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三届第五次理事会议与2014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颁奖盛典同期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林毅夫等为20名创新人物颁奖。
会上,王天凯对2015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走势进行解读。他说:“纺织行业在2015年总体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由于内外市场及国内要素供给方面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行业各项运行指标增速预计与2014年基本持平或略有提升。根据3月中纺联春季调研结果,企业订单及开工情况基本正常。此外,今年1月起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退税率提高,以及江苏、河南等多省先后推行‘高征低扣’改革,都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有利政策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王天凯指出,尽管如此,今年纺织业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较复杂,行业在促增长、调结构中仍遇六大突出问题。
首先是原料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影响。棉花问题最终还是价格和质量的问题。由于受到库存、配额以及新政策实施中一些问题的影响,企业对今年的棉价走势依然要给予高度关注。
第二是节能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几年来,尽管行业和企业都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全力以赴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但纺织行业整体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主要是由于国家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纺织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支撑不足及综合成本增加等多重压力,节能减排水平提升受到制约。
第三是部分行业结构性过剩和同质化竞争加剧。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动力均相对减弱,部分行业产能仍在一段时间内延续惯性增长态势,显现出了生产能力阶段性、结构性的相对过剩现象,以及常规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问题。相比而言,产业链中下游环节结合市场变化、产能调整相对较快。上游产业特别是化纤产能需高度关注,淘汰落后、加强自律以及强化差别化产品开发等任务亟待落实。
第四是综合成本上升压力依然突出。用工成本连年上升无法逆转,现在更重要的是融资、土地、渠道、环保投入等费用持续增长,企业综合运行成本显著提升。小微企业由于缺少规模效益支撑,成本上升造成生存压力更大。
第五是区域结构调整与跨国资源配置面临新考验。国内区域结构调整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市场发展与产业格局的结合点,准确判断区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发展前景。此外,我们发现企业“走出去”的速度要比预想得快,但是只有那些具有跨国资源配置能力的企业才能“走出去”。
最后一个问题是市场多元化对消费方式的影响。消费需求、消费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快,不论大小企业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企业必须面对变化的市场来确定自身的定位。
同时,王天凯指出,纺织行业要形成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积极开展“互联网+纺织”行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塑纺织行业增长新动力、新优势。
发言摘要如下:
王天凯:创新发展才是真的好
开局平稳增强行业信心
3月对于中纺联来说是忙碌的一个月。首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7个调研组,共计上百人前往30多个集群,走访了约300多家企业,一起对“十三五”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年行业的走势进行了探讨。
根据今年联合会春季调研结果,企业订单及开工情况基本正常,尽管部分中小企业春节后开工时间稍晚于去年,但大型生产企业开工率达到80%。今年1月起,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退税率提高,以及安徽、江苏、浙江、河北、河南等多省先后推行“高征低扣”改革,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3月18日举办的春季四展在上海首次亮相。从北京搬到上海,将4个展览会整合到一起,我们做了大量筹备工作。22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的4000多家企业的参展规模,获得了国内外展商的认可,让行业更加增强了信心。
2014年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呈现个位数增长的态势,这没有问题,但关键是如何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统计数据显示,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终端行业的整体运行均有提高,优于产业链前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场结构因素,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支撑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原料市场一路下滑,对产业链前端确实造成一些影响。今年的调研工作发现,无论是企业开工情况、订单情况还是企业家信心指数等,都反映出行业发展相对平稳,甚至今年还略微会有一些增长。
尽管中国的增长潜力无需质疑,但从总体上看,今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较为复杂,既存在国际经济逐步回暖、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等有利条件,也存在内需增长不足、国际竞争加剧等诸多风险因素,行业促增长、调结构和提质增效的任务依然艰巨。
首先从生产要素方面来看,棉花种植直补措施实施,将促进国内外棉价差逐步调整至合理区间,长远有利于保障纺织原料供应,稳定行业运行态势。但是,国内棉花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波动调整周期,纺织企业仍面临内外棉价差偏大、棉花价格下行增加库存亏损等不确定性风险。
随着国内市场消费升级,作为生活必需品衣着类消费总量增速难以大幅提升,预计内需零售规模增速基本与2014年持平,消费者对于纺织服装产品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将成为内需消费的主要变化特征。此外,今年相当一部分地区反应招工情况比去年有所好转。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还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不仅是中小企业,大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而放眼国际,2015年,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缓慢态势难有改观。其中,发达国家对纺织服装产品需求增长的带动作用有限;而新兴市场因宏观经济波动较大,需求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也难以好转。尽管如此,我国出台的对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增加一个点的政策对企业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创新驱动转型迈向中高端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纺织行业同样面临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要加快推进传统生产领域的技术改造,化解部分过剩产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纺织行业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这次调研后,我们共同的感受是动力转换加快,创新是关键。目前很多企业对于创新驱动都有很好的做法。比如常州的远东纺机有限公司,已经实施了用计算机远程监控产品的运转和维修。此外,机器换人也在一些省市、企业开始实施,效果很好,不仅减少了用工,而且在产品质量和综合水平上都有所提高。我们需要从中进行总结和提炼,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加快行业包括技术、设计、研发到营销等方方面面的创新脚步。
纺织行业应形成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纺织行业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经营模式的创新,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二是科技研发的创新。纺织行业科技创新仍然面临着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产业创新缺少基础支撑。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瓶颈需要突破,尤其是对行业转型升级关系重大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需要加快转化。如数字化、智能化的装备,高性能纺织品,以及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都需要加大开发力度。对于单个企业承担开发有难度的项目,联合会将加大力度,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创新,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要积极开展“互联网+纺织”行动,推进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互联网+”一定是“十三五”的一个工作重点,我们需要理清思路,寻找到关键点。”智能制造是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通过网络互联支撑的先进制造方式,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目前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纺织行业要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机遇,加快融入“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纺织服装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运用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思维”下的纺织业,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特性,构建纺织行业新的生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