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纤维:悄立市桥人不识
纺织服装用芦荟纤维,实际上是将芦荟萃取液在纤维素纤维纺丝时加入纤维内而制成的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一般而已,芦荟纤维都是以粘胶作为载体。质量合格的芦荟纤维,其纤维内部和外表均匀分布着纳米级芦荟萃取原液,从理论上讲基本不能算是纯天然绿色纤维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纤维素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可以参加自然界中的生态循环。所以,芦荟纤维还具备一定的环保型和可持续性。因此,对于服用芦荟纤维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够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芦荟是百合科的一种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非洲等热带干旱地区。在古代的时候其通过丝绸之路被传到了我国境内,因此在李时珍所著之《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芦荟的记载。 不过,对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对于芦荟的认知还要源自于10多年前国内刮起的一股“芦荟热”开始。大约从2000年之后开始,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公司以及个人,开始不断通过各种媒体炒作“芦荟”这种植物的医疗、保健、美容等功效,声称其富含160多种化学成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世界上最有开发前途的植物新资源”。同时还不断暗示芦荟及其制品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拥有着巨大市场空间。 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舆论准备之后,这一批不法分子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打着“代种植回收”的旗子,开始了持续时间长达数年的“芦荟”骗局。这些人将一文不值的芦荟苗拿给农户们进行所谓的“三年代种植”,约定到时候按照每株芦荟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格进行回收。不过,前提条件是农户们需要向其缴纳每株芦荟苗数百元的“押金”。 这种回报丰厚的事情,很快便吸引了全国各地相当数量的人民群众上当受骗。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当年那种以招商引资规模、GDP上涨幅度为考核地方干部的大环境下,一些地方政府在这场芦荟骗局中也或多或少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几年之后,到了按照合同应该回收芦荟的时候,这些不法分子要么就是“人间蒸发”一夜之间便卷款潜逃;要么就是想尽各种借口拒收或者就是无限期的给农户拖着。但不论何种行骗模式,其最终表现形式无一不是“脚底抹油”这一招。 这场席卷全国的“芦荟骗局”给广大种植户、参与者们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甚至于一度被专家们将其与当年的“海狸鼠骗局”相提并论。不过,大大小小地骗子们虽然跑了,但自有专政机关对其进行处理。而经过此次事件遗留下来的大批芦荟如何处理,却成为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之后的一段时期里,相关各方都在千方百计地为数量如此庞大的芦荟原材料寻找出路。实事求是地说,芦荟经过一系列深加工之后应用于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中,确实有着其它植物没有的一些作用。但是,无论是化妆品企业还是保健品企业对于芦荟的使用量都非常有限。并且,他们对于所使用的芦荟从品种、规格乃至于其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种植的芦荟都难以到达其要求。 众所周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但是对于一种农产品或者说是植物产品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一时间不论是专家还是教授都难以说得清楚。但毋庸置疑的是,对于芦荟来说必须将其产业化才能获得新生。在摸索的过程中,一度有人将芦荟制作成盆景和观赏花卉进行销售。但是,这种完全依靠零售模式的销量对于大面积的芦荟产品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于是乎,在万般无奈之下全国各地很多农户不得不将地里的芦荟全部铲除。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也几乎就在同一时间,部分眼光独到的纺织企业将注意力投向了芦荟。 对于纺织服装用芦荟纤维的研制也并非一撅而就的事情,其中也经历了颇多坎坷。据了解,研发之初科研人员们首先选择的是用涤纶基,再浸泡芦荟萃取液之类的方法获得芦荟纤维。但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芦荟纤维却有两个致命的缺陷。其一是不耐高温,40度以上的水洗涤纤维上附着的芦荟成分就会逐渐剥落。其二是不耐洗涤,即便是使用常温水洗涤几次,芦荟成分也就基本脱落掉。 随后,科研人员又尝试使用粘胶基进行芦荟纤维的生产。其主要原理为,在粘胶基抽丝前,就把纳米级芦荟萃取物一起植入浆料。同时还需要通过碱浸、压榨、老成、黄化、混合、过滤、脱泡、熟成、纺丝、精炼、干燥等一系列工序最后获得芦荟纤维。这种方式生产的芦荟纤维在制作完成后,整个纤维内外均含有芦荟成分。并且,经过多次洗涤后也不会流失。因此,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的芦荟纤维一般来说都是粘胶基芦荟再生纤维。 从2010年左右开始,芦荟纤维及其纺织服装产品便开始陆续出现在我国各地的销售终端。