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储棉 美棉 主港价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内需市场回暖支撑 纺织业下滑速度或趋缓

                     

  “出口难以明显好转,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棉价差持续走高,企业亏损难扭转,纺织行业下半年产销增速仍将持续放缓。”8月30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京发布2012年第三次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指出,纺织行业今年以来持续减速的幅度进一步加大,生产、内销、出口、投资、利润等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持续放缓甚至是负增长,纺织行业下半年形势仍然严峻。但冀望下半年内需市场的可能回升支撑,预计带动纺织业产销增速回落的幅度可能逐步减缓。

  行业形势仍严峻

  最新的纺织行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依然是一路下跌。

  生产减速依旧,并且减速幅度在加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至7月,全国3.7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467.1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8.8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下降3.8个百分点。

  “出口依然几乎零增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在发布会上说,今年1至7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仅增长0.3%,而扣除价格上涨因素,纺织行业实际出口数量为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至7月纺织服装出口1415.8亿美元,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下降3.1个百分点。

  内需方面,消费和产值的增速也都双双回落。据统计,今年1至7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低于上年同期7.2个百分点;如扣除价格因素,零售额实际增速为13%,低于上年同期5.7个百分点。数据显示,1至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为25770.3亿元,同比增长12.5%,较上年同期下降20.3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下降3.8个百分点。

  但最让行业担忧的还是利润的锐减。今年1至6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实现147.9亿元,同比下降1.9%,增速低于上年同期43.2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4.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8.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24.1%。

  值得注意的是,各分行业中,棉纺、化纤受原料价格波动影响最为突出,行业利润均呈负增长态势。1至6月化纤行业下降52.3%,105家棉纺织骨干企业利润下降52.1%。

  孙淮滨指出,“棉纺、化纤是纺织行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其利润的锐减由此影响到行业整体亏损面扩大,整体利润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

  “下半年纺织行业效益负增长态势难以根本扭转,出口方面仍将由于外需市场持续低迷而凸显压力,企业用工成本、能源成本、融资成本等各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仍将长期存在。”孙淮滨总体判断,今年下半年纺织行业形势仍然严峻。

  棉价成行业痛点

  尽管纺织行业面临着国内宏观经济减速、国际市场低迷、各种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长等种种外部不利因素,但“棉价”才被认为是卡住纺织行业咽喉的最大要素。

  “棉花价差还是行业最大的问题。”孙淮滨说,2012年以来,国内棉花价格始终高于国际市场,且价差不断拉大,截至8月中旬,国内棉价比国际市场每吨已高出5000多元,价差较年初扩大67%。

  “棉价价差过大,直接导致我国棉制产品的出口都是负增长,棉纺织企业生产效益恶化,日子难过。”孙淮滨说,由于棉价价差过大引起的棉纺企业停产、限产现象在不断出现,尤其在中小企业中更是普遍现象。

  日前有消息称,从9月起国家将启动新一轮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为20400元/吨,这一价格远高于当前国内19500元/吨左右的棉花价格。孙淮滨担忧,高价收储将进一步拉大国内外棉花价差,从而使得国内纺织产业链在国际市场失去竞争力。

  内需成纺织业惟一冀望

  不过,行业并非全然悲观。

  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国家扩内需政策等外部环境都在给内需市场增速提升带来希望,由此也成为当前进入到残酷生存考验期的纺织行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孙淮滨说,虽然今年以来,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减速影响,纺织品服装内需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但目前城乡居民收入仍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速分别达到9.7%和12.4%,为内需增长提供了根本动力。

  同时,坚持扩大内需也仍然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孙指出,近期,国内货币政策有所放松,物价也逐步平稳回落,随着效果进一步显现,将对内需消费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在市场层面,纺织企业通过加强内销市场的品牌推广、积极调整和应对市场的变化产生企业内生动力也在不断收到成效。“内销企业对市场的依赖一直大于对政策的依赖,这使得内销企业能不断摸准市场,及时调整和应对,内需市场增速下滑的明显回升就是调整和摸索已收到成效的映证。”孙淮滨在回答中国商报记者的提问时如是说。

  因此,从总体上看,尽管全年衣着类内需消费增速仍将低于上年水平,国际市场需求也难以明显好转,国内各生产要素成本仍将持续上涨,行业效益负增长态势也难以扭转,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仍预计行业产销增速回落的幅度可能逐步缩减。

  “因内需增速逐步回升,以及上年同期统计基数低的缘故,纺织行业全年仍将呈现增速逐步提升的趋势。”孙淮滨说,内需市场此刻成了惟一的希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分享按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