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壮锦献给毛主席,献上我们壮族人民的一片心意。织上那壮山好风光,献给领袖毛主席。”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壮锦献给毛主席》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传唱至今仍然热度不减。伴随着歌曲的流行,也让壮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海内,外成为了壮民族的文化名片。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真正意义上的壮锦起源于宋代,它是在当时吸取大量蜀锦工艺并结合壮族手工织造的基础上逐步成型的。壮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壮锦是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广西通志》说它“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绚丽,近视则粗……”可谓鞭辟入里。
企业:唯有泪千行
关于壮锦,在壮族聚居区长久以来都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的时候,一位住在大山脚下的壮族老妈妈是手艺精湛的壮锦织工。她寡居多年,跟三个儿子相依为命。一次,这位老妈妈花费了很长时间织出了一幅精美的壮锦。那上面有房屋,有花园,有田地、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突然,从天边刮来一阵大风把这幅壮锦吹跑了。
原来,是住在东海的一群仙女觊觎这幅壮锦的秀美,悄悄把它拿去做样本了。于是,老妈妈就先后派出了老大、老二去寻找。但是,茫茫东海,路途遥远想要走去谈何容易。大老、老二都受不了这份艰辛,拿着盘缠到城里享受去了。最后,老三在一匹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汪洋,找到了紫衣仙女,让她还回壮锦。紫衣仙女当时正拿着老妈妈的壮锦样子在织锦,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妈妈的身边。
老三回到家展开这幅壮锦之后,它就在阳光下渐渐地伸展开来,变成了真实的美丽家园。更让老三没想到的是,紫衣仙女实在是太喜欢老妈妈的壮锦了,便偷偷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于是便被老三带回了家中。后来,老三就跟紫衣仙女结为夫妻,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美丽的传说借壮锦之名表达了广大壮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际上,壮锦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民间的传统工艺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其内涵和形式都体现着劳动大众的需求。然而,近年来随着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和都市文明不断冲击古老而脆弱的壮锦。
到目前为止,我国壮锦生产企业特别是曾经的国营企业绝大部分相继倒闭,硕果仅存的一、两家也是在困境中蹒跚前行。广西某民族织锦厂创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作为全国民族定点生产企业,同时也是中国织锦工艺科研生产基地曾经辉煌一时。其生产的壮锦背包、绣球、壮锦壁挂、民族床毯、被套、被面以及装饰面料、民族服装等也曾畅销欧美国家、香港、日本等地。
带着对民族纺织工业的无限眷恋和热爱,我们再一次走进了这家历史悠久的织锦企业,希望能去揭开她兴衰交替背后的秘密。从南宁出发,做了将近两小时的班车终于都了企业所在的县城。比起班车的颠簸,要在这座小小的县城找到曾经蜚声中外的织锦厂却要困难许多。车站外无数的广西特有交通工具三轮摩托车,当地人习惯的称呼为“慢慢游”都不清楚织锦厂的位置。最后才好不容易一边讯问路人一边步行才辗转来到企业门口。
由于之前电话联系过,所以刚进厂门热情的女厂长便迎了出来。她表示非常欢迎我们到厂里随便参观,随便看。从她的表情、眼神不难看出,壮锦这一被“遗忘”的产品太需要被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喜欢了。
走进厂内,两间不能算太大的青砖厂房映入眼帘。里面的水泥地上整齐的摆放着十几台竹笼机和四台龙头提花机正在使用。特别是龙头提花机,应该算是十分古老的设备了。以前也仅仅在一些资料上看到过,并没有见过实物。据介绍,这些机器全部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购置的,实际上早已过了20年的使用期限。
根据后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家织锦厂的生产、销售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差。该厂员工总人数不到30人,这其中还包括数名管理人员即科长、主任等实际一线的工人约20人。另外,一线工人大多属于40、50后人员,其织锦的月收入平均仅维持在1000元左右。工厂里近年来效益最好时年产值100多万元,如今每年不过50万元,厂里还有80多名的退休工人的医疗保险费用也给这个本来就在困境挣扎的小厂加重了负担。
