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通过提升品牌“含金量”,推广自动化生产工具、进军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扩展线上销售渠道等方式,东莞的纺织服装鞋帽产业,从过往单纯的加工制造,逐步向集研发设计、先进生产制造和品牌营销于一体的方向转变,不再充当低端的“世界工厂”,而是致力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市场,同时提升中间部分的技术含量,抢占国际产业分工高端环节。
机器改变劳动密集模式
“落针准确,设备开动就能缝制出精美的平行线迹和正面线迹,高速缝纫且线迹美观,相当于十余个人的工作量。”名菱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最新科技产品——直接驱动式程序式电脑花饰机,突破了世界上最快的缝纫速度,与传统机型相比机械操作时间缩短了约28%,耗电却减少了约15%。
目前,厚街已有600家鞋机生产销售企业,鞋机业以节省人力、自动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产品创新力度、速度已经走在意大利、台湾鞋机业前面。在厚街宏运鞋业,工厂引进现代化的设备代替人工,工厂仅在针车这个流程上使用机器就节省了30%的人力,全厂工人减少了40%,但每名工人年产值从1500双增加到2000双,生产产值却与此前持平。绿洲鞋业使用先进机器后,仅“成型”生产线就从原来每条100人减少至85人左右。
通过使用先进机器设备越来越多,原本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企业逐渐走向自动化生产,变身为“先进制造”。大朗是全球最大的毛衣加工集散基地,最多时大朗的传统织机有将近50万台,但其效率比较低。由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研发的自动化装备改变了这一切,大朗用不到5万台的数字织机就已超过原来50万台传统织机的产能。在工人由最高峰的约15万人减少到9万人之后,大朗工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12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90.6亿元,2014年年产毛衣4亿件(套),年毛衫的出口总额超过20亿美元,约占全国毛衫产品出口的30%。
品牌的胜利
提升“微笑曲线”中间部分技术含量的同时,东莞的纺织服装鞋帽行业一改过去单一为外商配套加工、贴牌生产的经营模式,涌现了一批自有品牌企业,致力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市场。1999年,以纯从批发市场撤出,放弃批发生意,转向建设品牌专卖道路,它的成功激励松鹰、小猪班纳、颖祺、远梦、百思特等一批企业逐渐踏上品牌建设的征程。都市丽人、搜于特等品牌还放弃原来的车间和生产能力,而在品牌营销、研发、设计师招聘和培养、市场定位、渠道开发等领域苦下功夫,最终成功实现了上市。
在东莞的高端百货商场第一国际,一家名叫tibaoaucheho的品牌男鞋店尽显格调,这里的男鞋2000元起价、贵到上万元。除了东莞之外,目前该品牌店只开在全国的一类市场——从北京的燕莎到广州的奢侈品中心太古汇。该奢侈品牌的拥有者其实是东莞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琪胜鞋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所穿的皮鞋都来自厚街琪胜鞋业,其中包括姚明的“巨人之鞋”。
目前,东莞作为全国首批十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拥有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鞋业3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等一批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全市纺织服装鞋帽产业有7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其中东莞以纯集团主营收入为68亿元;各类纺织服装鞋帽名牌名标54个。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品牌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多层体系的构建和经历演化过程,包括企业品牌群、产业集群品牌、国际性区域产业品牌。如虎门镇,通过培育品牌、打造虎门服装创新中心、营造消费环境、积淀时尚文化等方式来实现产品升级,改造提升服装产业。大朗镇对毛织产业进行营销策划,拨出专款100多万元在国内乃至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大朗”、“大朗毛织”商标进行了注册,成功打造了“大朗毛织”这个区域品牌。
