产。与会企业表示,这次的危机,相比上个行业低谷,情况更为复杂。

  先是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放缓,在为我国的产业调整提供空间的同时,也给制造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共同压力,这并非聚酯行业独有。从近期PMI等数据的看,我国宏观经济正在稳中向好。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多项举措也让行业有理由相信,未来行业的发展配套政策会更加规范,市场会更加有活力。

  其次,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下游工厂开机率不足、下游主要产品产量增速放缓、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下滑等因素是影响化纤行业运行的最主要因素。

  再次,聚酯行业的原料价格振荡波动也增加了行业的经营风险。这种风险不仅直接体现在聚酯价格的下跌上,更导致后续PX市场行情振荡,PTA行情阴跌。这都进一步加剧了涤纶行业的弱势和波动。

  同时,行业新增产能惯性增长也延缓了行业复苏的步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9月,我国投产聚酯产能大约为300多万吨。

  行业进程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技术进步如果不在理性范围内运用,也会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认为,近几年,大容量、超细旦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实现使得我国聚酯企业质量水平提高了,同时比较成本降低。因此有些投资者拼命投向这个市场。这使得在同一期间内,同类产品的大量投入,最后出现了消化不良。他认为,这不是落后产品的过剩,而是同等先进工艺装备发展得太快。

  信心从哪儿来?

  刚需仍在周期波动常见

  此次年会与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在谈到行业形势时不约而同用“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某些企业则发出疑问,这是不是在自我安慰?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论坛发言时首先表明:“我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他主要谈到了五点理由。

  一是在消费者衣食住行的需求中,衣、住、行三个方面都与化纤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化纤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且正在开拓更多领域。

  二是我国化纤产业链整体优势非常明显。产业规模庞大、配套体系健全,是非常成熟的产业。调研周边国家的化纤业后发现,这些潜在的竞争对手在产业规模与配套体系上无法与我国抗衡。我国化纤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另外,虽然我国劳动力成本在上涨,但是劳动力的水平也在提升,劳动力的素质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成本的上升。一些走出去的企业表示,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在竞争中依然存在优势。

  三是我国地理跨越北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个地带,相比于处于单一地带的东南亚邻国,对于化纤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这要求国内企业研发生产适合各种气候的产品品种,与竞争对手相比,在产品结构上更有竞争力。

  四是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带来了潜在市场的释放。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而内需的逐步扩大,直接带动化纤消费量的加大。

  五是当前的改革将带来更多红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的带动下,民间资本将释放更大的活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将给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深度调整从何入手?

  自身转型期待政策升级

  “春天来时,你还在吗?”一句幽默的提问不禁使企业在哈哈大笑后暗自思索——“我能挺过去吗?”如果说行业转暖是未来注定发生的事件,那么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在这个时刻到来时舒展眉头。有的企业可能已经不在了,而有的企业可能仍将摆脱不了挣扎的苦恼。如何度过严冬,迎接春天的到来呢?

  端小平说,目前整个行业利润下降的同时,也发生了转移。行业赢利状况两极分化明显。在调研中端小平发现,那些走差异化路线,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活得都还不错。

  记者在今年的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专小精特企业表现出反周期的旺销形势。功能型、差异化产品的赢利能力使得一些大企业艳羡。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表示,他们在规模比不上龙头企业,因此竞争中会另辟蹊径。创新产品是他们的杀手锏。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谈辉的思考更加超前,他认为国制造业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主要差距是在产品的服务增值方面。他表示,企业在转型中要围绕客户价值,重点关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后催生的新业务,为终端客户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和为细分市场提升产品生命周期认证。他同时看重差异化的品牌战略。

  在行业低谷时,行业自律不可少。随意降价抛售产品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复苏,甚至带来整个产业链的混乱,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与价格机制。而延迟投产与适度减产成为年会上多数企业的心声。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旭峰说,在目前形势下,保价是很多企业在做的事,而且是很重要的事。他提议行业可适当减产,以利于长远发展。

  加大技术投入是行情低谷时企业的自觉选择,也符合化纤行业的发展形势。可以说,在当前规模效益触碰到天花板后,加大科研与创新,是有追求企业的出路。聚酯行业有哪些方向可以关注呢?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在论坛上重点介绍了生物基聚酯纤维、再生聚酯纤维以及凉感、仿棉、保暖、轻质化等聚酯纤维品种。

  目前行业产能过剩,但不是绝对化的过剩,而是阶段性的过剩,结构性失衡。端小平在提出此观点时认为,造成化纤行业阶段性失衡与银行信贷业务不合理的选择性放贷有很大关系。他说,当化纤行业景气度高时,银行会给化纤企业放贷,而且这时候往往是有求必应,这导致企业有过度投产的可能;而在景气度不好的时候,银行则对化纤企业收紧银根,企业运转困难需要资金的需求难以满足,这导致企业在行情低谷时会更加艰难。行业运行呈现出周期性的大幅度波动。对此,端小平认为,国家政策上要加大融资体制改革力度,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

  而且,上游原料的依存度过高也直接影响了聚酯企业的赢利水平。2012年,我国PX产能为882万吨,实际产能为775万吨,进口量达628.6万吨,进口依存度达45.4%,导致聚酯企业变成了为上游行业打工。端小平据此表示,应该允许企业向产业链顶端的原料领域进行投资。他表示,如果不放开更多投资领域,企业的资本没有出口,这为重复建设埋下了隐患。他认为,政府应逐步放开对油气开采和炼化项目的管控。

  另外,在政策需求上,端小平还提出了提高聚酯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以及鼓励兼并重组的建议。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