芦荟纤维由于其柔软的手感,蓬松性,特别是抗起毛、起球性等优点。现在粘胶基芦荟纤维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家纺产品、机织面料、针织毛衫、内衣内裤等纺织服装领域。 不高腾空,受制于人 相对于国内其它较为成熟的纺织服装用再生纤维来说,芦荟纤维从生产规模、销售量比等方面都只能算是非常小众的一种。从客观上看主要原因是芦荟纤维出现时间较晚,宣传力度不强,市场对其的认知度也不高以及企业本身对于产品的市场定位模糊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主要体现在原材料产地的地域性强,加工工艺相对复杂以及行业内各方对芦荟纤维及其纺织产品的信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等等诸多方面。 要想成为纺织服装用芦荟纤维原材料的主产地,势必需要建设几个甚至几十个具有相当规模地芦荟植物种植基地。芦荟属于比较耐旱的植物,离开土干放数月也不会死亡。但同时其对于生长温度的要求却较高,低于零摄氏度则会立即萎蔫死亡。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在我国广大的北方以及冬季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中东部地区无法规模化种植。而再看南方诸多省区,基本上都存在人均耕地面积偏少的问题。在我国传统“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影响下,要拿出种植口粮的田地来种植芦荟,不但老百姓很难接受,还有可能引起基层干部的不同意见。 因此,纵观我国各地恐怕也仅有湖南、四川、重庆、两广等省区一些丘陵地貌的地方,能够在坡地、山地等处形成芦荟的规模化种植。再加上,我们对于芦荟的实际利用也仅限于其泌出物中所含有的芦荟素等葱醌类物质。所以一旦形成产业化生产芦荟纤维对于芦荟鲜叶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如果仅仅凭借一地或者是几地小面积的种植,显然还远远无法达到纺织服装用芦荟纤维规模化、产业化之后的需求。 制约芦荟纤维及其纺织产品发展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在于广大消费者对于纺织服装用芦荟纤维的认知度极低。在撰写这篇关于芦荟纤维文章之际,笔者曾经试探性的询问过各个年龄段的普通消费者对于芦荟纤维的了解程度。 其中,中老年消费者群体大多了解芦荟的药用、保健用功效。甚至有一部分人目前还正在服用芦荟膳食纤维之类的保健品。而青壮年消费者群体几乎是无一例外地声称,芦荟能炒菜吃,可以美容养颜云云。但是,几乎所有被问到的消费者对于芦荟纤维是否能够制作成服装、纺织品都一无所知。更有个别人甚至觉得用芦荟来做衣服、做被套这种事情简直不可思议。 2015年元旦节期间,恰逢四川省南充市内的一家大型超市开业。为了集聚人气,该超市在其门口沿街举办一场类似展销会的活动。这其中就有一家来自于湖南的生产芦荟纤维纺织品企业在一边宣传芦荟纤维的知识,一边在兜售、叫卖其芦荟纤维的产品。据观察,该企业销售的芦荟纤维产品主要是以被套、床单等床上用品为主。在芦荟纤维服装产品方面,仅在摊位的旮旯处悬挂了几件款式陈旧、花色暗淡的女士内衣、内裤、袜子。从这种展会布置来看,显然他们参与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还是在销售芦荟纤维床上用品。 然而,销售活动的过程显然完全没有按照芦荟纤维企业预定的方向发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虽然不乏对于床上用品感兴趣的大娘、大妈。不过,她们并不关心这些纺织产品是用何种原材料制作而成。她们主要看中的是产品的花色、手感,重中之重则是芦荟纤维纺织品的价格。 在琳琅满目的芦荟床上用品里,一款包装精美印着淡紫色花朵的被子十分抢眼。这款被子的面料标注为30%粘胶纤维(芦荟纤维)+70%精棉,填充物则标注为50%蚕丝+50%木棉。其一公斤重量单位的售价为1950元,而一公斤半重量单位则要卖2160元。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这款所谓的“芦荟纤维养生蚕丝被”填充物中的蚕丝并没有说明是桑蚕丝或者是柞蚕丝。由于两种蚕丝的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于是笔者便向销售人员进行询问,但却被销售人员告知,他们也并不清楚具体是填充的哪一种蚕丝。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不是扯起了“芦荟纤维”这块新颖的大旗。区区两、三斤重的被子售价高达2000元上下,肯定是鲜有消费者问津的。因为在四川当地,消费者到棉花加工作坊定制一床四斤重的棉被也仅仅需要百元左右。而商家计划的向消费者宣传关于纺织服装用芦荟纤维知识的行为,当天也没有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起来。原来,随着人流量的不断加大,展销会的现场很快就变得拥挤不堪。这家企业预先设立在摊位前的宣传海报、招贴画意外被人群挤到,随即便在消费者们的脚下被踩的稀烂。 据事后了解,湖南这家芦荟纤维纺织企业参与的这场展销会,芦荟纤维床上用品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但是,事前并不被他们注意的芦荟纤维袜子却意外被抢购一空。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芦荟纤维袜子便宜,一双只要10块钱。 在广大消费者对于芦荟纤维纺织品相关知识严重匮乏的状态下,动辄要他们掏出上千的钞票购买一件芦荟纤维的产品确实是有相当难度的事情。同时,我国的消费者又存在拥有特别强烈的好奇心这样一个特点。没有见过的产品想看一看,没有玩过的东西想玩一玩,没有用过的产品更是想要亲自用上一用。所以,价格便宜的芦荟纤维袜子自然就能卖得十分火爆,因为其既能满足消费者们的好奇心,又不用担心上当受骗受损失。 窥斑见豹,通过这件事情我们还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的芦荟纤维生产企业对于芦荟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定位还处于十分迷茫的状态。以其所谓的“芦荟纤维养生蚕丝被”来分析,企业是既想突出芦荟纤维的养生功能性,又想抓住消费者对于蚕丝被的偏爱。