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打板的困与变
“有关中国服装的打板技术”一直都是一个让人纠结的话题。 但与行业期待不相匹配的则是,中国服装行业制板技术的发展仍待提升。就有行业专家表示,行业制板技术同欧美等国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那中外制板技术间的差距是什么?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又是什么? 中外距离 “要说中国企业的打板技术同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倒觉得不能这样武断地定论。”国人西服技术总监李嘉辉认为,中国制板技术起步晚于欧美,在对版型的把握度和技术运用上同欧美相比确实有一定的欠缺。但在他看来,造成这种差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中外西装在款式设计上的不同。 “以男装西服板式为例,中外产品就很多差别。国外西装的款式趋于简单化和单一化,它们在板式设计上非常严谨,基本套用固定板式。相较于欧美,中国这两年西装的板式更侧重时尚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这就造成了西装版型的多变。所以,其成品版型相较于欧美必然没有那么完美和严谨。”李家辉说道。 除此之外,跟制板师有多年合作经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十佳设计师刘勇告诉记者,对人体尺码的调研和人口尺寸数据库的建设不足,也是造成中外板式差距的重要原因。 “很多中国企业在打板时喜欢借鉴日韩版型。中国同日韩人口体型看似相同,但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随着时间发展,人口体型也不断在变。甚至同一国人口体型在多年之后,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如果没有及时全面地掌握本国人口体型的最新数据,一定会对成品板型的合体舒适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刘勇告诉记者,在数据统计这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做的非常细致。他们每过几年都会对本国人口体型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在欧洲,甚至还有“妈妈体型”、“少女体型”等尺码划分。而在中国,对人体尺码数据的统计还是以企业自建数据库为主,国家尚没有对人体尺码的有效统计,这也导致了我国尺码数据库在及时性和覆盖面上相较国外有很大的不足。 尽管中国打板技术同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中国企业也在力求改变。 求索突围 鉴于打板对服装成品的关键作用,企业也力求在打板技术上精益求精。但做好打板环节的关键是什么? “经常会有设计师反映,其设计理念最终落实到打板成品上经常‘面目全非’。造成这种问题原因除了有打板师自身因素外,很多时候也缘于设计师对服装工艺流程的不了解。”李嘉辉告诉记者,要解决设计的落实问题,就要靠设计师同制板师之间的沟通协作。 对于这一点,跟设计师互动频繁的张尚南深表认同。“好版型的诞生一定离不开设计师同板师的无间合作。只有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板师才能充分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概念和设计习惯,进而在将其理解融入打板环节。正是因为多年的默契合作,所以经常能看到设计师与板师一起跳槽的现象。” 与设计师的沟通固然重要,但在刘勇看来,板师的实操经验也非常关键。“好的板师一定要对服装品牌和消费群体有深刻认识,在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对版型进行不断调整。”刘勇告诉记者,就这一点,女装的要求有时候要比男装还高。“对于男装版型,即便不进行立体裁剪也能完成。但女装因涉及到胸围等问题,其对打板工艺的要求更为复杂。那些好的板式,则能将省道转移到侧缝线,使服装在整体造型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其美观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要做好打板工作,还离不开打板师对流行趋势的把握。 国人西服技术总监李嘉辉告诉记者,国人最近推出的产品都是以合体舒适为主,同时兼顾市场的时尚及个性化的趋势。“国人上架的西服都要求达到西服两臂能够上抬60°,以保证顾客穿着的舒适度。同时,根据近年来贴身合体的服装趋势,国人在打板时多采用羊腿式袖型,西装设计业注重凸显腰线等。此外,拼接、分割等手法也经常在打板环节被使用,为的就是顺应市场个性时尚的消费趋势。” 但要真正实现中国制板技术的突破,关键还在于优秀板师的培养。 人才之困 衡量板师优秀与否标准是什么? “一个优秀的板师首先应该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对人体工程学和人体数据库有足够的掌握度。同时,他还要了解所服务品牌的板式特点。当然,良好的沟通技能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同设计师间的交流沟通。此外,还要熟悉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对流行趋势的敏锐度等。”在李嘉辉看来,企业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好板师并不容易,这需要板师同企业的长期磨合才能实现。 对此,张尚南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好的板师并非是看到设计图稿后,就能实现设计理念的百分之百落地。再好的板师也只能达到板型同设计间80%~90%的形似,剩下的部分还要靠板师同设计师不断沟通,对板式进行不断微调来实现。但在服装打扮中,板师的经验起着重要作用。 “曾经有一个杭派企业,在进军北方市场时,其推出服装的码数比当地市场平均水平小了差不多1个码。而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板师的经验不足,不了解北方的服装板式通常要比南方的大一码。”张尚南说道。 但如何找寻适合企业的优秀板师? 李嘉辉告诉记者,国人目前的情况还是以自培为主。从当地招聘相关人才,以“老人”带新人的方式进行培养。本地招聘能保证板师的稳定性,自培则能使板师的技术更符合企业习惯。 但在张尚南看来,自培板师的企业并不占多数。毕竟,行业优秀板师的缺乏现状,也造成了板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为避免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大多数企业的板师仍以外招为主。 对于优秀板师缺乏的行业现状,刘勇认为,中国服装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服装院校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专业院校中,我们基本找不到专门培养板师的学校。目前,中国板师的培养还处于自学为主的发展阶段。”面对这样的人才现状,刘勇也只能发出无奈的感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