另外从业务量的构成来看,这家织锦厂的订单主要来自于政府的采购。比如逢有大型的文化体育活动,当地政府一般都选择壮锦及其产品作为礼品、纪念品等。此时,则该厂的利润就高一些反之则低。但值得注意的是,除政府指定产品外该厂的日常产品单一。仅有的一些壮锦背包、绣球、壮锦挂饰都属于花色款式陈旧,经数年乃至数十年不变。
众所周知,织锦是一门单调、枯燥甚至是乏味的工艺。它对操作者的自身素养等要求不高,但每天却必须机械性的重复上千上万次的动作。过去的壮锦发展很好主要是因为它是壮族妇女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在现在这种“快生活”的模式下年轻一代大多不愿再从事、学习这样的技艺。
上文中提到的这家织锦厂,由于本身就有退休职工等困难同时有无力更新设备,吸引高素质人才、新鲜血液的加入。自然就因此造成了固守陈规,产品无法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使得壮锦逐步从日常用品变成了礼品、工艺品,从而导致了市场的萎缩。据了解,广西解放初期成立的几所织锦厂到现在仅剩下一家。壮锦从曾经轰轰烈烈,人声鼎沸的生产场面到如今成为了“寂寞”的产业,个中缘由确实值得行业内相关人员深深的思索。
作坊:船小好调头
和国营企业陈旧的管理理念和实际困难相比,遍布于广西旅游景区各处数量庞大的手工艺品作坊无疑算是异军突起。它们伴随着广西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不断变幻着自己的经营模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独自顽强的生根发芽。同时这些作坊式小店也是广大普通旅游消费者购买壮锦等民族工艺品的主要渠道。
距离南宁三十余公里的杨美古镇是以中国丹青的水墨雅致和清丽著称的。随着近年来政府主导的旅游开发,杨美古镇也名声日盛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走进古镇,做工考究的门扇,雕有花纹的门楣,气派不凡的影壁,乃至斑驳的植物影子都无不渗透着一种艺术的底蕴和历史的沧桑。壮族妇女梁肖莲一直以来都在这里从事传统民族手艺产品特别是壮锦的生产、销售。
梁肖莲的店铺在古镇上并不显得十分起眼,跟一些大开间古香古色的饭馆相比还略显偏僻。但是她的经营模式和销量都是当地比较先进和首屈一指的,这也是我们不辞搭乘小巴在“九曲十八弯”的道路上折腾一个多小时来拜访她的理由之一。
我们到来的时候,梁肖莲老板正埋着头自顾不暇坐在店里摆弄着手工产品。三台古旧的织机就摆放在店内,两个年轻的女工正在忙着织锦。店里挂着很多颜色艳丽各种各样的带有浓厚壮民族特色的手工艺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式绣球、香包。这种小巧玲珑的产品让人一看就有购买的冲动,并且还不算贵一般消费者都能承受。另外就是壮锦挎包,这种产品实际上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出现过。可谓是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一种工艺品。
在和梁老板的攀谈中我们了解到,她在这个地方经营壮锦及其它手工艺产品已经足足十年有余。她的祖祖辈辈都是以传统手工业为生,所以她店里的产品都是广西民族特有的,在扬美古镇自古以来流传已久的手工艺产品。从开始经营壮锦生意,自己一家在古镇上单打独斗,采取自己生产自己卖的模式降低成本。到后来生意逐步好转,仅凭她自己一家人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她便牵头发展了另外几家的妇女利用闲暇时候一起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之后,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九十名手工不错的精干,并且还在扩大员工人数。已经形成了,以“杨美古镇”家家户户为生产单位的一个类似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同时还在南宁开设了批发点,基本上能保证销路没有大的问题。
但实际上在梁老板的作坊表面上一番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小的风险。首先,就是和绝大多数的作坊式经营者一样都很安于现状。不难发现她的店铺,所有的变化都是被动的改变。因为古镇开发旅游了她就开了这家店;因为产品供不应求了她才联合其他妇女进行生产。越是民族性的,古朴的纺织工艺品从业人员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往往习以为常,不大去去深究,然而熟知未必真知。
其次,产品虽然美观惹人喜爱但基本上都缺乏详细的介绍。由于会受到销售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比如浓厚的地方口音等往往和外地来的旅游者不大容易沟通。同时,梁老板的壮锦工艺品也没有注册自己的品牌。据她说,经常是自己这边刚设计制作出一件新款的绣球香包。很快其他批发市场就会出来类似花色的产品。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品牌意识带来的后果。
