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纺织业须寻找三个平衡点
9月1日,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纺企协”)九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宁夏银川召开,中纺企协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就当前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如何应对展开交流。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孙瑞哲就当前纺织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数据显示,2013年与2000年相比,纺织业在整个工业企业中所占比例、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总额均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利税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增长,尤其是2013年出口贸易顺差占全国比重达99.7%。由此可见,在全国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纺织业的运行质量呈现上升趋势。 据统计,2013年GDP增长是2000年增长的5.73倍,2013年纺织服装出口额是2000年的5.51倍,2013年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0年的29.55倍,2013年纺织业利税总额是2000年的9.21倍。数据显示纺织业的固定投资和利税总额均高出GDP的增长,可纺织业在政策导向中却仍处于弱势地位。除此之外,我国纺织业还面临棉花采购不畅、价格过高和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 孙瑞哲表示,我国纺织产业集中度的提升越发明显,市场份额正向优秀企业集中;出口量价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出口量增长而价格下降,出口三大市场中日本逐渐被东盟所取代。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和困难,孙瑞哲认为要找准三个平衡点。 首先要掌握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平衡点。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融资能力的提升将会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纺织企业应结合当前政策,充分使用金融工具。其次要找准产业发展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平衡点。如浙江部分地区对于企业排入园区的废水指标要求较高,给不少中小企业带来压力,目前协会正在与当地政府协调,已初见成效。最后企业要找好加法与减法的平衡点。在国内外多重压力之下,企业要修炼内功、理智行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阶段,经济增速下降、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在这样大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要有所改变。第一,生产管理从低成本、大批量向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转变。未来竞争的关键是企业具有快速响应市场个性化需求的品质适应能力。第二,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实现少量“知识型员工”对大量“传统简单劳动者”的替代。劳动力成本在整个生产成本中的比例将随之下降。第三,营销管理将是产品与服务日趋融合。第四,战略管理将从核心战略向平台战略转变。纵观全球许多重新定义产业架构的企业,会发现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了良好的“平台生态圈”。第五,组织管理将从层级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