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成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行业进军高端的破冰之举,还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2.5产业”上。虎门镇以服装产业集群为依托,以完善服装产业链为支撑,以国际服装交易会为载体,使得企业拥有原料加工和咨询培训等配套,并形成从人才、装备、设计、生产、销售、配套和一体化服务的产业结构网络。“织城”大朗同样注重完善城市平台,目前形成了8.9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区、5条毛织专业街,实现了产业高端资源集聚。
鞋业的转型更加令人瞩目。由于人力成本及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东莞不少制鞋企业转移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国家。在东莞市鞋业商会秘书长刘伟看来,目前鞋企的外迁,只是生产环节迁出,但是原料采购、产品研发等功能依然保留在东莞。他认为,东莞制鞋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原材料和技术已经非常完备,成熟的工程师也都集中在此,这是东莞最大的优势。大量研发公司在东莞落根,目前厚街目前拥有近500家鞋业研发公司,东莞规模以上鞋企85%以上都成立了研发部门。
目前全球鞋业70%的中高端贸易订单都在东莞接单,大部分在莞生产,部分发散到全国各地,包括浙江、温州等企业的订单都是从东莞发出。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企业之一华坚集团,在厚街镇政府支持下成立的世界鞋业总部基地今年开业,瞄准全产业链的整合,为当地中小鞋企提供服务。华坚集团的负责人说:“这里是研发中心、贸易中心,也是采购中心、检测中心、快速打样中心……跟鞋子有关的一切服务我们都能提供,为中小鞋企节省成本,赚更多钱。”
随着产业的转型,厚街鞋业从业人员由2008年的14.7万人下降至13.5万人,专业设计、管理人员比重则由12.5%上升至16.8%。华坚集团董事长张荣华分析,东莞已形成的贸易、新材料研发这些成果不会消失,未来贸易、结算、研发、人才培训才是东莞鞋业的空间所在。大型鞋企绿洲鞋业公司的总经理甚至自信满怀地宣称“在制鞋行业正在出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全球制造’转变的趋势。”
■人物
吴应钿:大学老师“变身”毛织企业高管
白净的面孔上架着金边细框眼镜,谈吐文质彬彬,一身书卷气质的吴应钿给人的印象更像一名知识分子,而非企业高管。他是吉林大学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当过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拿过全国奖学金,拥有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双学位,2008年才读大三就留校成为吉大珠海学院的老师,担任辅导员以及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是,枯燥和太过稳定的工作,让他很纠结:我自己都没真正就业,怎么辅导学生就业?
2011年,吴应钿告别了大学教职,来到大朗一家民营毛织企业——东莞市薏莎实业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随后任董事长助理。吴应钿和老板在一次饭局上认识,当时老板想从外贸代工转为做品牌销售,准备成立年轻人的团队,从零开始二次创业,于是力“挖”他。为什么选择东莞?在吴应钿看来,东莞制造业正向国际制造名城迈进,也正是整个城市放下包袱从零开始第二次创业的转型升级过程,而自己所学专业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刚好与大朗毛织业的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两条腿”发展的方向相契合,于是他毅然应邀。
2013年,27岁的吴应钿被提拔为薏莎实业厂长。在他看来,之前的工作主要是行政管理,助理是被动性的工作,而担任厂长后责任大了很多,需要自己主动发掘项目去做。毛织厂里有不少老师傅刚开始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大家也觉得他一个大学生就是有点文化,不懂生产。吴应钿说,自己的办法就是拿出诚意向老师傅们学技术,在管理上也讲究一定的技巧,很快大家认可了他的做事方式。
2015年3月,吴应钿担任嘉馨电脑针织有限公司厂长。针对毛织企业车间乱堆放、现场管理粗放混乱的情况,吴应钿大胆提出引入电子类企业的方式进行5S现场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每件材料、产品都划分区域归整,并电脑归档,车间摆放整洁,节约空间,同时也降低了材料损耗。
在吴应钿的主导下,企业还投入100多万元进行了环保洗水项目的升级改造,拿到了环保部门的执照,使得工厂的工作环境、机器设备都符合环保要求。大朗那些暂时没有能力自建环保洗水、污水处理等项目的企业,则搬入了大朗环保工业园区。吴应钿说,政府对环保的要求更加严格,使得东莞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变得更加宜居,他不但在大朗立业,也在这里购房成家,成为安居乐业的新东莞人。
李志民:把做鞋看成自己的终身事业
