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当1997年,我来到这里时,从上海到珠三角甚至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出现。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到达在广东省的一处工厂。我想,天啊!为什么我会在这儿?但自此之后,中国就进入了加速模式,”这位奥地利籍的KTC的董事总经理GerhardFlatz回忆道,他的公司在中国制造了无数高端运动服饰。
当时,KTC就和许多其他中国服装厂一样有着令人震惊的经营规模。诸如Adidas等服装品牌仅仅是其众多客户里的其中之一,它们定期派发数以百万记的订单到KTC位于小城鹤山里的工厂。目之所及,一模一样的服装沿着高效却乏味的流水线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KTC是在1970年代晚期,由另一个奥利地冒险者HansKremmel建立起来的,他得到了一名与政府有着较好关系的中国合伙人罗仕能的帮助,KTC也赶上了由邓小平发动的市场经济改革浪潮。这位中国前领导人实施的改革开放,让这个国家打开了对外贸易的大门,也推动了中国从工业“低洼”蜕变至“世界工厂”的进程。
根据《经济学人》(TheEconomist)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25年中,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所占的份额,按产值算已经从3%上升到了近25%,如果考虑到供应链中,中国企业对亚洲其他地区的带动,那么这个数字将上升到近50%。
再看看全球时尚制造业,中国占的份额就更大了。这个国家制造了全球60%的鞋履,并出口了全球43%的服饰,中国已成为全球从快时尚到奢侈品牌,所有设计师、品牌以及零售商不可或缺的制造商。大中华地区的服装产量比仅次于其的对手意大利要多近8倍,有介于此,那些在时尚之都的老派卫道士们不得不勉强承认,如果没有中国的供应链,绝大部分的时尚系统都将停滞不前。
但是,像其他许多制造行业一样,中国巨大的服装、鞋类以及纺织工业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挑战。一方面,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以及不断上涨的工资正在挤压其盈利空间,另一方面,更便宜的亚洲非洲其他国家采购中心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在挤压其竞争优势。
而此时,中国政府也在推出针对经济的各种政策,从制造业到服务业,都力图创造一个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无疑,中国的服装制造业压力重重。但对于KTC这样的公司来说,最近的动荡仅仅是已经在发生的变化的加速版本罢了。
创新、专业化、升级
中国制造商正变得更追求精简、先进技术化和创新。一些工厂已经通过多样化获得了成功,另一些则转向更专业化的策略和供应,将其价值链进行调整。新一代的制造商们更愿意在高科技升级上进行投资,而非扩大经济规模,在生产上则减少产量转而提高利润率。
“在这种消费升级阶段下,我们所做的就是把大制造商的历史放在身后。现在,到了变成精品制造商的时候了。因此,我们不再说一个款式要做几千件,而是一个款式如何做好20件,”KTC的Flatz表示道,他最近开始与欧洲一些较小型的设计师品牌进行合作,譬如他们为李阳(YangLi)生产了一个胶囊系列,在巴黎的L’Eclaireur及纽约的巴尼斯百货(BarneysNewYork)等零售商处进行贩售。
KTC不再像十年前那样为Adidas这样的巨头进行生产了,它逐渐远离了大众运动服饰市场。Flatz将他的企业转而专注特定运动的服饰、装备以及高性能装束,也因此吸引了单车运动生活方式品牌Rapha、Mammut、MustangSurvival、GoreRunningWear以及为登山、徒步、帆船、滑雪、马术、极限运动等特定运动设计服饰的品牌成为其客户。
“在制造上,我们不得不和长长的缝衣流水线区别开,转为一种微观经济的模式。如今,我们最大的样品房只有2000人,”他说道,并表示其公司现在的年产量最高可达200万件。其现下的经营模式需要更高的研发投入、更广泛的实验和测试,而其回报却不仅仅只用更高的盈利率来衡量。
因为像KTC这样的公司转入一个更狭窄的市场,很少有竞争对手能够匹敌他们的专业知识。加上,他们如今的生意构建在其专业而非走量的跳楼价上,他们就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解决合规、效率、透明度以及可持续性的问题。
“作为这个行业里最顶级的投入者这点,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投入的越多,我们的人就越有效率,因为他们更有动力了。正因如此,很多人才呆在我们这儿的时间就更长,时间越长,效率又变得更高,”Flatz解释道。
“我们的五年计划是这样的,因为全中国的薪资都在增长,我们希望雇佣80%的本地人来操作机器,并减少20%的外来劳工,”他补充道,这里的外来劳工指的是“外地人”,他们是长期以来因中国僵化的户口制度不得不挣扎在城市中工作、生活的一群人。
在加入公平劳工协会后,KTC在去年进行了内部满意度调查来衡量其员工的幸福感,并开始着手进行改进。在中国贫穷工人的艰苦生活常常能上新闻头条,所以这一举措并不常见,但越来越多的公司像KTC一样正逐渐改善公司员工的福利,提升企业的道德水平。
离岸与外包
过去十年间,全球时尚界寻求生产商的地图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在非洲和亚洲某些地方,劳动力成本更低,这已经开始吸引许多重要的时尚玩家开始前往新的制造前沿。而中国人往往是这些新兴枢纽发展的关键。
