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储棉 美棉 主港价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科技>正文

玻纤制品深加工责无旁贷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由政策刺激增长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中国玻纤行业也在2011年经历了由快速增长向增速逐步回落的转变。尤其在2011年年中出现工业产品销售率持续下滑、整个玻纤市场颓势尽显之际,全行业果断实施限产保价,适度增加库存,同时积极进行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到2011年四季度,行业产能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产品销售率也于12月出现了止跌回升,全年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稳步提高,为2012年全行业继续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大力发展玻纤制品深加工业打下了基础。

  2011年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重点企业限产保价见成效
  年底销售率实现止跌回升

  2011年全年累计玻纤纱产量279万吨,同比增长9.0%,增速明显回落。其中池窑纱产量为244万吨,同比增长12.4%。年初在外贸维稳、内需增加、价格提升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单月玻纤纱产量一路上扬,到8月份单月产量已达24万吨。但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加剧,世界经济景气指数持续下滑的影响,风电、电子布等主要产品市场逐步降温,企业库存增加,产能过剩问题初显,部分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开始下跌。

  面对市场颓势,玻纤协会果断提出限产保价,适度增加库存,积极进行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的倡议,并通过修订行业准入制度、召开行业会议、企业调研等渠道,向全行业发出号召。同时全行业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企业也已经变得更为成熟和自信,巨石、泰山、重庆等重点企业带头实施限产保价。从2011年11月开始单月玻纤纱产量逐步下降,同年12月环比下降3.6%。

  2011年共有在产池窑69座,池窑产能270万余吨。与2010年新点火的15座池窑相比,2011年新点火的池窑仅3座,与此同时有6座池窑已经或将要进入冷修期。池窑产能的小幅下降,也为全行业控制产能增速、应对市场波动和下一阶段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提高高性能玻纤产能比例,大力发展制品深加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1年全年产品累计销售率为97.26%。一季度各月产品累计销售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势头。但从4月份开始,受外需市场萎缩,国内风电、电子布等市场波动的影响,产品累计销售率出现回落,尤其在前期投资过热,单月玻纤产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产品累计销售率出现连续8个月的持续下滑,企业库存积压现象凸显。后期随着限产保价、升级改造等措施的及时落实,全行业产品累计销售率在最后1个月实现止跌回升,库存积压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2011年上半年,玻纤细纱及其制品持续走俏。不仅电子布市场一片火热,仿布、云母布、管带织物、涂覆织物也在快速升温,然而随着欧美各国经济恢复的步伐放缓,覆铜板等国内下游产业先后出现贸易摩擦及融资等经营困境,加之行业产能的同质化无序扩张,导致细纱及制品市场在进入2011年下半年后快速降温,与2011年年初的红火景象形成鲜明对比。风电市场在2011年也惨遭滑铁卢,欧美经济的停滞不前,国内风电行业的政策调整,使得叶片市场与2010年相比回落了近一半。近年来电子布、风电织物市场过山车式的发展模式,让很多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反思。

  财务成本上升考验资金承压
  高附加值应用领域取代进口

  2010年在CPI数据持续走高的推动下,招工难、成本上升快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通过政府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全行业积极挖潜改造,以及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换代,企业生产成本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另一方面,随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不断上调,全行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5.6%,利息支出同比增长41.7%,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增幅达到66.8%。企业财务成本快速上升,资金链紧张,融资困难,逐步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2011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4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7.9%。利润总额达7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8%。年初在生产和经营成本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全行业在积极进行挖潜改造降低成本的同时,更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不断完善和推广先进池窑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制品深加工业。通过引导中小企业转产转制,推动制品深加工设备升级换代,拓展和扩大玻纤应用市场,不断提高制品品质和档次水平,逐步在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应用领域取代进口产品。此外,巨石、泰山、重庆等企业在年初实施的原纱提价带动了全行业玻纤及制品价格的上涨;后期又在市场出现萎缩时主动减产和增加库存,尽量避免低价竞争,从而使得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得以维持,全年经济效益继续保持稳步提高。

  深加工类产品外销欢迎度高
  中东地区成为出口新增亮点

  2011年全行业累计玻纤及制品出口122.1万吨,同比增长仅为0.9%。累计玻纤及制品出口金额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0%。玻纤及制品出口均价达到1605.7美元/吨,同比提高10%。全行业产品出口比例和出口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产品出口比例已由2007年高峰期的67.8%下降至43.7%,整体附加值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2011年在全行业大力发展制品深加工业的推动下,玻纤深加工类产品出口快速增加。玻璃纤维织物出口累计达到12.1万吨,同比增长56.7%,其中30cm以内窄幅机织物和其他玻纤机织物分别实现翻倍式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36.4%和180.5%;玻璃纤维网、垫、板等累计出口22.1万吨,同比增长35.8%;玻璃纤维纱和巴厘纱出口增速也分别达到26.4%和21.1%。
  玻璃纤维纱出口61.8万吨,同比增长仅为7.0%。其中玻璃纤维粗纱出口55.6万吨,占玻纤纱出口总量的89.9%,粗纱出口均价达到1001.3美元/吨,同比提高10.3%。其他玻璃纤维出口量出现下滑,同比降幅达到13.9%,细纱出口受阻。