再者,梁老板也曾经请家里的年轻人帮忙就自己的壮锦产品拿到诸如淘宝等网上商城进行销售。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人才,自己又搞不懂网络管理,网络销售也就不得不戛然而止。不过,能有这种尝试对于壮锦销售以及壮锦文化的推广也是一件好事情。
另外,就是梁老板长期都“蜗居”在远离大都市的古镇经行生产销售。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意识,很难把自己的壮锦生意进一步做大做强。仅有的南宁批发的还是委托给其他经营纺织品批发的商家进行代理。换句话说,消费者想要亲手买到她的产品除了亲自到古镇之外,就是在南宁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缺乏良好的物流体系本来就是这类手工艺品企业的“死穴”,但在小富即安的传统思维方式下这种情况却长期无法在作坊式壮锦店铺里得到解决。
不过,我们一味的以大企业或者是整个壮锦行业发展等角度去要求壮锦作坊似乎也不可能尽如人意。相对而言,在目前壮锦行业尚处于发展迟滞、利润微薄的时候。无数小壮锦作坊的存在和发展其实也是对壮锦文化的一种传承。毋庸置疑,发展才可能是最好的保护。壮锦行业要走出面临的生存困境,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强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行业:必须有忧患意识
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使用传统小木机,又称竹笼机,机上设有“花笼”用以提织花纹图案,用花笼起花为壮锦织机的最大特点。这里说到的棉纱是指织锦人从种棉到纺纱,经过去籽、弹花、纺、染、浆等工序全部自己独立完成。丝绒则为从种桑养蚕,到拣、夹、纺、漂、染,也均由织锦者自己完成。另外,正宗的壮锦其染料全部利用当地植物和有色土来进行的。比如红色用土朱、胭脂花、苏木,黄色用黄泥、姜黄,蓝色用蓝靛,绿色用树皮、青草等。
不过壮锦行业的质量问题也是同样存在的,只不过由于了解壮锦、懂壮锦的人很少所以一般外行不太容易区分其质量、档次的优劣。同样尺寸幅度、花色也相近的一块壮锦其价格差距很大,低到3、50块高到上千均有。这主要是区别在使用的原材料和纺织工艺不同,总的来说天然的植物纤维价格高,手工织出来的壮锦价格高反之则低。目前,市场上还有用印染的花布冒充壮锦兜售给“不明真相”的外地旅行者的现象发生。
从四川专程前往广西桂林旅游的洪女士晚上在夜市转悠的时候,就在小商小贩的游说下花60块钱购买了一幅约20多公分大小的“壮锦”。带回成都后拿给懂织锦工艺的朋友观看才被发现这不过是一块化纤面料的印花布而已。虽然大呼上当,但她也不可能为了这点东西专程再去一次广西讨要说法。更何况,即便是去了是否能找到这些流动性强的商贩也还是未知数。
实际上,顾客购买这类民族手工艺品还是要到正规店铺,并且要求其开出正式发票。以免将来产生纠纷也好有个凭证,执法机关也能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过,就壮锦来说是否是工艺美术大师亲自制作,或者是壮锦匠人制作而成其价格差别也很大。其实很多艺术品的东西不是只看大小的,更要看质量。试想一下,一张白纸上有儿童涂鸦而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白纸上则有名家墨宝,谁价值更高?
壮锦目前还面临一个后备人才严重缺乏的现实问题。日前曾经有媒体报道出一则《生计难维持,广西忻城壮锦传承人停机14载》的新闻。报道中说这位姓蒙的女同志由于生活困难,迫不得已转行开起了米粉店。县里曾经想帮她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可苦于她早已“歇业”,无法拍摄到她作业的场面,导致申报资料不全。不过好在2011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级壮锦技艺传承人,目前已经开始收徒授业。从这名手艺精湛的资深织锦人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壮锦织造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另外,及时将新的织造技术引进古老的壮锦行业也是一个可以解决一定问题但又非常迫切的事情。广西某研究所正在申请引进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此系统可以将20到30天的打板工期缩短到一天,大大地减轻了重复劳动的压力,降低壮锦的生产成本。
同时壮锦行业还面临着诸如资金缺乏,研发设计能力偏弱以及老百姓喜闻乐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产品严重缺失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壮锦作为流传了数千年的民族纺织产品同样有其绵长的生命力。只要行业相关各方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多为壮锦的发展考虑,多为壮锦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那么古老而美丽的壮锦必然会再次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美丽而持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