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棉纱:“鱼”和“熊掌”兼得
江苏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与科研单位开展课题研究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新纤维研制生产单位结成产业升级战略联盟;与专业机构加强协作,主持制定了1项产品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形成新产品、新市场、新活力、新效益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公司开发生产产品50个系列254个品种。图为南通双弘公司董事长杨广泽(右)在车间了解产品质量情况。 安徽华茂集团每年通过举办运转操作赛,为员工提供学习技术、争当能手的平台。通过竞赛,形成了分厂与分厂之间、工种与工种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操作技能的良好氛围。一些分厂积极组织员工向操作技术好、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能手学习。图为华泰公司员工利用休假时间到织一工场前织整经工序学习观摩挡车工全套操作演练。 编者按:由于资源紧缺,传统棉纺织原料在成本攀升的同时受到多重制约。如何优化利用好现有资源,挖掘新的资源品种,成为影响棉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专家指出,棉纺织企业应转变思维模式、摆脱传统“纯纺”优越感概念。各种天然纤维、超仿棉纤维、差别化纤维、新功能纤维、高性能纤维,包括蚕丝、各种化纤长丝等各种纺织原料未来都将进入棉纺织系统。 再生棉纱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了环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其发展仍存在问题和瓶颈,本期我们将重点关注再生棉纱。 近一时期,棉花价格的大涨大落给很多棉纺织企业带来了困扰,而位于湖北石首市的金利丰纺织制衣有限公司却没有受到棉价波动的影响。该企业主要生产牛仔用气流纺纱,原料为再生棉,是将回收的牛仔布下脚料进行漂白、开松处理后获得的纺纱原料。利用再生棉有效提高了资源循环再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在纺织原料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每年有3000万吨以上纺织品废弃并造成环境污染。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多次提出,我国应该积极研究相关技术,将废弃纺织品再生利用。发展再生纱成为既解决资源短缺难题又保护环境,“鱼”和“熊掌”可兼得的应对方法。 循环利用资源兼顾环保 再生纱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废弃边角料等加工制成的棉型纤维纱线,另一类是瓶片熔融抽丝加工成的涤纶短纤纱线。再生棉纱是指利用某些在纺纱、织布、服装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或废丝为原料,经再加工所制得的纤维材料,以此生产出的纱线。该纤维的性质或结构与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相同。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约有几千名购销员长期集中收购边角料,以全国各地服装产业集群的边角料为主。同时部分东南亚地区如印尼、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服装企业90%的废弃边角料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 废弃边角料全身都是宝,首次的下脚料纺出的纱可用于服装的生产,二次下脚料纺出的纱可用于装饰布或产业用品,就是生产中不能纺纱的纤维粉尘也是造纸业的好原料,可被造纸厂收购。 随着全球人口剧增,世界各国都将控制耕地的利用,棉花、麻、养蚕的桑树的种植都将受到限制,传统棉纺织原料受到多重制约。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国内再生棉纱使用的边角料等原料量共计能达到300万吨左右。按50%的是棉型再生纱来估算,按每亩棉花产量200公斤计算,相当于约700余万亩棉田的产量。再生纱既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有限的资源,又解决了边角料处理难题,为环境治理作出了贡献。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实施两年有余,在多个行业都出现了可示范的循环经济案例。在纺织领域,再生棉纱就是循环经济中重要的一项活动,既实现了纤维资源的再利用,同时也赋予了纺织废料的资源化内涵。 产业链已经成型 据了解,全国各地服装产业集群是再生棉纱的主要原料基地,再生棉纱基本上是由棉针织服装的边角料加工制成,化纤再生纱基本上是以涤纶服装或制品的边角料加工而成。再生棉纱的加工生产几乎全部采用转杯纺纱,这主要是由于原料经过开松后,纤维长度缩短、强力下降,不适合环锭纺纱流程,而转杯纺工序短、产量高,非常适合再生棉纱的生产。 目前再生棉纱的生产、销售及使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小型产业链。棉型再生纱用途中,1/3用于生产牛仔布,1/3用于生产窗帘和沙发面料,其余用于生产劳动手套和拖布。化纤再生纱多用于生产装饰布、手套、拖布和填充物等。 近年来,再生棉纱纺织业快速发展,在浙江省温州等地已形成相关的再生棉纱生产集聚地。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有关调查显示,在温州苍南县宜山镇,以转杯纺纱工艺加工再生棉纱的规模以上企业约40家,全镇有6万余人从事再生棉纱的生产及流通,年产约80万吨纱线。再生棉纱纺织业已是当地不可忽视的行业之一。 扩大发展还需提升形象 一家再生棉纱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再生棉纱生产实现了纺织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但目前消费者对其认识还不够。在国外,再生纺织品往往售价比普通纺织品高出10%~20%,而在国内却难以摆脱低档廉价的形象。“黑心棉”等事件还使许多人对再生纺织品产生抵触情绪。实际上,再生棉纱的主要原料是生产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碎布料,这些材料都是新的,与人们通常理解的二手服装、旧衣服不是一个概念。 业内专家认为,再生纱产业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偏见与歧视,既有消费者对其认识不足,观念难以转变等问题,也有行业能耗高、污染大等因素。 据了解,由于投资小,进入门槛低,一些地方再生棉纱生产企业无序发展的问题突出。有的小企业基本是家庭作坊,既没有标准厂房也没有仓库,边角料堆放混乱,生产中产生粉尘污染环境,还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另外,再生棉纱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没有在业内具有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据介绍,在宜山镇,全镇有85%以上的人口从事与再生棉纱有关的各道加工生产,但一直以来没有出现大型龙头企业。专家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当地土地资源制约,企业无法在本地延伸再生棉纱产业链,无法扩大再生产,成品纱只好卖到广东等地的牛仔布织布厂家,企业做大做强难度很大。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再生纺织业这一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提高纺织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有效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具有积极意义。加快再生棉纺织业转型升级,关键是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