13年前,李志民开始在越南一家鞋材厂担任技术员,此后10多年的工作经历都与鞋业紧紧相连。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东莞的鞋业出口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李志民却在2009年来到东莞厚街镇成立了自己在国内的第一家公司——宏运鞋业。很多人对他的选择很不解。他的看法是,哪个人一年不换几双鞋,危机只是暂时性订单减少,鞋永远有得做。
为什么选择东莞选择厚街?李志民引用了这个说法:如果你想开鞋厂,两手空空来厚街,机器、材料什么都有。他说,厚街有全国最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优势,在世界也首屈一指,而他从事鞋业多年积累下来的朋友人脉也大多数聚集在东莞。如今,受劳动力成本等影响,鞋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趋势不可避免,李志民现在在越南就有两家工厂。但他认为,东莞的作用仍不可替代,这里已经变成了企业的研发与采购中心。“在东莞设计一个新款仅需3天,所需要的鞋材半天就配齐了,生产出样品只要半个月,这点是东南亚国家远远没办法做到的。”因此,和厚街绝大多数制鞋企业一样,李志民将越南两家工厂的研发中心放在东莞。
传统鞋业面临洗牌,李志民一直都有非常明确的转型思路,那就是瞄准中高端市场。在他看来,中国大量的出口企业还在走低端路线,赚国家出口退税的钱,这存在很大政策风险。宏运一直为POLO、RalphLauren以及ZARA旗下高端品牌做代工,每双鞋的利润在20美元左右。他还绕过传统的外贸公司,直接与品牌对接接单,增加企业的利润。另外,李志民致力于从间接贸易转向直接贸易。过去,东莞很多纺织服装鞋帽企业的国际营销推广工作由中间外贸公司承揽,而宏运目前只和一个外贸公司合作,大部分的业务都是和终端客户直接合作,使得每双鞋的利润提高了1美元,降低了交易成本。
李志民已不满足于只做代工贸易,他认为,过去鞋业随国际市场动荡的原因在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希望能打开更为稳定的国内销售市场。宏运于去年申请了品牌,李志民说,以外贸工厂加工中高端品牌多年的经验,在创新开发、款式和舒适度等方面都没有问题,困难的是要转变消费者的观念。但他认为互联网时代使得打造品牌的时间缩短,接下来要研究利用电子商务推广。
“我常常跟朋友和员工说,做企业比做夫妻的时间还长,我是把做鞋看成了自己的终身事业。”李志民这样说。而东莞,正是为他终身事业提供支撑的沃土。
安夏:霓裳锦衣背后的艰辛和坚持
安夏2007年从东莞理工学院毕业,2011年来到成立一年多的韩系女装品牌Zimple担任助理工作。当时,她从来没有接触过品牌服装这个领域。1999年开始,以纯为代表的东莞一批服装企业逐渐踏上品牌建设的征程,通过自建或者加盟形式销售产品,逐渐摆脱批发市场销售业态。201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虎门服装品牌酝酿转型,品牌策划运营成为这些服装企业的重心。2012年,26岁的安夏开始负责策划和统筹品牌发布会,选址、文案、音乐、主持稿、嘉宾名牌都由她一手操办,当时团队成员不多,甚至模特头饰都是她自己做的。
安夏是福建泉州人,从小跟经商的父母一起在莞生活、读书。作为“第二代移民”,能说一口流利粤语的她已经把东莞看作是自己的故乡。安夏的父母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在东莞创业并有所成,本可以给女儿在公司内提供安稳且轻松的工作。但安夏继承了父母的闯劲,想开创一番自由独立的事业。
光鲜亮丽的时尚行业背后,是辛苦的工作、工作、工作,安夏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最令她难忘的是2013年6月举行的秋冬主题发布会。当时的场地选在一家健身俱乐部顶楼的露天游泳池,天气预报突然说要下雨,发布会前晚安夏协调音响舞美公司,调来工人连夜搭顶篷。工人们有情绪,瘦弱的安夏上阵一起帮忙,买宵夜和烟“哄”他们,总算一起完成了任务。当天凌晨4点多,安夏回家收拾了一下,上午7点多又是第一个来到现场负责统筹,当时她一手持手机一手拿对讲机,都忙不过来。发布会结束后撤场,她脱掉高跟鞋冒雨跳到泳池里捞灯,收拾到凌晨3点多,刚回家就病倒了。安夏说,这些经历激励了她,以后有什么困难只要用心去做都能处理。广东时装周“年度时尚品牌奖”、“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等团队荣誉相继而来,安夏实现了与品牌的共同成长。
现在,安夏的目光投入到打造“复合式概念”时尚品牌,她认为品牌服装一方面要追求专业化和个性化,另一方面要以多元化发展的方式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今在Zimple的专卖店里,不仅有传统的女装、配饰,还出现了蔬菜图案手机壳、石头形状的充电器等创意生活产品,并且准备尝试咖啡饮品等项目,将时装与生活细节结合。
Zimple品牌策划运营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不少90后大学毕业生的加入为团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作为团队负责人的安夏,经常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小伙伴们:努力成就自己,自我增值,就是自己给自己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