  短切玻璃纤维出口8.3万吨,同比下降39.8%。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短切玻璃纤维也是进口各类产品中增速最快的。除了欧美经济不景气,外需乏力之外,日本NEG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并投入生产的8万吨热塑短切纱池窑项目,对我国的短切玻璃纤维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此外,未列名的玻璃纤维制品出口同比下降38.1%,仅为13.8万吨。

  在出口流向方面,2011年出口到亚太地区的玻纤及制品数量达到28.4万吨,同比增长10.3%。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太地区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使我国玻纤业在该地区的出口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欧盟地区则由于其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实体经济大受影响,加之贸易反倾销案件带来的高关税,使得2011年出口到该地区的玻纤及制品数量与2010年相比下跌了31.6%。北美和金砖四国(不含中国)经济仍在复苏,但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此外虽然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不断,但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土耳其等国的带领下,该地区进口量仍出现快速增长,增幅达到48.4%,成为2011年我国玻纤及制品出口的亮点。

  2011年累计玻纤及制品进口21.1万吨,同比降低17.7%。进口商品金额9.3亿美元,同比增长0.5%。2011年玻纤及制品进口数量在下跌,主要集中在高端玻纤及制品应用市场,这类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水平较高,因此进口均价达到4396.9美元/吨,同比提高22.2%。其中累计进口玻璃纤维纱5.9万吨,同比减少38.5%;累计进口玻璃纤维织物5.7万吨,同比减少18.0%;累计进口未列名玻璃纤维制品3.6万吨,同比减少9.4%。进口增幅较快的是短切玻璃纤维,2011年累计进口5.1万吨,同比增长20.6%。

  2012年
  应用领域有待开掘
  市场低迷期加强行业自律

  1998年、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市场总是存在周期性波动。全行业应从历次市场大波动大萧条中不断获取经验教训,逐步走向成熟。当市场低迷期来临,企业要积极响应行业自律措施,适度增加产品库存,做好限产保价,同时更要把市场低迷期当做企业休整提高的重要机遇期,积极进行节能减排和技术设备改造,研发培育新项目新市场,完成企业整顿和人员培训,以便在下一个快速发展期中占得先机。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全行业首先要继续实施限产保价,通过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制度,及时关停到期池窑,积极稳定产品价格,努力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维持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全行业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新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进行节能减排和技术装备改造,积极开展市场应用研究与拓展,扩大玻纤制品应用领域,逐步占领国际国内中高端玻纤应用市场。

  顺应形势开拓潜在消费空间

  国内经济正从政策刺激增长向自主增长转变,国内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西方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纷纷回归实体经济。相信随着未来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消费需求的增长,中国玻纤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2008年中国玻纤工业的外贸出口比例高达68%,多年来市场结构不合理已是行业共识。过度依赖外贸出口,不仅使行业发展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在金融危机和市场低迷期遭遇反倾销诉讼,造成产能过剩和效益下滑,而且延缓了全行业加大下游消费市场的应用研究,阻碍了企业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水平的提升,也限制了行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当前国内经济正从政策刺激增长向自主增长转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将带动玻璃纤维消费需求的增加。

  全行业一方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努力替代20万吨进口中高档玻纤制品,另一方面更要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应用研究,不断拓展玻纤应用新领域新需求。尤其要借助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实施,积极寻找潜在消费市场。要将行业产品的内销比例提高到合理水平,保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依据《准入条件》找准自身定位

  由工信部组织、玻纤协会参与修订的新版《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将于2012年年初出台实施。该《准入条件》提高了玻璃纤维行业在企业布局、工艺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准入门槛,新增了产品质量方面的准入要求,并进一步明晰了各级政府、企业和协会有关各方在准入政策监督实施方面的责任义务。

  新版《准入条件》以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基础,为企业有序进入玻璃纤维行业设定了门槛要求,也为现有行业企业指明了转型升级的方向。一方面原纱生产在不断提高池窑化水平的基础上,更要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产效率、自动化控制等方面提高池窑装备技术水平,要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合理控制产能增速,逐步提高高性能玻纤品种的产能比例。另一方面,新版《准入条件》的出台实施将直接触动一部分球窑、坩埚和中低水平池窑企业的生存危机,这些企业要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实施转产转制,要在行业发展大方向大趋势中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投身玻纤制品深加工业,通过技术储备、装备升级、应用研发,培育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新特色,快速提升企业实力。否则,企业不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步伐,将不得不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在结构调整中做创新表率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是各项计划深入落实的关键年。根据规划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中国玻纤业将实施发展战略结构大调整,从以发展池窑为中心,转移到完善提升池窑技术、重点发展玻纤制品加工业为主的方向上来。

  因此,在积极引导行业中小企业逐步转型制品深加工业的同时,全行业更要努力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企业生产经营创新。要鼓励和协助装备企业进行先进工艺和设备的国产化研究与创新,推动制品加工业装备水平的整体提升;要积极配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玻纤材料特性,大力开发产品应用领域,满足国内、国际对玻纤制品的新需求;要继续鼓励和协助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完成世界范围内的产能布局,不断从全球经济增长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要努力提升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塑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全行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分享按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