中国服装和纺织品生产商通过建厂、收购或合作等方式与越南、缅甸、柬埔寨的生产厂进行联系,已经深植于东南亚的供应链,并且还与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譬如,KTC就在老挝运营着一间卫星工厂。
中国人也将其能力拓展到更远的地方。据报道,有些人已经通过在临近以色列的合格工业区(QualifiedIndustrialZones)如约旦等国以免税进入美国市场的渠道赚了不少。诸如科尔纺织集团等公司甚至将其纱线与纺织工厂转移到了美国境内,南卡罗莱纳州等地,在那里棉花的价格更加优惠。
根据政策研究员CyrusYu的说法,中国工厂也在一些非洲国家进行扩张。华坚鞋业、哈杉鞋业等鞋履公司已经在埃塞俄比亚及尼日利亚建厂,而江苏联发等纺织公司正在进入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
尽管遭受了环境和道德上的责难,一间勇敢的中国制革工厂甚至在饱受战争蹂躏的索马里分裂地区——索马里兰建立了工厂。人权观察组织还记录了其他中国工厂在这些制造新前沿上违反安全法规、劳工法律以及人权等问题。
评论家指出“倾销”廉价的中国服装对其本土制造商来说是威胁,并将中国在这些欠发达国家建厂、招募劳工称之为“竞相杀价”。支持者则表示中国在这些新兴的制造中心投资,能够刺激其本土产业发展、给贫困人口提供收入并给当地经济带来变革。而这些国家通常也没什么其他更好的选择。
无论如何,中国并不是唯一在这些更实惠的产地寻求离岸生产的国度。在非洲,中国的工厂及机构越来越多地与印度、土耳其等其他制造商展开竞争,而在亚洲,竞争者则是欧洲、美国、韩国及日本的制造商。
提高生产力及生产质量
在所有这些海外活动中,专家们依然相信,没有任何国际集团或是国际竞争对手能在短期内威胁到中国的占据的主导地位。
“利丰集团(Li&Fung)最大的生产国家还是中国。规模很大,占据我们所有生产的47%左右,考虑到我们整体寻求生产的离岸价格略低于150亿美元,因此中国占比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全球供应链制造商历峰集团LFSourcing部门的首席运营官RobSinclair说道。
利丰的代理业务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以及耐用消费品,Sinclair的部门负责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些时尚品牌和零售商在40个国家的15000个供应商网络里寻找能及时制造大批量货品的工厂。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中国人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供应链基础。现在,问题在于世界上还有谁能够复制它。坦率来说,我并不觉得有谁能够望其项背,因为中国有着非常好的垂直产业。他们有棉花、纺纱、印染等各种专业知识,什么都有,”Sinclair说道。
“印度是一个有趣的谜题,因为如果有什么别的国家能和中国竞争一下,那就是印度。他们有所有的供应链环节,也像中国那样有着大量的劳动力储备,但在出口方面,印度几乎排不上名次。我们有很多流经印度的印务,但其基础设施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他补充道。
中国正在不断发展其硬件和软件,以应对其迅速、复杂的供应链的需求。其国内交通网络、电力以及世界级的港口比起印度或其他制造业国家来说更加可靠和有效率。另一个优势则是中国独立工厂的集群效应,诸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能够为彼此提供所需的部件和材料,工厂之间能够相互依存,这使得物流更简单、成本也更低。
“作为品牌,我们需要一年交货9次,每次都要很迅速,因此对我来说在选择制造厂的时候,除了品质和关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上市的速度和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纽约品牌3.1PhilipLim的首席执行官周绚文(WenZhou)说道,其品牌几乎所有产品都在中国制造。
技术、自动化和先进的机器人如今正在帮助中国保持价格竞争优势。“他们正在通过更聪明以及把东西做的更好的方法来减轻成本增加带来的影响。他们拥有技术、也有志向,你还有中国式的技能以及训练有素的工人等这些软件,”Sinclair说道。
“你可以去很多中国的工厂看看,你会看到意大利人还有很多其他欧洲国家的技师及专家与他们的设备和员工一道工作。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一点,你不会在印度或是孟加拉国以及其他国家看到相同的境况,至少现在还没有,”他补充道。
“一些把生产搬离中国到其他国家的公司往往制造的是走量的基础产品。因此,我们并没有看到中国整个的未来以及其在服装制造业的角色会渐渐消弱,”Sinclair说道。
事实上,许多研究和报道指出中国继续其霸主地位凭借的最大优势在于技术及生产力。根据德勤(Deloitte)发布的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显示:中国依然位于榜首。即便,该审计事务所预测美国将在5年内取代中国的地位,但中国依然将在试图争夺这块蛋糕的一众亚洲国家中鹤立鸡群。印度、越南、马拉西亚将越来越有竞争力,但中国的领先优势依然一骑绝尘。
“在有着这样大量、具备熟练技术的劳动力的中国,欧洲面临的竞争也异常艰巨,”Flatz说道:“因为现在,西方正努力与东方竞争,并不仅仅是在价格上,还是在质量上的竞争,没有什么是永远正确的。”“中国制造”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