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五大难题拷问纺织器材企业

                     

  欧债危机的蔓延使行业人士预感到了这次订单下滑的日子可能会持续更久一些。  

  9月13日~14日,2012年全国纺织器材企业工作交流座谈会在江苏常州举行。本次会议是在国际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呈现明显减速背景下召开的。

  在当前形势下,纺机、纺织器材企业的管理者和其他制造产业的负责人一样,心中都有一个如何看待当前形势、如何看待未来发展的疑问。企业该如何采取措施、加大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如何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步伐?企业如何提高应变能力?参加本次会议的近50名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的领导、专家以及纺织器材企业的有关负责人齐聚常州,对行业发展的五大问题进行了商讨。

  行业困难还会持续多久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纺织行业就感到了订单的下滑。随着时间的推移,欧债危机向全世界的蔓延使行业人士预感到了这次订单下滑的日子可能会比2008的金融危机持续得要更久一些。与会代表清晰地记得,在2009年的时候,行业有幸躲过了全球金融危机这场劫难。当时,不少企业还庆幸自己不仅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而且还在随后的2010年还获得了一个超高速的发展。当初,国家4万亿元救市资金的投入,将行业的危机整整推迟了2年。

  而今年7月之后,一些原来存有订单的生产企业也开始感受到了订单的不足。河南第一纺织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伟志谈道,今年是企业从1958年建厂以来情况最不好的一年。往年,这个时候销售可以完成3000万元,而今年到现在还不到1000万。河南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钢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目前订单、销售不仅仅是不增长,反而在不知不觉地下降,目前已经下降了20%~30%。

  困难躲是躲不过去的,问题是这种困境还会持续多久?这个问题由于牵涉因素太多,即使是经济学家也难给出确切的时间表,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短期内彻底改变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欧债危机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国内纺织服装出口的传统优势市场和市场份额正在逐渐丧失;其次,国内现在内需拉动也比较乏力。从这些因素来看,比较乐观的估计是行业至少还需要3~5年才能重新发展起来。

  外围环境何时改善

  尽管纺织器材行业也像其他实体行业一样,面临着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本价格上涨、经济环境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但真正让纺织器材企业担心的还是纺织企业何时才能真正出现转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交流会上讲道,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整个纺织行业只有棉纺和化纤两个行业形势确实不好,家纺、大部分的针织产品的增长幅度还都保持在10%以上,虽然与过去20%的增幅相比,增长幅度是下降了一些,但这更趋于行业期盼的增长速度。对纺机企业影响最大的还是棉纺企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日子最难的省份是河南、山东,这些地区50%左右的小企业都已停工。

  高勇认为,目前纺织行业最特殊的问题就是棉花。今年上半年,棉制品出口全部负增长,出口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萎缩和棉花价格。现在国内买一吨棉花的价格是18600元,而买一吨印度纱的价格是18000元,买纱线比买棉花还便宜,这造成了国内大量购买印度纱和巴基斯坦纱的局面。

  我国纺织行业的传统优势是从两纱两布开始的,现在这种传统优势正在变成劣势,棉花问题已经成为纺织行业的一个死结。因此,目前要解决纺织行业的问题,首先要想办法解决好棉花问题,同时,出口退税还有最后一个百分点没有退给纺织行业,行业人士也在期盼能够早日拿到这个百分点,使现在的出口被动局面有所改观。

  此外,不少企业反映,如果企业不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话,物价贬值太厉害,资金放在那里几年下来就贬值的差不多了;但如果投资扩大再生产,又面临资本不够,需要从银行贷款的问题,但目前无论是政策还是银行都对中小企业贷款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企业很难在没有附加条件的基础上拿到贷款。

  高速发展还会再来吗

  虽然目前有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在讲,我国还能以8%的高速发展持续20年,但与会代表却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过去30年的一个高速发展期应该进入一个重要的调整期,也就是从高速调档到中速发展,这个调整可能是不以某个人的意志或大多数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一种经济规律。

  过去,我国经济基本上是5年翻一番,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但20年前的10%和现在的10%的基数明显不一样了,在这样庞大的基数下,每年还保证10%的高速增长显得有些不太现实,而2009年以来,我国还保持着9%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国家采取了经济刺激计划,属于人为影响。

  当然,不保持高速发展,并不说明发展速度马上要降低。过去30年,行业始终维持了一种速度效益型的增长模式,完全依靠高速增长来取得经济发展。现在一下子刹车也不太可能,行业也只能在维持中速发展的同时,维持一个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有关经济学家经过测算,当GDP接近7.0%时,国家财政收入基本上表现为零增长。一旦国家GDP低于7.0%,财政收入不仅会出现负增长,而且企业的利润会出现大量下滑,整个制造业的日子比现在还要难过得多,因此当前维持中速是最适宜的。

  产能究竟过剩不过剩

  产能究竟过剩不过剩也成为了此次会议的一个焦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全国3.7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467.1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8.8个百分点。主要大类产品中,化纤、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0.8%,较上年同期下降3.8和3.5个百分点;纱、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1.8%,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7个和0.3个百分点。有趣的是,许多企业负责人对国家统计的数据产生了怀疑。

  统计数字表明,上半年纱线的产量还有将近13%的增长,但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30%的纺纱大企业是限产,而50%的纺纱企业是停产,所以说纱产量还有10%以上的增长的确让人感到费解。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协会理事长王树田也指出,协会在对统计局提供的732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核对时发现,其中168家企业是非纺织机械企业。因此,与会人员感觉统计数字和感觉有些脱节也不足为奇了。

  既然统计数字说明不了目前纺织行业的产能到底过不过剩,那么看看现在纺纱锭数每年的增长量也可以大概有一个了解。也许这场危机过后,产能到底过不过剩将有一个比较明晰的结果。

  高勇在会上指出,如果纺机行业的发展速度真的实现了由高速向中速的换挡,产能过剩的矛盾就可能会立刻显现出来,今后,器材企业再期盼每年增加1000万锭的规模已经不可能了。

  同时,今年5月,化纤协会采取了行业自律措施,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长丝、短纤等产品产量相继进行了减产、限产,6月底化纤价格稳定下来了,7月有些回弹。从这个举措来看,化纤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应该有了较为肯定的答案。

  企业该如何转型升级

  既然这场困难会持续一段时间,速度效益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那么纺织机械器材企业又该如何进行企业的转型升级呢?

  上海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蔡玉华在题为“科技创新是实现纺织强国的必由之路”的报告中给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她指出,目前纺织行业主要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品牌建设不够、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等问题,国内纺织应该怎样转型,其实可以借鉴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做法。美国采取了以技术创新和产品链技术创新相结合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等方法完成了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而意大利主要是注重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

  与会的纺织器材企业生产负责人在谈到行业转型问题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产品创新的问题。河南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钢谈道,企业目前产品的20%已经能够达到了格拉夫针布的质量,今后器材企业的真正出路在于由速度效益的发展模式向品种质量效益型模式的转变,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长久的精细管理、从人治到科学的规章制度转变才是真正的出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