虽然企业的出发点无可非议,但给消费者多少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纺织服装行业的一些企业家经常喜欢用“在商言商”来对自己或对或错的决策进行注释。但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已经30多过年头了。初期那种“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早就一去不会再复返了。而今,纺织服装行业更多的是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企业文化、市场文化、产品文化、纤维文化等等,无一不在随时决定着一家企业、一件产品、一种纤维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负有领导责任的企业家或者是职业经理人们应该加强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完善对于行业、企业、产品文化内涵的建设,这对于立足“中国创造”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已经成了一件十分要紧的事情。 “乱”中取栗,势难长久 芦荟纤维的生产是一个比较繁琐,工序较多的过程。在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一下其中的后处理环节,因为后处理环节包括了水洗、脱硫、酸洗、上油和干燥等工序。在这其中,脱硫和酸洗两项工序是芦荟纤维生产中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现实中,我国大部分芦荟纤维生产企业都位于相对偏远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在这些地方不论是相关部门对于产品质量的抽查、抽检密度,还是环保部门对于纺织企业排污问题的监管力度都相对较低和较弱。因此,纺织企业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一再向我们证明任何一家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芦荟纤维产品的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便不会认可,最终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掉。而乱排、偷排污水造成了当地环境的恶化,显然是会国家政策所不容,最终被强制关停掉。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的纺织服装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该认真考虑到一家企业所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中,就包括通过技术革新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等各个方面。 另外,和国内其它一些纺织服装用功能性再生纤维一样,现在商家对于芦荟纤维功能性的宣传主要集中于它的保健、护肤、美容、抗菌等作用。但对于芦荟纤维本身具备的优异的吸湿性、放湿性、舒适性等纤维特性介绍得很少。同时对于用芦荟纤维制作而成的纺织服装产品具备的悬垂性,易于染色,手感柔顺爽滑以及易于维护等特性,也介绍得相对较少。 但实际上,据纺织行相关专家表示,“芦荟等植物纤维内衣并非纯天然,植物纤维面料属于功能性面料,它只是改善了纤维的质量”。另外中医学方面的专家们也表示,“芦荟从中医角度讲的确具有清凉、消炎功效,但经工艺加工,在纺织物中,其抗菌成分还能保留多少,目前仍缺乏调查数据。”实际上,稍微有一定科学常识的消费者应该都知道,人体的皮肤上是有正常表皮菌的,即使芦荟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真能杀菌,也可能在杀死所谓“有害菌”的同时,造成人体表面菌群失调,导致病害的发生。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芦荟纤维纺织品市场的混乱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不过,相对于胡乱吹嘘的炒作、宣传来说,芦荟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的价格则更是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以四川省为例,在该省二线城市的大型百货公司里,一套女士的芦荟纤维和天丝混纺的内衣售价接近千元。而一件芦荟纤维与羊绒混纺的男士毛衣,售价则超过千元。据了解,芦荟纤维与天丝混纺面料做成内衣在赋予织物柔软的同时,提高织物的抗皱性,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得以提高。芦荟纤维与羊绒混纺做成的毛衣,则可以避免毛衣泛黄,使其保持蓬松,同时赋予毛衣良好的弹力效果。再结合大型百货公司内高昂的入场费,数不胜数的宣传费等等成本,算来芦荟纤维纺织服装产品在这类卖场较高的售价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就在离这家百货公司直线距离不超过两公里的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内,号称芦荟纤维纺织品的价格则截然不同了。比如说,从这里发往周边各乡镇的纺织服装产品中,一双商标上写着“芦荟纤维”几个大字但却没有具体的纤维含量标示的袜子仅需要2元钱。而同样概念的一包(12条)内裤,50元即可买到。这其中的猫腻,自是不言而喻。 芦荟纤维纺织服装产品宣传的混乱,价格的混乱,其直接就导致了芦荟纤维纺织服装市场秩序难以规范。进而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引起芦荟纤维行业内各方关注的问题,因为只有在规范了芦荟纤维市场秩序的前提下,才能够进一步拓展开芦荟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的销量,最终才能够把纺织服装用芦荟纤维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