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古老麻纺 时尚传承

                     

  我国麻纺织工业按其原料、工艺技术及设备特点,分别包括苎麻、亚麻、黄(红)麻,以及大麻、罗布麻、竹原纤维、剑麻等韧皮纤维和叶纤维纺织业。麻纺织工业是我国具有资源、生产和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天然纤维特色产业。

  我国麻纺织工业经过10年建设,特别是经过近5年的发展,已具有完整的生产体系和相当的规模,成为世界麻纺织大国。其中苎麻纺织、亚麻纺织的生产和贸易居世界首位。

  经济效益提高
  发展成绩显著

  十年间,我国麻纺织行业产销增速加大,运行质量改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尤其是含麻服装服饰的出口发展迅速,行业内销比例提高,内需市场得到了有效拓展。

  利润总额大幅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利润总额为2.9亿元,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5.1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99亿元。

  工业总产值翻了两番。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总产值为106亿元;2011年,我国2000万元规模以上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为361.19亿元,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30.96亿元,累计实现销售产值为426.11亿元。全行业产销率为98.87%,产品销售比较顺畅,产销衔接基本平衡。

  出口总值大幅增长。2003年,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出口交货值为23.9亿元。2011年,我国麻原料、纱线、织物和制品进出口总额为20.93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7.72亿美元,出口金额13.21亿美元;2011年,我国含麻服装服饰进出口总额为203.53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5.17亿美元,出口金额198.36亿美元。

  结构得到调整
  资源配置优化

  10年间,麻纺行业建立和完善了种植规模与麻纺工业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加强了各类麻纤维可纺性能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加快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麻类纤维加工及纺织工艺技术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了麻纺织技术装备整体水平。

  10年里,麻纺织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一方面提高了麻纺织品附加值,麻纺织产业链发展更加完善,另一方面提高了麻类家用、产业用纺织品和服装的比重。

  麻纺织行业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产业区域布局和企业结构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产品结构方面,麻纺织产业链向下游产品延伸,产品种类更为丰富;市场结构方面,由于科技水平的提升与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麻纺织品附加值得到大幅度提高,麻纺织制成品和服装的比重继续增大,同时麻纺织品在国内市场得到更多的认可;产业布局方面,麻纺织工业由资源产区向纺织集聚的地区发展并形成相当规模,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科学;企业结构方面,麻纺织企业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资本结构进一步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资本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2011年麻纺织业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额54.77亿元,同比增长52.60%。

  内销比例提高
  开拓内需见效

  10年来,我国麻纺织企业逐步转变发展战略与思维,将国内市场作为重要市场开始积极拓展与挖掘。根据海关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麻纺织行业在巩固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内销比例也在逐年提高,且提高速度较快。2009年,全行业销售产值为368.75亿元,其中,出口为337.56亿元,内销金额为31.19亿元,内销比例仅为8.46%。2010年,全行业销售产值增长到487.5亿元,其中,出口增长到404.57亿元,内销金额为82.93亿元,内销比例提高到17.01%。2011年全行业销售产值增长到608.57亿元,其中,出口增长到461.76亿元,内销金额快速上升到146.81亿元,内销比例提高到24.12%。

  我国麻纺织行业的内需市场开拓初见成效。这主要得益于部分效益较好的麻纺织企业逐步转变思维,向终端产业链延伸,主动开发和生产含麻服装服饰并投向国内市场。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