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多能独挑后整理大梁
“一款面料设计的再漂亮、功能再多,如果不经过优异的后整理工序都难成大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便足以道出面料后整理工艺对面料质量的影响程度。然而现实问题是,目前我国面料后整理存在不少问题:后整理工序多、需要设备多、工艺时间长,水电汽消耗量高;织物整理后缺陷大,易褶皱、缠绕、擦伤、缩绒不匀,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手动过程操控,人工计量加料,基本没有在线检测。 “未来,织物后整理的趋势一定是朝着工艺短流程、参数在线控制、设备自动化方向发展的,短流程的优势在于既高效节能,设备的利用率也较高。我们的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工艺正是沿着这个趋势努力。”泰安康平纳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琳这样告诉记者,在“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工艺技术及装备”获得2013年度纺织之光科技一等奖后,企业更加坚定了坚持这条研发道路的信心。 记者: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工艺包含哪些主要的技术内容? 刘琳:这项技术的研发主要包含6项关键技术,一是多功能湿态整理工艺研究,我们对洗液雾化技术、毛织物高速撞击缩绒工艺和织物气流爆破蓬松柔软工艺进行了研究。 二是高速干态柔软工艺,课题组研发了无化学试剂下的织物柔软工艺。 三是对织物柔性牵引技术研究,我们利用气流的柔性压力特性辅助织物传送,改变了织物的牵引方式,进而保证了织物尺寸、形状的稳定性,避免色织物的粘色。 四是对助剂自动配送与循环利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助剂自动配送、助剂循环系统和洗剂内部循环快速喷射技术。 五是在线检测与反馈的技术研究,一方面通过触摸屏进行速度、温湿度、水量等参数的设定,并实时检测,由控制系统根据参数进行精确调整,以达到速度、温湿度及水量的精确控制。另一方面,设置织物打结、堆布检测传感器,当织物发生打结、堆布时,及时快速停机,避免织物造成损伤。 六是研制了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设备,包括织物循环运行系统、气流循环及烘干系统、助剂循环系统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记者:这些研发内容在后整理应用的过程中显现出哪些优势?技术创新如何体现? 刘琳:在对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工艺技术及装备的研发过程中,公司创新地研究出短流程工艺与设备,不仅可以一机多用,满足各种织物的洗涤、柔软、缩绒、烘干、干态整理等各种处理工艺要求,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缩短工艺流程,还可以将各功能模块任意排列组合,并按照工艺自动执行。 无折痕织物牵引技术是另一项创新,它避免了机械压力及张力对织物造成的损伤,解决了易产生折痕、易变形织物的整理难题。 在少用化学试剂的织物柔软工艺技术方面,我们实现了织物的物理柔软,摆脱了对化学助剂的依赖,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化学品残留。 此外,还创新研发了洗液的气流雾化与强迫穿透技术,最终实现了雾化洗液高速穿透织物,促进织物均匀吸收,提高洗剂溶液的利用率和织物的处理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记者:从整体上看,这套整理机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那么,与国际同类设备相比,其在能耗上有哪些表现?创造的经济效益如何? 刘琳:与意大利的同类设备相比,公司的这套整理机价格降低了40%,水耗降低20%,电耗降低13%,汽耗降低15%。经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机处理后,产品的品质、品相和手感均有较大提升,织物可新增附加值约3元/米。 截至目前,已销售到毛、麻、棉、超纤革等后整理企业157台,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实现利润3450万元。据行业协会统计,国内规模以上毛、麻、棉、超纤革等整理企业3000多家,未来5年,项目产品市场容量约10000台。 此外,如年销量100台,平均每台150万元,年收入为1.5亿元,实现利润225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记者: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设备的成功研制对行业进步会产生哪些积极意义? 刘琳:这套设备解决了面料后整理工序中的生产难题。首先,经其后整理的产品手感柔软、风格独特,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及档次,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其次,整套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最后,提高生产效率,在节水、节电方面体现环保的发展思路,总体上可以为纺织染整机械装备行业的产业升级作出贡献。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