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储棉 美棉 主港价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服装行业面临三大难题 进入洗牌关键年

                     

  记者在珠三角进行调研时了解到,受内需不振、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外需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行业一季度增速放缓,高库存、低出口、品牌建设滞后成为服装行业面临的三大难题。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是服装行业优胜劣汰、继续洗牌的关键年,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面临三大难题 服装行业进入“蓄势期”

  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运行形势分析》显示,2012年1-2月,我国服装产量38亿件,同比下降4.9%。1-2月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针纺织品零售额1726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较2011年同期下降9.4个百分点。预计3月份纺织行业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出口有望止跌回升。

  中国服装协会有关负责人说,在经历了2010年的“过热”和2011年的“过冷”后,我国服装行业进入“蓄势期”,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回落。记者在珠三角调研时了解到,目前服装行业主要面临着高库存、低出口、品牌建设滞后等三大难题。

  难题一:内需不振,高库存困局成行业之痛。

  广东温州服装商会会长潘永森说,“高库存”是服装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2012年受“冷春”气候的影响,大量春装货品积压,销量不佳。意大利恒生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服饰贸易公司,在温州拥有自己的服装生产基地。该公司2012年生产的春装大量积压,第一季度库存服装价值高达1亿多元。

  广发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林海认为,以加工为主的服装企业库存问题相对缓和一些,这些企业主要是先接订单再生产,所以库存主要积压在原材料上,而以终端为主的品牌服装企业平均库存量占到服装总量的50%以上,库存主要积压在渠道和经销商那边,高库存会导致经销商在秋冬订货会上谨慎下单,从而影响企业的收入增速。

  难题二:出口遭遇瓶颈,订单大幅缩水。

  欧债危机持续升级,作为国际市场消费主体的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制约了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额同比下降12.7%,对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港澳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都同比出现下降。对美日的出口虽有所增长,但增速同比分别回落0.8和6.4个百分点。

  潘永森说,温州商会下的服装企业主要出口至欧美等国家,据统计,2012年第一季度大部分企业的订单和出口量都下降了一半以上。

  广州市创兴服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恩说,2012年第一季度公司订单量较2011年同期减少20%以上。国内市场方面,利润空间不断收窄。为了开发新客户、增加订单,公司不得不降低接订单的标准。以前单张订单的产品数量没有达到10万件,公司是不接单的,现在数量达到8万公司就接。价格也在下调,牛仔裤定价从一条15美元调整为14美元。

  难题三:品牌建设滞后,中国服装世界上“叫不响”。

  “如果给你四百元钱让你选择一双运动鞋,你是会选择国内品牌还是打折后的国际品牌?”同样的问题记者问了10个人,回答竟惊人地一致,10人中有9人的选择是后者。国产品牌“不被待见”的尴尬一直存在。

  潘永森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没有自己的服装品牌。一个牌子要形成品牌,需经过长时间文化的积淀,包括设计风格、设计理念、公司企业文化等等。国际上叫得响的牌子,都是经过了百年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而我国服装行业起步晚、起点低,目前多以加工制造为主,缺乏自己的文化内涵,因此产品的附加值低。

  刘岳屏认为,国际品牌因具备文化、历史、运营经验、资金、人才等诸多发展优势,并且已经在大众消费领域占据一定份额,所以品牌发展较为成熟。企业品牌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建设过程,许多服装企业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随意改变原有的品牌策略,这样很难建立真正的品牌。

  加快转型升级 企业积极应对“破势突围”

  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内不少服装企业都在谋求升级换代,塑品牌、拓经营的策略初见成效。

  策略一:加强数据分析,进行渠道改革。

  为了消化库存,不少企业做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珠海威丝曼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振栋表示,公司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数据中心,用以控制库存,因此库存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李宁公司则较早提出了渠道改革的想法,包括在零售终端提高运营效率、建设清货渠道等措施。李宁在年报中表示,2011年加大了对经销商的批发折扣力度,并增开了136家工厂店和178家折扣店,用以清理库存。2012年该公司将持续推进渠道变革,加强二至四线市场零售效率提升,进一步清理零售端库存,加快现金周转。

  策略二:把握订单流向,正确选择市场。

  在外需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准确把握订单流向,明智选择市场就成了出口“逆势”增长的制胜法宝。

  林振栋介绍,出口地的选择至关重要。在选择出口国家时,应该先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有一个预判。公司2012年一季度运营稳健,出口量增加了50%以上。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将出口市场选择在了石油输出国––俄罗斯,因而公司出口并未受到油价攀升的负面影响。

  策略三:掌握时尚脉搏,创新营销模式。

  为改变中国服装品牌在世界上“寂寂无声”的尴尬困局,不少企业开始拓宽国际视野,寻求跨国合作。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助理陆秀淮告诉记者,歌力思公司聘请了世界顶尖服装设计师JeanPaul Knott担任其全球设计顾问;左岸服饰与国际知名时尚与生活方式研究机构巴黎娜丽罗荻设计事务所合作;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则从韩国引进了首席设计师为其时尚运动产品更为大胆地搭配色彩和款式。

  “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掌握世界时尚脉搏,利用自己的优势与独特的品牌文化进行创新。”以纯公司董事长郭东林说。以纯在国内拥有数个设计中心,在伦敦也建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便于和国际时尚第一时间对接。

  此外,优质的营销策略也是助推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良策。李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李宁”与美国方合资成立了“数字李宁”,通过电子商务网站开拓美国市场。潘永森说,国内知名女装品牌欧时力公司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发展了代理商,积极开拓当地市场。

  2012年行业洗牌加剧 升级步伐需加快

  刘岳屏等专家认为,2012年是服装行业优胜劣汰、继续洗牌的关键年。从外需来讲,目前我们需要重视的是订单的掌控权,订单的流向对于行业现阶段来说至关重要。

  “一方面我国加工成本高企使海外客户试探性寻找新货源,同时低附加值订单也使成本刚性上升的国内企业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竞争国在海外投资和国内产业政策带动下实现了快速提升。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订单转移难以避免,但是新的平衡尚未达成。未来一两年订单的转移速度、方向、方式等都是我国服装行业密切关注的要点。” 刘岳屏说。

  多家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对2012年的行业发展形势并不看好。潘永森说,目前我国服装行业中,除了少数大型企业运营较为稳健外,其他中小型企业中,仅1/3企业微有盈利,1/3企业艰难保本,1/3企业已经或正在被淘汰。

  “公司正经历着近10年来经营最难的时刻,预计2012年仍将是服装行业的'寒冬期’。公司加大了一倍的研发投入,从土耳其引进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洗水设备。此外,公司还尽可能多地参加国际展会,以此加强和海外客户的联系。”李恩说。

  广东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广东的服装产量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理应创造出“响当当”的名牌。面对近年来ZARA、H&M、优衣库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冲击,服装行业应提高研发设计水平、深化品牌建设、增加科技应用、开展资本运作、创新营销模式,从而实现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分享按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