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产业在湖北省纺织行业中居于重要位置,2013年全省非织造布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仙桃、宜昌、黄冈、襄阳等地非织造布产业发展代表了湖北非织造布发展水平。
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于上世纪90年代起步,目前已形成集产业开发、原料生产、制品加工、辅料配套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可满足本地50%以上原料和80%以上的辅料需求。产品已由简单的劳保用品到家庭日用、医用防护、土木建筑、航空航天等32大类、130多个品种,高端产品达50%以上。目前,仙桃有非织造布生产及制品加工企业2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7家,年生产各类非织造布19.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2%,2013年实现产值227.8亿元,出口创汇2.1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
宜昌大力发展医用纺织产业,枝江奥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资产超过8亿元,年可生产医用水刺非织造布1万吨,主要有伤口护理类、手术用品类、高级敷料类三大类型产品。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9.8亿元,税收931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5%和49%。
黄冈发展全棉非织造布产业,稳健医疗有限公司以全进口美棉为原料,生产纯棉柔巾、妇女卫生巾、婴儿纸尿裤、医用口罩、运动绷带等系列产品。其生产和销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60%。
襄阳发展工业用粘胶人造丝帘子布,湖北化纤公司具备年产1.5万吨粘胶长丝、3.5万吨化纤浆粕、2万吨精制棉和5000吨玻璃纸的产能。襄阳盈乐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襄阳普洋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2013年产值达到15亿元。
目前湖北非织造布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业体系不完善,高端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创新体系不完善,低档产品多,缺少技术和研发;市场体系不完善,非织造布虽然应用广泛但标准不统一,行业内信息不对称,产品推广在下游存在诸多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湖北明确非织造布产业调整重点,抓好“四个调整”,力争全省非织造布产业到2015年产值达500亿元。调整产品结构,形成完整产业链,重点向医用纺织材料、非织造工艺、“三抗”产品、车用纺织品、玻璃纸、高强度土工布等领域延伸;调整投资结构,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引导投资向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倾斜,推进校企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增强集成创新能力;调整布局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各地市突出自身特点,发展不同类型的非织造布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调整企业结构,支持做大做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湖北省相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营造非织造布产业发展的最优环境。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出台减免税费的政策,支持重大技改和新产品开发,建立无纺布产业发展基金,降低融资成本,优先供应土地。二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收集和发布市场信息,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支持企业自营出口。三是加大平台建设力度。依托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人才培训实习基地,组织校企对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