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科技>正文

纺织印染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目前,国外一些著名品牌,大型零售商的供货商会要求全球的生产厂家采用数字化方式传递产品色彩信息。在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下,生产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就要增强自身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供应时间和成本,因此,采用新的颜色信息管理系统十分必要。
  据东华大学副教授李戎介绍,数字化颜色信息管理系统是伴随着颜色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型颜色信息管理系统。它将实际的色样转化成一组数据(反射率或者三刺激值数据),并通过先进的通讯手段在整个供应链传递。当数据传递给染厂时,染厂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复现颜色或者直接通过配色模块给出处方,染色,进而确认。高效率颜色管理的关键是将整个订单流程中各个环节对颜色的管理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达到省时、省力和节能的效果。
  传统颜色生产流程费时费力
  传统的颜色生产流程是:首先,纺织品设计人员从Pantone等标准色卡中找到所需的颜色,或者找到所需颜色的面料,然后将这块面料或相应的颜色标准色卡寄给染厂。染厂收到标准色样后,即时安排化验室配色。配色人员先凭经验估算染色处方,打小样,目测该样,然后逐次逼近,直到同标样相比,目测色差按灰卡达四级以上为止。这一过程工作量大、费时、费料,同时还受到配色人员的心理、生理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配色重现性差。
  企业等到打出来的色样和客户的标样比较接近时,就会将小样寄给客户。客户收到寄来的小样,通常会提出修改意见,告知染厂。于是染厂继续打样,直到客户确认为止。当客户确认色样后,染厂才可以生产头缸,并将头缸样再寄给客户进行确认。客户再度确认通过后,才能进行大货生产。这个过程大概需要至少3个月时间。所以不管是染厂还是客户,都会觉得整个订单的交期非常紧张。
  随着新染料、助剂的不断涌现,纤维原料的不断更新,流行色周期的逐渐缩短以及人造光源的日益丰富,配色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如果继续依赖经验,企业无疑很难适应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
  数字化传递色彩信息快捷省时
  李戎介绍说,使用数字化颜色信息管理系统时,首先应使用尖端的影像系统帮助精确地校正显示器和打印机,使世界各地的显示器和打印机都可以得到真实、一致的色样显示,同时在屏幕上精确地再现织物和服装等的组织纹理、表面特征和色彩,使设计师能够直接在屏幕上进行颜色的设计和分类,而不需费时费力地制作实物。此外,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知道设计出来的颜色是否能够被实现,并模拟出最终效果,而不用在订单的最后关头再考虑在颜色方面的妥协。这样,色样处理时间可以减少至少50%,并大大缩短有关颜色的产品研发周期。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