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纱线 服装 原料 面料 家纺 坯布 纺机 魏桥纺织 价格 纺织 织里 增幅 毛巾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走私案件频发 棉企如何才能不“踩雷”?

[编辑:cyx]  [发布时间:2016-02-24 09:02:45]  [中国第一纺织网]

  近两年,国家海关部署在棉花加工贸易稽查方面加大力度,查处加工贸易渠道棉花走私、违规行为,查获一大批走私棉花刑事案件,涉及棉纺织企业逾百家,在行业内引起较大反响。

  2015年以来,海关查办走私棉花案件数量不断增长,案件的查办对棉纺行业的影响日益突出,部分企业因此停产,甚至进入破产程序。

  对此,相关企业负责人和法律人士呼吁,棉花加工贸易企业一定要了解加工贸易中的各个环节,提高法律意识,并及时与海关进行沟通,同时安排专业关务人员进行合理操作,不要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当前,2016年的棉花进口配额已经相继下发,棉纺织企业应充分了解棉花进口加工贸易流程中存在的错误认识,避免不正确操作,以免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失。

  违规操作是否构成“走私”?

  为缓解纺织企业困难,2012年国家发改委大量增发棉花加工贸易进口配额,众多纺织企业自此开始从事棉花加工贸易,原来从事棉花加工贸易的企业也因此扩大了加工贸易规模。但由于市场供需没有好转,经营困难加剧,应对市场机制与监管程序不匹配,加上一些纺织企业对海关政策不熟悉,部分企业也因此出现了违法、违规现象。

  广东广河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国东介绍,棉纺织企业出现贸易违规现象一般是在产品出口和内销上。在正常的棉花加工贸易过程中,棉纺企业普遍采取棉纱“保税区一日游”的方式核销加工贸易手册。即:企业将加工贸易进口的棉花加工成棉纱后出口至保税区,之后再以一般贸易方式将棉纱报关进口,期间按照棉纱的进口税率缴纳了相应关税、增值税。同时,企业向海关申请棉花下脚料内销,补缴相应的关税、增值税。通过这一过程,企业以棉纱的进口税率,实现将棉花进口至国内并销售的目的。其实际缴纳的税款约为进口棉花价值的25%~30%,约为无配额进口棉花税款的一半。

  在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棉花案件中,涉案企业将进口的棉花在国内销售后,也采取棉纱“保税区一日游”的方式核销加工贸易手册。其中,有的企业使用其他棉花顶替加工的棉纱开展“保税区一日游”,有的则使用少量棉纱通过保税区循环多次出口、进口。孙国东介绍,在棉纺织企业出现的贸易案件中,企业的操作跟海关监管要求的差距,是出现贸易违规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国内棉纺织企业的棉花加工贸易一般有三种模式,一是在境内把成品棉纱进行销售,用同一车来一日游;第二种模式是“串料”加工;第三种是在监管区里用同一车棉纱完成出口再进口交税的过程,达到一定加工量以满足核销的要求。那么,这三种贸易模式跟海关严格监管要求差距在哪里呢?孙国东表示,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是十分严厉的,要求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严格分离,但很多企业是做不到的。实际上,企业在贸易操作中并没有偷税漏税,也就是说棉纺织企业在贸易操作中的违规现象并不是为了牟利,也就不构成走私犯罪。

  法律意识淡薄是主因

  在棉花加工贸易中,企业一般按照所取得的配额数量,按照100%进口原料的标准申请加工贸易手册。但由于纺纱工艺要求须把不同批次的棉纤维进行搭配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的连续性。“料件串换”是加工贸易企业经常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对于“串换”后剩余的保税棉花,有的企业继续用于生产棉纱,之后随棉纱在国内销售,有的则直接在国内销售。

  这种现象在棉纺行业已存在20多年,棉纺企业普遍存在只要能够如数地出口棉纱、核销加工贸易手册就不会偷逃税款,即使违法也只是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错误认识,而在以往执法过程中,海关也对此给予较高的宽容度。这种普遍性的错误认识,是走私棉花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4年1-9月,海关累计侦办棉花走私犯罪案件44起(其中加工贸易35起)。案值17.73亿元,涉嫌偷逃税款4.76亿元,涉案棉花10.6万吨。由于涉及棉纺企业较多,多家企业高管人员被逮捕关押,有些处罚补缴税款过大,严重影响企业生产,部分企业因此停产,甚至进入破产程序。

  “这些事情是灾难性的,一夜之间就有可能将企业打回原形。”华芳纺织副总经理肖景尧对此感慨道。针对加工贸易中的问题,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史东海建议,棉花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则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业的关务人员进行合理安排。

  史东海强调,如果棉花加工贸易企业真的出现违法、违规现象,一定不要逃避,要时间寻求专业人士或者律师请求帮助。同时还要限度调动自己企业自身的影响力来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向海关及时反馈情况,请求宽大处理。

  “棉花加工贸易企业一定要弄清楚加工贸易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步骤,按法律规定办事,不要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悦达纺织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雄辉提醒说。

  加强沟通规避贸易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依旧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普遍比较困难,棉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国内棉花价格仍显著高于国际市场,国产棉品质下降,高等级棉缺口扩大,企业综合成本提升,压力仍然突出。史东海表示,一些棉纺企业出现擅自销售保税棉花行为,固然有自身法律意识不强、追逐非法利益的原因,也有企业经营极度困难,棉花收储政策不合理,配额发放机制不合理,行业内普遍性认识错误等客观原因。总体来看,与以往多数走私犯罪案件相比较,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棉花案件中,涉案的生产型企业违法的主观恶意性相对较小,更多的是因为对贸易规则的不了解,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对此,孙国东建议企业采取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主动与行政执法部门沟通。例如“串料”问题,企业如果老老实实地向海关汇报,主动与海关沟通,把棉花生产中的原料配比等问题说明白,那么即使有海关的律风行动,政府也无法指责企业走私。日后,无论政府执政人员更迭,还是政策改变,都无法指责企业是犯罪或违法的行为。

  对于棉花加工贸易中所出现的这些情况,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海关、检察院、法院依法严厉打击走私,规范棉花贸易的经营秩序,对此,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但也希望相关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准确合理进行评估,防止加重涉案企业责任,防止执法机械化、打击扩大化的倾向,同时也要防止出现出口下降、企业破产、职工失业等不利局面。

  此外,相关纺织企业也呼吁,希望国家发改委能够尽努力增加加工贸易配额,让有出口优势的企业不但能够在全球卖棉花,也能够在全球买棉花。走私案件频发 棉企如何才能不“踩雷”?

 
相关文章 (2016-02-24)

纺织专业工具

手机版 |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最新资讯 | 历史资讯 | 成功案例 | 锦桥动态 | 公告栏
锦桥纺织网 客服专线:0532-6688 6655   锦桥纺织网 不良信息举报专线:18561373117   锦桥纺织网 投诉建议:18954212638   锦桥纺织网 传真: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0020051866   鲁ICP备15026196号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
本网郑重声明:锦桥纺织网及子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